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白鹭》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抒情散文;《百合花》故事简单情节精致;《一个深夜的记忆》
      中“感觉到”一词,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B.《故乡》运用一系列的对比,刻画闰土、杨二嫂的典型形象,进而表现小说主题;《我的叔叔于勤》
      以第一人称笔法和多种描写刻画出一对夫妇的自私、势利的共性。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0篇,俗称“诗三
      百”,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胜的叛逆性格;“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
      交往的心理,同时也为渔人复寻时“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笔。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白鹭》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品味的抒情散文;《百合花》故事简单情节精致;《一个深夜的记忆》
      中“感觉到”一词,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
B.《故乡》运用一系列的对比,刻画闰土、杨二嫂的典型形象,进而表现小说主题;《我的叔叔于勤》
      以第一人称笔法和多种描写刻画出一对夫妇的自私、势利的共性。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0篇,俗称“诗三
      百”,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了陈胜的叛逆性格;“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
      交往的心理,同时也为渔人复寻时“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江苏镇江)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B.《名人传》中,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乐”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

C.《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D.在学校里,汤姆通过认真背诵《圣经》,积累到九张黄条,十张蓝条,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一本《圣经》。

(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

婚夕,祥子才明白:    并没有怀了孕。像变戏法的,她解释给他听:“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会死心塌地的点头呢!我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哈哈,哈哈!”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①     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②     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1分)

1.     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处)(3分){来源:学#科#网Z#X#X#K}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2.     阅读下列新闻调查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外来粽品牌垄断市场

昨天,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思念”、“三全”、“安井”、“五芳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经在各大超市出现。为何不见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负责人说,超市商品采购由总部决定,总部只采购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无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鲜”取胜

到哪里去买本地粽呢?记者在电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几家卖粽子的小店。店主表示,⑦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种没有超市里多,只有红豆、蜜枣和肉粽,但当天包当天卖,十分新鲜,不像真空包装的外地粽,经由运输等途径,再到超市柜台,距离生产日期已有好几天。

(材料三)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相差不大。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糯米等原材料的价格降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装,人工费水涨船a高,运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1)从“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1分)

(2)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与外来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4分)

  优势:                                                               

  劣势:                                                              

(3)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四川省凉山州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衣食所  安,有“养”的意思

B.

小信来  孚,信服

C.

公将之  驰,(驱车)追赶

D.

逐齐师  遂,于是,就

(2)

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战        陋之有

B.

肉食者,未能远谋  言语粗

C.

患之也       神情与苏黄不

D.

下视辙       如土石何?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

面对齐军压境,庄公萌仓促迎战,乡人闭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

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

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对曰:“小惠未褊,民弗从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子四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弯曲成撇捺点画

1.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以是铨无褴褛状”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物喜

B.然则何解忧

C.令辱之,激怒其众

D.策之不其道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B.蒋母善于纺织刺绣,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受到人们喜欢,是个心灵手巧之人。

C.蒋母生病,看着坐在床边的儿子,无言的悲伤油然而生,是因为病困交加,觉得无法很好照顾儿子。

D.“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都表现了蒋母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无误已___________              ②解也___________

③先外祖家不润___________        ④更录唐宋人诗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子四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弯曲成撇捺点画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以是铨无褴褛状”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物喜B.然则何解忧
C.令辱之,激怒其众D.策之不其道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B.蒋母善于纺织刺绣,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受到人们喜欢,是个心灵手巧之人。
C.蒋母生病,看着坐在床边的儿子,无言的悲伤油然而生,是因为病困交加,觉得无法很好照顾儿子。
D.“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都表现了蒋母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无误已___________              ②解也___________
③先外祖家不润___________        ④更录唐宋人诗___________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子四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弯曲成撇捺点画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以是铨无褴褛状”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物喜B.然则何解忧
C.令辱之,激怒其众D.策之不其道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B.蒋母善于纺织刺绣,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受到人们喜欢,是个心灵手巧之人。
C.蒋母生病,看着坐在床边的儿子,无言的悲伤油然而生,是因为病困交加,觉得无法很好照顾儿子。
D.“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都表现了蒋母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无误已___________              ②解也___________
③先外祖家不润___________        ④更录唐宋人诗___________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1—5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一童子∕烧酒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拏∕一小舟

2.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  )

A.杂然而前陈者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邻有敝舆而欲窃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日,更定矣(  )       (2)与余舟一(   )

(3)余强饮三大而别(   )  (4)是金陵人,此(   )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7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下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本文选自________,它是西汉________(人名)整理的,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而成的。

(2)

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朝衣冠(  )

(2)今齐地千里(  )

(3)臣之妻臣(  )

(4)王之甚矣(  )

(3)

下列各组加粗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

(5)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

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

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

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它是西汉________(人名)整理的,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而成的。
2.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⑴朝服冠(   )
⑵今齐地方千里(   )
⑶臣之妻臣(   )
⑷王之甚矣(   )
3.下列各组加粗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徐公何能君也 郡下,诣太守
B.臣之客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先走
C.徐公不君之美 更役,复若赋
D.能谤讥市朝 生忧患,死于安乐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