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日更定矣 |
B.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 |
C.问其姓氏 / 其如土石何 |
D.是日更定矣/ 是进亦忧,退亦忧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文笔精练,写景很有特色,“ ”从声音角度写出西湖雪夜的奇静;“ ”则从色彩角度描绘了西湖夜雪的全景。作者还抓住雪光的特点,捕捉了此时湖中特有的景物,运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痕”、“一点”、“ ”、“ ”的景色,创造出一幅意境朦胧、悠远脱俗的西湖夜雪图。(用原文词句回答)(4分)
4.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 |
C.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和豪爽之情。 |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日更定矣 |
B.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 |
C.问其姓氏 / 其如土石何 |
D.是日更定矣/ 是进亦忧,退亦忧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文笔精练,写景很有特色,“ ”从声音角度写出西湖雪夜的奇静;“ ”则从色彩角度描绘了西湖夜雪的全景。作者还抓住雪光的特点,捕捉了此时湖中特有的景物,运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痕”、“一点”、“ ”、“ ”的景色,创造出一幅意境朦胧、悠远脱俗的西湖夜雪图。(用原文词句回答)(4分)
4.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 |
C.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和豪爽之情。 |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更有痴似相公者 / 是日更定矣 | B.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 |
C.问其姓氏 / 其如土石何 | D.是日更定矣/ 是进亦忧,退亦忧 |
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作伏笔。 |
C.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和豪爽之情。 |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4小题,1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各组划线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国恒亡 国险而民附
B.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
C.生于忧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曾益其所不能 惧其不已也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从个人说起,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后,转到治国上,最后推出论点。
B.第二段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C.就国家而言,“死于安乐”中“安乐”指的是“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D.本文语言气势磅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饿其体肤。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国恒亡国险而民附 |
B.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
C.生于忧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D.曾益其所不能惧其不已也 |
A.本文从个人说起,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后,转到治国上,最后推出论点。 |
B.第二段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
C.就国家而言,“死于安乐”中“安乐”指的是“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
D.本文语言气势磅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语文试卷(二)(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4小题,1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国恒亡国险而民附 |
B.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 |
C.生于忧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D.曾益其所不能惧其不已也 |
A.本文从个人说起,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后,转到治国上,最后推出论点。 |
B.第二段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
C.就国家而言,“死于安乐”中“安乐”指的是“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
D.本文语言气势磅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贵州省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
B.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
C.盗窃乱贼而不作(小偷) |
D.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讲信修睦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B.是故谋闭而不兴水波不兴 |
C.天下为公不必为己 |
D.莲,花之君子者也能以径寸之木 |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
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
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 |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分)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分)
5.[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