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不是用来描写返乡的心境的诗句是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B.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是用来描写返乡的心境的诗句是
[     ]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B.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题型例说

    1.诗意理解

    例1 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异”统领的景物有:                                               

    例2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

    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科.网]

例3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面描绘

例4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例5 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展现的画面。

                                                                         

 

    4.综合评价

    例6 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分明就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的构图: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河流点染于大漠;有画的线条: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有画的色彩:黄的沙、青灰的烟、橘红的夕阳、白的河水,实乃“诗中有画”。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以春天之梨花喻边塞之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了塞下秋天天气之“异”──极其寒冷,如同“胡天八月即飞雪”,表现塞下秋景与中原秋景的不同,连大雁也过早地飞离衡阳。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中,作者将游子沦落之情寄托于九种看似孤立的景物之中,用有形之物来表现无形之情,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新题演练

1.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人对宋代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提出了否定的评价,说作为主帅不在其作品中抒发慷慨激昂之情,却去写塞外凄凉愁苦的景象与思归之心,是不好的。你怎么看这种评价?

                                                                           

    3.读下面这首小诗,联系《渔家傲》和《岳阳楼记》,说说你对范仲淹的认识。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