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6、请写出一个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或古诗词句子:                             

6、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请写出一个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或古诗词句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上海市期中题 题型:默写题

诗文背诵。
1、请写出一个关于云与天气的谚语或古诗词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凄凄,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拓展。

春天里的传统节日(二)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那天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代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这个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一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到春龙节这天的早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关于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尸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时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他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渐渐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此俗因与清明节相连,自唐以后,遂与祭奠祖先、郊游扫墓活动组合,逐渐融汇成一个节日,民间有“望绵(山)日”、挂予推燕(用柳条串起的燕状面饼,挂于门),吃清精饭、煮桃花粥以及打秋千、打毯、拖钩、斗鸡等娱乐风俗。

清明节

  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的清明节。文献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好好清扫修整一番。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拓展。

春天里的传统节日(二)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那天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代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这个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一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到春龙节这天的早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关于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尸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时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他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渐渐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此俗因与清明节相连,自唐以后,遂与祭奠祖先、郊游扫墓活动组合,逐渐融汇成一个节日,民间有“望绵(山)日”、挂予推燕(用柳条串起的燕状面饼,挂于门),吃清精饭、煮桃花粥以及打秋千、打毯、拖钩、斗鸡等娱乐风俗。

清明节

  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的清明节。文献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好好清扫修整一番。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民谚.那一缕怅然的怀念和作别
陈俊峰
①在中国古老农业的泥土上,摇摇曳曳开着民间谚语的小花,清芬雅致,细碎灿然。这些根植在广大乡村的俚俗谚语,是老百姓在漫长与勤苦岁月的日月轮回中,劳动生产、社会生活、自然万象的实践、体察、感受和经验总结,反应自然规律,预告时节气象,传授生活知识,启示生存经验,反映处世哲学,通俗易懂,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因此常常以俗语、格言、哲理、警句、打油诗、顺口溜的形式,体现并传承着民间的智慧、学问、道理和预言,多半都很实用,也很灵验,甚至屡试不爽。如果你要坚持不信,就要吃亏。譬如“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又说“饱带干粮晴带伞。”恰恰那天水缸出汗了,蛤蟆也在叫,看着大晴天的,你就是不信邪,出了门去了,一准不到地点,你就淋了个落汤鸡一样。于是自个自地想着,嘿,这老一辈传下来的民谚果真不是说着玩的,果真是这般灵验的,才知“不听老的言,吃亏在眼前。”
②有时我也想不通。譬如就在前几天,准确说就是农历正月二十那天,天气晴朗,有人就说了:“正月二十晴,树上挂琉瓶。”问啥意思,说正月二十这天如果天晴,就要倒春寒了。所谓树上挂琉瓶,就是冰挂,像琉璃瓶子一样。还真是准,今年整个一个冬天都是暖冬,好几个月没有雨不下雪,正月二十之后,竟是接二连三,雨雪纷至,天气乍冷,及至昨天——已经是正月底了,在我们淮南,往年这个时候都是小阳春了,树木泛青,蒸蒸日上,谁知上午雨雪交加,下午就结了满树满树的冰挂,晶莹发亮,像小琉璃瓶子。人们把脱了的棉袄又穿上,缩着脖子想,这民间的谚语真是邪乎,好是灵验,啥根据呢。
③这样的民谚,在我们当地很多,其中有一则,说“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所谓“来年灯”,是指次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民间的元宵节,家家是要吃元宵、挂灯笼的。民谚的意思是说,头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那天要是阴雨天,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保管也是个阴雨天。实践证明,这个民谚的预言,也总是准的,好像无一例外。按说,头一年的中秋节离二年的元宵节,还有将近半年时间呢,半年之后,那天气的阴晴就预定下了,定死了,不变。——一个节日当天的天气决定着另一个节日当天的天气,这有什么科学道理呢?怎么想,都像是神话,都像是白话,都像是瞎话。且不说这之间时间相隔的长短,就说天气自身的变化,也是取决于彼时彼地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状况,固然有规律可循,事实是千变万化,如民谚所说“天有不测风云”,哪有像这样的这么准确的天气预测和呼应,而且是中国的两个最为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之间的呼应。有趣极了,也精彩极了,中秋——元宵,两个节日,竟是像是两个恋人,承诺,期许,约定,兑现,你晴,或者说你快乐,我也快乐;你阴,或者说你伤心,我也伤心。看来起码这两天的天气,既能照章办事,也感情用事。
④这说的是农谚,农谚引申到社会生活中,就是民间俗语、格言,箴言、警句,类属民谚的范畴,是民谚的深化和发展。譬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有“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白天不做亏心事,黑夜不怕鬼敲门”、“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离地三尺有神明”、“天下乌鸦一般黑”、“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笑脸官,打死人”、“人在做,天在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等等。这就不是一般谚语的格言哲理了,而是涉及道德、伦理和人心的警醒和启示。同样是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的提取和总结,自然也不能不信,很灵验的。  
⑤是的,在中国古老农业的泥土上,曾经,淡淡地开着民谚的小花,如今一朵一朵枯萎凋零了,也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有偶尔闲来的一缕矫情怀念和怅然作别。眼见着无所不能的人类,利用强大的科技手段改造着山河大地,改变着自然生态,灭绝着物种生灵,那些朴素的民间谚语在现实中既失去它的灵验,也不能以它的朴拙和善良给生活以预报和警示了。积重难返,天谴人怨,地震、泥石流、洪涝、雪灾、大旱、酷暑、极寒、病毒、肿瘤、癌,都是恶果,都是惩戒,有人类自己吞食和承受。只是毁坏的人心和大自然,再无规律可循,也无规则可依。因此再说“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我怕是不会那么准确了。不过人类现在有他惊天动地的胆量和办法,就像今年的大旱,没有雨,我们可以人工降雨,不下雪,我们用炮轰它下来。但这有什么用呢,人类如果再不自律,继续着自私、欲望、权力、财富的疯狂,无尽攫取和掠夺,不惜丧尽天良和人性,终有一日,上帝会放弃人类,不管我们了。到那时,用当下一句类似民谚的网络语表达——
⑥神马都是浮云。
小题1:“怅然”是什么意思?在文题中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小题2:请你从文中摘抄词句,说说民谚包括哪些内容
小题3:第①-③段写了三则民谚,可以看出层层送进的关系,谁你填写表中空白处。
第一则
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写民谚一天之内很灵验
第二则
正月二十晴,树上挂琉瓶
 
第三则
八月十五阴,误了来年灯
 
小题4:第⑤段中无尽攫取和掠夺,不惜丧尽天良和人性是对人类的赞许吗?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5:结尾“神马都是浮云”有何表达效果?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