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择恰当的词语,使之与“早踏晨霜”构成对偶。
________红霞

A、晚戴
B、晚披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的光芒

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躇,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⑻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⑼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⑽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____A__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⑾丹娘·萨雄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____B____

⑿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____C____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l)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黑烟   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岿然不动   巍然挺立)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2分)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3.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2分)

900天——

4.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4分)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事例四:

5.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3分)

6.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词或一个画面或某个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它?用20——30个字写出来。(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7分)
公元1276年3月,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这天黄昏,海安城河畔停泊着一叶扁舟,一个qiáo悴的身影久久伫立船头,在残阳夕照之中,遥望南天,捻须长叹。此人便是正当不     A  (或  / 惑)之年的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
两个月之前,①文天祥奉旨赴北营与元军统帅伯颜谈判,文公抗言辩难,面斥狂虏,遂被扣留。后侥幸脱身,出镇江,走仪征,自泰州而东,欲取道通州(南通)渡海南归,兴兵抗元。从泰州到海安百里之遥,既有胡骑追捕搜索,又遭扬州制使李庭芝所诬而被当作“奸细”捉拿,再加上盗贼横行,沿途险象    B    (环  / 还)生,“无日而非可死”。至海安后,方得以片刻休qì。②连日来九死一生的艰难遭遇,此刻一幕幕从脑海闪过。③驱除狂虏、收复国土的渴望在胸中翻滚。……赋诗两首,其忧国思乡的chì热情感,九折不回、忠贞不渝的斗争意志力透纸背。
斯人虽逝,忠魂犹存。
【小题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小题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B处横线上。(2分)
【小题3】①、②、③三句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句,修改意见: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度山东省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人的光芒

⑴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另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⑵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⑶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A.黑烟  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⑷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一块一块的嶙峋之石。

⑸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民不泯,坚强高贵。

⑹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外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⑺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躇,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使冻僵在路边。

⑻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⑼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⑽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____A____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⑾丹娘·萨雄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____B____

⑿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陡生了几许豪气。____C____

1.联系上下文,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l)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____(黑烟   硝烟)

(2)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____(岿然不动   巍然挺立)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2分)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3.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900天的时光,还可以怎样表述?请写出一种有关900天的表述形式。(2分)

900天——

4.为了颂扬饱受战争摧残的列宁格勒人民的精神,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事例,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四个典型事例。(4分)

事例一:

事例二:

事例三:

事例四:

5.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3分)

6.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看到“战争”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一个词或一个画面或某个人……)为什么会首先想到它?用20——30个字写出来。(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七年级语文下 北京师大版课标本 北京师大版课标本 题型:048

阅读理解

人的光芒

  ①听过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G大调第七交响曲》,那激情澎湃的旋律震撼人心,让我经久难忘。这首曲子有个别名叫《列宁格勒交响曲》,那是作曲家在1941年题献给当时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城的。

  ②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个辉煌奇迹,这座城市被德国法西斯围困了整整900天,几乎弹尽粮绝,但全城的人宁死不屈,一直坚持到胜利之夜。

  ③在莫斯科胜利广场的纪念馆里,大型的壁画、瓦砾、旧枪弹……一批战争遗物逼真地再现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悲壮场面:黑压压的乌云,满天弥漫的浓厚的________(A.黑烟B.硝烟),喷出火舌的枪炮,被敌人炮火击毁的建筑物,街头的陈尸,被战争烈焰烧焦的树的断身……战争的残酷、压抑以及比死亡更令人窒息的狰狞气氛是处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所难以承受、不可想象的。

  ④有一排塑像可以传神地体现战争对人的摧残:一群身姿优美的人渐渐变形,柔软的线条变得笔直,再慢慢变得僵硬、锋利,最后有关肉身的线条统统消失了,人变形为石头________一块嶙峋之石。

  ⑤然而,发生在列宁格勒的反法西斯之战却从另一个角度颂扬了受战争摧残的人民:人心不泯,坚强高贵。

  ⑥当时的列宁格勒,在德军的炮火强攻下________(A.岿然不动 B.巍然挺立),敌军见久攻不下,就将其团团围住,切断外界弹药、口粮供给及与处界的一切运输、联络,意欲让这座孤城变为死城。

  ⑦整整900天,这个被战火毁得千疮百孔的城市破败不堪,食品紧缺,每一户一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的供应,满城都是蜷着身子的饥饿的人们;没有取暖的东西,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有个年轻女子拖着个小棺材在街头踯躅,棺材里躺着她病死的孩子,可是,没走多久,女子便冻僵在路边。

  ⑧我永远难忘陈设于墙上的那些启事,那都是列宁格勒人在当时贴出的:卖首饰,卖房屋,卖值钱的家什,只为换取若干口粮和棉毯。人们力图活下去,力图抗争所处的逆境。

  ⑨在那样巨大、危急的战争阴影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仍没有放弃正常的有尊严的精神生活:剧院天天夜里开演,剧照贴在大街小巷,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不间断……

  ⑩最令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列宁格勒的小女孩丹娘·萨维契夫,一个小学生。A她原本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可是战争来了,她成了一个长着忧郁的大眼睛、头发由于营养不良而变得枯黄的战争儿童。她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慢慢地、执拗地记着法西斯的罪恶。

  丹娘·萨维契夫用她的小手写出了稚嫩的字迹:1月25日,爷爷死了;2月3日,伯伯死了;3月1日,妈妈去世了……她记着亲人们一个个地逝去的日子以及他们的死法,每天,每天,从不辍笔。后来,亲人们全死了,全存于她的日记里,她把他们好好地藏在里面。再后来,她的日记中断了,如同一段曲子,奏着奏着,突然停息了,那是因为,她也死了。B

  小姑娘丹娘·萨维契夫弱小的不屈的灵魂发出了熠熠光芒。她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使每一个对战争心怀软弱的人徒生了几许豪气。C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空白处。

答: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中去,应放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

她让人明白,人们不要战争,但不怕战争,人的光芒最终能够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包括战争。

3.文章题为“人的光芒”,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人的光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