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2、古代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3) 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4)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7)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进行此较,强调战争中 “人和”的作用,并由“人和”推演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2、(1)长风破浪会有时

(2)寤寐求之    

(3)池上碧苔三四点

(4)斜晖脉脉水悠悠

(5)锦江春色来天地

(6)日高人渴漫思茶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22

古代诗文填空。

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22

古代诗文填空。

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古代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3) 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4)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7)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进行此较,强调战争中 “人和”的作用,并由“人和”推演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22

古代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3) 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4)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7)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进行比较,强调战争中 “人和”的作用,并由“人和”推演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甘肃省中考真题 题型:默写题

古代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窥淑女,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5)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7)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进行此较,强调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并由“人和”推演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名句名篇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足蒸暑土气,____         ______。

2.______      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______     ___,决眦入归鸟。 

4.窈窕淑女,___         ______。

5.________  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6.______          ____,千骑卷平冈。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___。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____。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名句名篇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足蒸暑土气,____         ______。

2.______      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______     ___,决眦入归鸟。 

4.窈窕淑女,___         ______。

5.________  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6.______          ____,千骑卷平冈。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___。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____。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22

(2007,兰州,8)古代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5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6)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7)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进行比较,强调战争中“人和”的作用,并由“人和”推演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古诗文默写填空。(15分)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4)窈窕淑女,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6)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9)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0)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

(11)吾视其辙乱,________,故逐之。

(1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辽宁省中考真题 题型:默写题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4)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6)____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
(7)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9)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0)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1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着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