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A.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黄蜂,紫红的桑棋;……
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然而又自失起来,……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
A.树叶儿却绿得发光,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黄蜂,紫红的桑葚;……
C.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然而又自失起来,……
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 明,承认她是世界上 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 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 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 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 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 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 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 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 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 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 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在对那个 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街声 (19分)
①(A)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②又回到小街,在细雨蒙蒙的深秋,在深秋的黄昏,用脚步轻轻拍打你,用眼光细细打量你,一股陌生异样的感觉倏然涌起。
③这,哪是久藏我心中的小街?
④这有一片水声。哗哗地,从小街石板底下流过。像一群顽皮野性的乡村孩子,扰得小街的黄昏忽然心神不定起来。又似一首颇为悲壮的生命进行曲,将小街笼罩在一片深重的秋色里。
⑤该有一片书声。呜呜地,伴着细雨的淅沥声萦绕在小街。似潮汐漫漫,如芦风萧萧,像游丝一缕一缕飘在小街。小街人历来崇尚读书,当然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而是精读细究,有造诣,有著作,读出了名望。古代,有登上吏部尚书高位的;现代,有成了园林设计师、法学家、社会学家的。于是,这些人便成了小街的骄傲,成了一批孩子仿效的楷模。
⑥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却已被父母粘在书桌前了。心里有莫大的委屈,却从不敢声张。父亲那张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可以镇住一切。祖母心疼极了,便出来说情。父亲呐,总是不紧不慢地说:“妈,那时,你不也是这样要求我的么?”一句话,祖母不再吭声。
⑦小街人瞧不起经商的。他们称之为做生意人。言下之意大有低人一等、不务正业、欺骗诈人之味。因此,小街的商业一直振兴不起来。然而,倒楣的还是小街人,要买个铁锅什么的玩意儿,都得上老远的县城去。有人笑这街上的人全是大傻瓜。这不,把一只只小鸟喂大了送走了,你只拾了个好听的名声,其他什么也拣不着。又有人劝说小街人,这附近的乡脚大着哩,留几根苗苗在小街吧,或许能赚好多好多的钱。但小街人听了总是淡淡一笑。那满不在乎的神情似乎就是说:“(B)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
⑧——哈哈,多有趣的小街人,多清高的小街人!于是,黄昏细雨裹着的小街,总能捕捉到一丝丝湿漉漉的书声;于是,小街雨雾编织的黄昏,总是一幅古老清贫色调的画。
⑨眼前的一切令我吃惊。小街,何时卸去了这身积着太多尘埃的灰蒙蒙的外套,浓妆艳抹起来了?一个个店铺,被横一道竖一道的油漆打扮得像待嫁的新娘;昏暗的烛光,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替代了,令人神荡目摇;夜幕还没完全垂下,小街已成了一条珠光宝气的灯河;街面改成水泥路,不再坑坑洼洼的绊脚,细雨中一辆辆自行车擦身而过,轻捷如飞燕。一个个卖茶叶蛋酒酿元子、卖T恤衫牛仔裤的小店铺闹猛得可以。顾主多数是附近的乡办厂里的农民。钱多了心也野了,晚上便来逛小街。偶尔还能看到咖啡馆舞厅里人头攒动。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跳舞;却挤在一起喝茶聊天,兴致浓浓,人情浓浓。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和迪斯科的音乐飘得满街都是。街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一股浓浓的声浪迎面扑来,我有点飘飘然了。
⑩穿过小街,忍不住又转过身去热热望了两下。小街人何时更新了观念?小街人终于赶上了新潮流。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这株古银杏,千掌千指擎一树的晶莹,年年秋天里透着一片醉人的金黄色的醇美,站在小街尽头,像小街的一座雕塑。
?正欲离去,忽然想起那片书声。那片曾经萦绕小街的书声呢?难道,岁月已把这片声音抹去?难道生活已使这片声音失落?一份长久压在心头的沉甸甸的思绪倏然无存,而另一种心绪则迅速潜入心中,而且膨胀沉重起来。
?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想抓住什么,又想挣脱什么。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
?蒙蒙细雨中,我默默地伫立在小街尽头。我又走进了一份深深的惆怅里。
【注释】①伲(nǐ):方言,我们。
(作者吕锦华,文章略有删改)
【小题1】文章题目为“街声”,过去,作者在家乡这条小街上听到的是                     
                         ;如今,听到的是                                
                               ,作者在小街“默默伫立”,走进一份“深深怅惘”的原因是                                                          (5分)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画曲线A句。
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B. 阅读文章第⑦段,比较画曲线B句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
改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
【小题3】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文中多次出现了“小街雨雾”,作者对“雨”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2分)
【小题5】文章第?段中作者写道,曾“讨厌”的书声,此刻却让他如此“眷恋”。请仿照画线句为本段续写一句话,表达对你对“书”的理解。(要求运用比喻和反问修辞)(3分)
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街声 (19分)
①(A)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②又回到小街,在细雨蒙蒙的深秋,在深秋的黄昏,用脚步轻轻拍打你,用眼光细细打量你,一股陌生异样的感觉倏然涌起。
③这,哪是久藏我心中的小街?
④这有一片水声。哗哗地,从小街石板底下流过。像一群顽皮野性的乡村孩子,扰得小街的黄昏忽然心神不定起来。又似一首颇为悲壮的生命进行曲,将小街笼罩在一片深重的秋色里。
⑤该有一片书声。呜呜地,伴着细雨的淅沥声萦绕在小街。似潮汐漫漫,如芦风萧萧,像游丝一缕一缕飘在小街。小街人历来崇尚读书,当然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而是精读细究,有造诣,有著作,读出了名望。古代,有登上吏部尚书高位的;现代,有成了园林设计师、法学家、社会学家的。于是,这些人便成了小街的骄傲,成了一批孩子仿效的楷模。
⑥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却已被父母粘在书桌前了。心里有莫大的委屈,却从不敢声张。父亲那张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可以镇住一切。祖母心疼极了,便出来说情。父亲呐,总是不紧不慢地说:“妈,那时,你不也是这样要求我的么?”一句话,祖母不再吭声。
⑦小街人瞧不起经商的。他们称之为做生意人。言下之意大有低人一等、不务正业、欺骗诈人之味。因此,小街的商业一直振兴不起来。然而,倒楣的还是小街人,要买个铁锅什么的玩意儿,都得上老远的县城去。有人笑这街上的人全是大傻瓜。这不,把一只只小鸟喂大了送走了,你只拾了个好听的名声,其他什么也拣不着。又有人劝说小街人,这附近的乡脚大着哩,留几根苗苗在小街吧,或许能赚好多好多的钱。但小街人听了总是淡淡一笑。那满不在乎的神情似乎就是说:“(B)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
⑧——哈哈,多有趣的小街人,多清高的小街人!于是,黄昏细雨裹着的小街,总能捕捉到一丝丝湿漉漉的书声;于是,小街雨雾编织的黄昏,总是一幅古老清贫色调的画。
⑨眼前的一切令我吃惊。小街,何时卸去了这身积着太多尘埃的灰蒙蒙的外套,浓妆艳抹起来了?一个个店铺,被横一道竖一道的油漆打扮得像待嫁的新娘;昏暗的烛光,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替代了,令人神荡目摇;夜幕还没完全垂下,小街已成了一条珠光宝气的灯河;街面改成水泥路,不再坑坑洼洼的绊脚,细雨中一辆辆自行车擦身而过,轻捷如飞燕。一个个卖茶叶蛋酒酿元子、卖T恤衫牛仔裤的小店铺闹猛得可以。顾主多数是附近的乡办厂里的农民。钱多了心也野了,晚上便来逛小街。偶尔还能看到咖啡馆舞厅里人头攒动。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跳舞;却挤在一起喝茶聊天,兴致浓浓,人情浓浓。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和迪斯科的音乐飘得满街都是。街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一股浓浓的声浪迎面扑来,我有点飘飘然了。
⑩穿过小街,忍不住又转过身去热热望了两下。小街人何时更新了观念?小街人终于赶上了新潮流。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这株古银杏,千掌千指擎一树的晶莹,年年秋天里透着一片醉人的金黄色的醇美,站在小街尽头,像小街的一座雕塑。
?正欲离去,忽然想起那片书声。那片曾经萦绕小街的书声呢?难道,岁月已把这片声音抹去?难道生活已使这片声音失落?一份长久压在心头的沉甸甸的思绪倏然无存,而另一种心绪则迅速潜入心中,而且膨胀沉重起来。
?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想抓住什么,又想挣脱什么。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
?蒙蒙细雨中,我默默地伫立在小街尽头。我又走进了一份深深的惆怅里。
【注释】①伲(nǐ):方言,我们。
(作者吕锦华,文章略有删改)
小题1:文章题目为“街声”,过去,作者在家乡这条小街上听到的是                     
                         ;如今,听到的是                                
                               ,作者在小街“默默伫立”,走进一份“深深怅惘”的原因是                                                          (5分)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 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画曲线A句。
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B. 阅读文章第⑦段,比较画曲线B句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
改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
小题3: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文中多次出现了“小街雨雾”,作者对“雨”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2分)
小题5:文章第?段中作者写道,曾“讨厌”的书声,此刻却让他如此“眷恋”。请仿照画线句为本段续写一句话,表达对你对“书”的理解。(要求运用比喻和反问修辞)(3分)
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那些花儿

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

那一天,我走过办公室外的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A)发现了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

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

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在泱泱两万余种的月季花大家族中,四季红只不过是其中最最普通的一员。那些极品月季诸如“六朝金粉”、“碧玉佳人”、“贵妃醉酒”等等,单从这些极富韵致的名字来看,眼前这朵小小的四季红也无法与之媲美。但是,这朵小花感动我的,是一种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力量。

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在那首著名的《咏腊前月季》中写道:“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恐怕是对它最真实的写照了。

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

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

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

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

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

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

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

我谢绝了,并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

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

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1.写出“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的原因。

                                                                           

2.文章情文并茂,语言优美,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两句话。

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3.写出文中引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诗句的表达作用。

                                                                         

4.请说出 “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下题。

秋山红叶

  还是在春天,我就有过重游天平山的打算。

  下了长途汽车,秋雨仍然下个不住。天平山以枫叶胜,此时满树枫叶已是一片火红,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有一些不禁雨打风吹,纷纷从树上飘落而下,地上也是落红点点。雨中游人不多,被风雨打落的红叶还那么鲜艳明丽,倒叫人有些不忍下脚。

  我的目的不在于登山,而在于寻访三十年前忽略了的范仲淹的足迹。听说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所以我第一个要寻的是“范坟”。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热心“导游”,把我领到了山的左侧,指着一座门前有石牌坊、埋在荒草堆里的坟墓,告诉我这就是“范坟”。残碑断碣,雨中实难辨认。我有些儿不信,他却说所谓范坟,并不是范文正公的墓,不过是他家的祖坟而已。他又兴冲冲告诉我一个关于“范坟”的传说——

  范仲淹在京城做了大官。回到故乡苏州,奉承者不乏其人。有个风水先生,在苏州城内看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建造住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富贵无尽。他请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可是范仲淹却在那里修了孔庙和府学,并说既是福地,该由全城人同享。另一个风水先生认为天平山石头如乱箭穿胸,山坞是块绝地,切切不可在这里修造坟墓,不然将子孙衰微,做不了官。范仲淹却买下这块绝地作为祖坟。

  这只是个传说,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表现出人民的爱憎。一个封建朝代的官吏,竟能千百年赢得人民爱戴,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于是我又想起沿海的范公堤,想起他所主张的新政十议,想起守卫西北边防时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的种种。人心是秤,谁为国家、人民做过一点好事,人民都会记得他的。

  告别了“导游”,我开始举步登山。走到山腰白云泉,跨进茶楼,要了一杯用钵盂泉的清泉泡的绿茶,凭栏品尝起来。白云泉因白居易的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而得名。栏外的雨中秋色,却让我想起范仲淹的词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小范老子”也有他感情的另一面。而这种似水柔情,似乎并未影响他清廉刚正的主要一面。范仲淹留下的词不过五首,每一首都脍炙人口,词名似乎超过某些以数量取胜者。我则更喜欢他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场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心情,跃然纸上,扣人心弦。“将军白发征夫泪”之“泪”,总是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泪”,要沉重一些。

  下得山来,我想起“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想着岳阳楼前洞庭湖上此刻正是一派秋色。我在山下的枫林中捡起一片红叶。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这是陈毅同志的诗句。天平山之游恰恰一年,夹在日记本中的这一片红叶,虽然干了,犹自红艳。天平山那些红似火焰的三角枫,那一派雨中的烂漫秋色,仿佛又重现在目前。

(作者沙白,有删改)

(1)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注重对叶的色彩的渲染。本文的标题是“秋山红叶”,文中又多处描绘枫叶的红似火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结尾引用陈毅同志的诗句“真红不枯槁”又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提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请写出这两句警句。范仲淹在这两句话中表达的情怀与哪位诗人在哪首诗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上下文看,文中“大约不仅因为他能舞文弄墨,写了篇《岳阳楼记》,且有这么两句传诵一时的警句而已”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在范仲淹的词里,“我”为什么更喜欢“写边塞生活的《渔家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两次写到“小范老子”这一称呼,这两处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  ]

A.

了却了多少年来登天平山寻访范仲淹遗迹的心愿。

B.

表现对烂漫秋色的赞美,对红似火焰的枫叶的赞美。

C.

追寻范仲淹的遗风逸事,表达对他文才武略的敬佩。

D.

歌颂范仲淹先忧后乐精神,推崇“清廉刚正”之风。

(6)

下面是苏州天平山范公祠中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文的内容说说这副对联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范仲淹的一生的。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注]①俎豆:原指祭祀用的器具,这里为祭祀、崇奉之意。②苏台:指苏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失根的兰花
  (1)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2)花圃有两片,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像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还有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3)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阶台,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4)十几岁,我就在外面飘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家乡完全相异的事物,也见过完全相同的事物,同也好,不同也好,我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到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觉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觉他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捡过与香山同样红的枫叶;我也曾在蜀中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并未因而想起过家。虽然那些时候,我穷苦得像个乞丐,但胸中却总是有嚼菜根用以自励的精神,我曾骄傲地说过自己:“我,到处可以为家。”
  (5)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
  (6)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里面穿插着一个中国人,这个中国人是生在美国的,然而长大之后,他却留着辫子,说不通的英语,其实他英语说得非常好。有一次,一不小心,将英文很流利地说出来,美国人自然知道他是生在美国的,问他,为什么偏要装成中国人呢。
  (7)他说:“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苦痛……”
  (8)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家乡土地之芬芳,与故土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八岁时肩起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图。
  (9)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总还有水流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形枯萎了。我十几岁,即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选自陈之藩《剑河倒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1、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洁、淡泊人格的象征,在本文中,它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写失根的兰花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5)节第一句说:“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请根据文意回答,他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9)节的横线上填写一个切合语境的句子,要求与上下文的句式保持一致,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根的兰花》语言干净、利落,体现了陈之藩散文“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风格。
B.本文组合了诗画传说,人文景观等大量的文化意象,使文章显得厚重而有诗意。
C.文章写到美国有本很著名的小说中穿插的那个中国人,“偏要装成中国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人那异样的目光让他感到苦痛。
D.第(9)节写到宋朝画家郑思肖画兰,是在前文对可见景物描写的基础上的深化,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七年级上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中考高频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春草散章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早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④旷野上,树林忙着做插画,野花赶着绣彩图,春草漫延漫生,更行更远,没有谁能阻得住她行路的脚丫。而鸟在空中配着它的画外音,解说给匆忙行走的云听。

  ⑤雏鸡最先啄开蛋壳,雏鸭也被惊醒,纷纷睁开眼睛来读春天。它们最喜欢在春草的段落之间追寻,碰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去啄一啄,嚼一嚼,草汁儿鲜嫩清香,甜中有些苦。鸡无事就在岸边打量风笔的神韵,跳着脚儿喊一声:“这笔好神奇哟!”鸭子“扑通”一声落进碧水里,翻着筋斗洗个澡:“看这水墨染不染得绿我的羽毛!”风笔频蘸水墨,碧波乍起涟漪,把个呆鹅都看得欢了,拍着翅膀“呱呱”地叫起来。

  ⑥犁笔翻开田垄,播一首玉米的抒情诗,撒一章豆子的论文,再种一部枝蔓横爬的红番薯的长篇小说……大块的田地决不肯放过,至于田埂、路沿、山坡、谷洼,就大大方方地送与春草去填补空白。

  ⑦春草珍惜每一寸土地,驱走荒凉,征服贫瘠,以她绿色的大手笔和庄稼汉的锄头较量着:看谁的文章更流芳千古!有时候春草忍不住顽皮,悄悄钻到庄稼行里闹一闹,结果常给严谨认真的农人发现,一锄头钩了出来:“你来掺和啥?这儿不是你歇脚的地方。”春草扮个鬼脸儿仍回田头地角扎根。

  ⑧春草素朴天真,她淡漠都市的豪华,却甘愿将她的脚步不断伸向浩瀚无边的沙漠,为饥渴的旅人们寻找生命的甘泉水。

  ⑨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地挥洒她绿色的畅想!

  ⑩春草且行且止,收放自如,天涯海角,迤逦而行,其文可谓章章华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

  春草深深懂得自己的使命,她从不嫉妒农民沉甸甸的收成,也不在乎野火会不会烧尽她全部的卷稿。冬去春来,她只是饱蘸生命的浓墨,在稿纸一般的广袤大地上,不停地写啊,写啊,写!

(1)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②段“潜心于构思”指的是________,“春天的诠释”是指________,“悄悄拱出地面”与朱自清的《春》中的一句话“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写出了春草来到人间的________的特点和它________的顽强生命力。

(3)

第③段“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在文中能否颠倒顺序?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④段的描写形成了一幅完整画面,并抓住事物各自的特征进行了描绘,下面对其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

树林插画突出了高大挺拔的特点。

B.

野花绣彩突出了艳丽多彩的特点。

C.

春草漫生突出了面大平铺的特点。

D.

鸟的画外音与云的行走突出了空中飘浮的特点。

(5)

第3段描写鸭、鸡、鹅对表现早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儿白花儿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哪!”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句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儿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儿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儿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