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A、给予 B、送交;交付 C、输送 D、加给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A、请求;乞助 B、探求 C、索取 D、责备;责求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A、安稳、安定、安全 B、安逸、安乐 C、安放、设置 D、怎么 ④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A、办法,主意 B、就 C、车轮压的痕迹 D、歌词、戏曲、杂曲等所押用的韵摄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一语文试卷(上学期) 开明版 初一(上) 题型:048
阅读题
①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②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③方志敏同志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只有一点,他希望鲁迅先生能把送上的三张空白毛边纸和一束文稿,设法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他虽然不认识鲁迅先生,也从来没有通过信,可是________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________的要求。
④一股悲愤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鲁迅先生又从头读了一遍。盆里的水逐渐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模糊起来,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⑤鲁迅先生团起浸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1.第②、③段文字从全文看,属于什么叙述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
[ ]
2.第②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生前”如果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第③段文字中的空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 ]
4.从第④段文字中的画线语句和加粗词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志敏同志牺牲前托付给鲁迅先生的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这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方志敏同志牺牲前托付给鲁迅先生转交信件和文稿的任务。
B.鲁迅先生收到信件和文稿,非常悲愤。
C.方志敏同志写信。
D.鲁迅先生看信。
①方志敏同志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写成的最后的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直到1936年4月,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②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7.第①段文字的加粗词语“无论……一直”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第①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渠道”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 ]
A.途径、门路
B.方法、方式
C.在河湖或水库等的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引水排灌
D.通道
9.第①段文字的加粗词语“珍藏”如果改为“收藏”,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②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所有”“永远”“最”对表现全文的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题
①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②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③方志敏同志在信里说,他已经抱定牺牲的决心,没有任何牵挂和留恋。只有一点,他希望鲁迅先生能把送上的三张空白毛边纸和一束文稿,设法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他虽然不认识鲁迅先生,也从来没有通过信,可是________鲁迅先生一定能够满足一个共产党人临死之前的这个________的要求。
④一股悲愤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他从报上知道,这个写信的人几个月之前,已经在南昌英勇就义,现在却接到了他的亲笔信。事情是千真万确的,这封信就在眼前。鲁迅先生又从头读了一遍。盆里的水逐渐浸渍字迹,字慢慢地模糊起来,模糊起来,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⑤鲁迅先生团起浸湿的纸,揉烂了,把它放进炉子里。他擦干两手,将另外三张空白毛边纸收起,小心地翻阅着墨笔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1)第②、③段文字从全文看,属于什么叙述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
[ ]
(2)第②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生前”如果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第③段文字中的空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 ]
(4)从第④段文字中的画线语句和加粗词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志敏同志牺牲前托付给鲁迅先生的事情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这部分文字的主要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方志敏同志牺牲前托付给鲁迅先生转交信件和文稿的任务。
B.鲁迅先生收到信件和文稿,非常悲愤。
C.方志敏同志写信。
D.鲁迅先生看信。
①方志敏同志具有革命的眼力,他想得一点不错。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他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写成的最后的报告,其中有着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直到1936年4月,鲁迅先生在他逝世前半年,才找到了一个稳妥的渠道,把这些重要的文件迅速地转给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②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7)第①段文字的加粗词语“无论……一直”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第①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渠道”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 ]
A.途径、门路
B.方法、方式
C.在河湖或水库等的周围开挖的水道,用来引水排灌
D.通道
(9)第①段文字的加粗词语“珍藏”如果改为“收藏”,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②段文字中的加粗词语“所有”“永远”“最”对表现全文的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七年级上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检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其他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个真假信息 ① (A.鱼目混珠 B.鱼龙混杂)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改变的信息传播格局。特别是在以即时通信、微bó、手机媒体兴起为标志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大大增强,信息传播成本和发布门槛大大降低。伴随着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关注就是经济,点击也有收益,于是,一些个人、组织甚至是媒体或唯利是图或 ② (A.别有用心 B.别出心裁),制造虚假信息,传播耸听危言。谣言特别是网络谣言时常大行其道,如“辐射盐”、“杞县钴泄漏”等,很容易地就引发了大众的群体性恐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2分)
微bó ( ) 耸( )听
2.选择文段括号中一个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①、②两处。(填写字母) (2分)
①处应填:_____ ②处应填:_____
3.解释字体加粗的词语“门槛”在语段中的意思。 (2分)
门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正确的语句。 (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上海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上海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