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现象中所描述的过程是放热的是(  )
A.冬天天冷时枯草叶上结霜的过程
B.夏天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后冰块变化的过程
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水在风吹后变干的过程
D.加热杯中水时,水沸腾的过程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所描述的过程是放热的是( )
A.冬天天冷时枯草叶上结霜的过程
B.夏天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后冰块变化的过程
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水在风吹后变干的过程
D.加热杯中水时,水沸腾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中所描述的过程是放热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所描述的过程是放热的是(  )
A.冬天天冷时枯草叶上结霜的过程
B.夏天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后冰块变化的过程
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水在风吹后变干的过程
D.加热杯中水时,水沸腾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所描述的过程是放热的是(  )
A.冬天天冷时枯草叶上结霜的过程
B.夏天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后冰块变化的过程
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水在风吹后变干的过程
D.加热杯中水时,水沸腾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李同学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五个选项是他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片段:
A.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吗?
B.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近.
C.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之间吹气.
E.如果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将相互靠近.
用以上片断的序号将小李同学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小李同学首先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猜想或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的实验是______,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最后,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
海波的温度/℃40.043.948.048.048.048.051.855.6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______,所以海波是晶体.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除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②按正确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40缩小倒立13
u>2f24缩小倒立17
2f>u>f18放大倒立22.5
2f>u>f13放大倒立43
u<f8放大正立40
u<f4放大正立7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______.
A.13cm>f>8cm  B.13cm>f>9cm  C.12cm>f>8cm  D.12cm>f>9cm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比,物距______像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6Ω.除小灯泡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3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为3A),电流表A2(量程为0.6A),电压表V1(量程为3V),电压表V2(量程为15V).
①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电流表应该选______,电压表应该选______.
②某小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出现下表所示的不正常现象.
顺序电路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原因
小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的示数I/A电压表的示数U/V
不亮0.400
不亮03.0
很暗0.100.60
下列关于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B.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C.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D.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③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_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2011年沪科版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小李同学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五个选项是他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片段:
A.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吗?
B.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近.
C.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之间吹气.
E.如果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将相互靠近.
用以上片断的序号将小李同学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小李同学首先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猜想或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的实验是    ,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最后,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到的结论是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
海波的温度/℃40.043.948.048.048.048.051.855.6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所以海波是晶体.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除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②按正确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40缩小倒立13
u>2f24缩小倒立17
2f>u>f18放大倒立22.5
2f>u>f13放大倒立43
u<f8放大正立40
u<f4放大正立7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   
A.13cm>f>8cm    B.13cm>f>9cm    C.12cm>f>8cm    D.12cm>f>9cm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比,物距    像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6Ω.除小灯泡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3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为3A),电流表A2(量程为0.6A),电压表V1(量程为3V),电压表V2(量程为15V).
①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电流表应该选    ,电压表应该选   
②某小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出现下表所示的不正常现象.
顺序电路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原因
小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的示数I/A电压表的示数U/V
不亮0.40
不亮3.0
很暗0.100.60
下列关于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B.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C.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D.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③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小李同学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五个选项是他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片段:
A.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吗?
B.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近.
C.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之间吹气.
E.如果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将相互靠近.
用以上片断的序号将小李同学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小李同学首先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猜想或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的实验是    ,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最后,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到的结论是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7
海波的温度/℃40.043.948.048.048.048.051.855.6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所以海波是晶体.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除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②按正确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40缩小倒立13
u>2f24缩小倒立17
2f>u>f18放大倒立22.5
2f>u>f13放大倒立43
u<f8放大正立40
u<f4放大正立7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   
A.13cm>f>8cm    B.13cm>f>9cm    C.12cm>f>8cm    D.12cm>f>9cm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比,物距    像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6Ω.除小灯泡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3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为3A),电流表A2(量程为0.6A),电压表V1(量程为3V),电压表V2(量程为15V).
①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电流表应该选    ,电压表应该选   
②某小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出现下表所示的不正常现象.
顺序电路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原因
小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的示数I/A电压表的示数U/V
不亮0.40
不亮3.0
很暗0.100.60
下列关于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B.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C.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D.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③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绵阳)(1)小李同学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五个选项是他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片段:
A.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吗?
B.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近.
C.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之间吹气.
E.如果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将相互靠近.
用以上片断的序号将小李同学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小李同学首先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猜想或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的实验是
D
D
,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
B
,…,最后,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到的结论是
C
C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
海波的温度/℃40.043.948.048.048.048.051.855.6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海波是晶体.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除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刻度尺
刻度尺


②按正确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40缩小倒立13
u>2f24缩小倒立17
2f>u>f18放大倒立22.5
2f>u>f13放大倒立43
u<f8放大正立40
u<f4放大正立7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
D
D

A.13cm>f>8cm    B.13cm>f>9cm    C.12cm>f>8cm    D.12cm>f>9cm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比,物距
小于
小于
像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6Ω.除小灯泡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3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为3A),电流表A2(量程为0.6A),电压表V1(量程为3V),电压表V2(量程为15V).
①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电流表应该选
A2
A2
,电压表应该选
V1
V1

②某小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出现下表所示的不正常现象.
顺序电路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原因
小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的示数I/A电压表的示数U/V
不亮0.400
不亮03.0
很暗0.100.60
下列关于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

A.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B.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C.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D.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③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0.24
0.24
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6
0.6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熔化和凝固》基础练习(1)

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 

 

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6.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    ) 

   A.-10℃的冰投入1℃的水中 

   B.-10℃的冰放入1℃的空气中 

   C.-2℃的冰放进0℃的水中 

   D.0℃的冰放进0℃的空气中

 

 

 

 

7.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

 

 

 

 

8.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挖掘物理题中隐含条件的途径和方法。并对物理学试题题型进行归类、例举和解析。学生要解好物理题,必须要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强对解题方法的教学。

关键词:隐含条件 物理学 解题能力

学习在解物理习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解题的必要条件,题中并为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充分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采用合适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是解好这类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作一例析。

一、从关键词中挖掘隐含条件

在物理题中,常见的关键用语有:表现为极值条件的用语,如“最大”、“最小”、“至少”、“刚好”等,它们均隐含着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现为理想化模型的用语,如“理想滑轮”、“轻质杠杆”、“光滑水平面”等,扣住关键用语,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解题灵感顿生。

例1 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

A.立刻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题中“光滑水平面”为关键词。光滑水平面意味着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题目中的物体待平衡力消失后,将不再受力的作用,因此仍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D

二、从物理学常识中找隐含条件

有些题目几乎没有条件,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条件其实全部隐含于物理常识中,这就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发散性思维,努力挖掘相关知识,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常识假设适当的条件和数据以弥补题中明确给出的已知条件的不足。

例2 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

A.10Pa   B.100Pa   C.1000Pa     D.10000Pa

解析:此题隐含条件有两个,一是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kg,二是中学生双脚底面积约为5dm2,而这两个条件都非常隐蔽,属于物理学常识,只要明确了这两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D。

三、从物理学发展史中寻找隐含条件

这类试题一般涉及对物理学研究有贡献的科学家、科研成果和历史进程等,增加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远大理想。

例3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电气化时代,制造发电机的主要依据是电磁感应现象,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爱因斯坦

B.帕斯卡

C.奥斯特

D.法拉第

解析:知道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很快就能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D。

四、从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中寻找隐含条件

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当知道什么条件具备时可出现什么现象后,一旦题目给出某种现象,马上可以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

例4 我国“远望号”卫星测控船从江阴出发执行任务,由长江进入海洋。下列有关测控船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B.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C.由于船排开的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D.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解析:“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隐含条件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答案:D

例5 放在水平常木板上重10N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板水平方向受的合力为_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8N时,木块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N。

解析:“一个物体匀速运动……”要出现这种现象,前提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0;3

五、从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寻找隐含条件

有些物理学问题、现象、判断等条件隐含于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中,或是命题时有意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要求学生对概念掌握准确,理解要透彻。

例6 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解析:本题中隐含了比热容的概念。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热量后温度变化越小。

土地的比热容大,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热空气因密度小而向上升,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答案:A

六、数学关系之中寻找隐含条件

正确的示意图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启发思路,而且还能通过数学关系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这种方法不仅在几何光学中有较多的应用,而且在其它物理问题中也经常应用。

例7 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下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原来的_______倍,压强是原来的_______倍。

解析:该题的条件隐含在数学关系之中,解题的关键要建立物理模型的空间想象力。切去部分的正方体边长为a/2,体积为V/8。切去阴影部分后,其质量为7/8m,底部受力面积为3/4S,剩余部分压强为P’=m/S=7/6P,压力为F’=Ps=7/8F。

答案:7/8;7/6

七、从图形、图表与曲线关系中寻找隐含条件

图示是贮存和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比较便捷的一条途径,它能够高度浓缩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观。试题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图表曲线中隐含了相当多的没有叙述和未提及的条件,解题时结合题设条件分析图形,从图形中挖掘隐含条件,才能正确作答,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8 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关于磁场的描述和小磁针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这是一道集概念、实验和理论于一体的图形选择题,要求学生明确磁场的概念、磁场方向及磁场方向的规定等情况,这样才可选出正确答案为B。

八、从实验的器材、操作过程或结果中寻找隐含条件

在理论试题中,也有相当多的题干条件看似不足,其实隐含在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之中,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9 如图所示电路,图中1、2、3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填上各表电路符号.并标出正、负接线柱的位置。

解析:判断电表的类型,需了解器材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要并联接入电路。判断时,可假设将改表处断开,凡对电路结构有影响的是电流表,没有影响的是电压表。答案如上图。

九、选择合适的方法

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型特点,充分理解题意。采用合适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解题能力,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法、转换法、数据归纳法等。

例10 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认真阅读,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请填出任意三条:

水4. 2×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钢铁 0.46×103

酒精 2.4×103

蓖麻油1.8×103

干泥土0.8×103

水银0.14×103

煤油2.1×103

砂石0.92×103

铜0.39×103

铅0.13×10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给表找规律时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的方法,即可找一般规律如某种变大或变小的趋势,共性等,也可找特殊规律。此表中12种物质除煤油和冰比热相同外,其他不同。说明不同物质得比热一般不同,这是共性。但冰和煤油不同物质比热相同这是特殊性质。水、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不同。且可将物质分为金属、非金属进行比较。还可找比热容最大的、最小的。

例11 用实验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表:

材料

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镍铬合金

1

0.5

1.5

0.5

锰铜

1

0.5

1.5

1

①要比较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比较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比较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中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三个物理量有关,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要验证猜想一,就要取不同的长度,相同材料和横截面积的导线,所以应选序号1、2,同理可选出另两个猜想的序号。

答案:(1)1、2;(2)3、4;(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