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运用名著知识选择正确的选项。
(1)《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

A、正确
B、错误
(2) “林黛玉”和 “林冲”分别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

A、《红楼梦》;《水浒传》
B、《水浒传》;《红楼梦》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辽宁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找到属于你的音符
  ①美国电影明星达斯汀·霍夫曼在“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上接受终身成就奖时,提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一次,他为电影《毕业生》做宣传,碰巧与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在同处接受采访。主持人问起史达温斯基,那时是否是他一生当中最感到骄傲的时刻——新曲的首度公演,功成名就、掌声四起?史氏加以否认,他说:“我坐在这里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这期间,我一直不断地在为我新曲中的一个音符绞尽脑汁,到底是‘1’比较好,还是‘3’比较好?当我最后发现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那一个音符的一刹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骄傲的时刻。”霍夫曼说,他被大师感动得当场哭了起来。
  ②如同伟大的作曲家心无旁骛、孜孜不息地寻找一个最能感动他的音符,不管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那最令人满足、安慰的时刻,的确是在自己“千山万水”、“柳暗花明”终于找到了的那一瞬间。
  ③人生最大的骄傲,不是外来的掌声、名利或权势。掌声会停,名利、权势也不过是暂时的锦上添花,终是过眼云烟。我们倒不如试着学习认识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在设定方向之后,不畏艰辛,努力、不懈地去追寻,一旦真的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必得人生至乐。
  ④人生的旅途上,有些人或许已经找到自己所要的那个音符了,这可喜可贺,却也要继续努力。而那些仍在寻找的人,更不必气馁,因为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⑤物理学家汤姆逊由于双手的不便,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后来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野生物学家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丛林里考察黑猩猩,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⑥被誉为世界保险业巨子、创富学第三代祖师的克莱门特·斯通指出:“要注意到这个事实:没有什么人直接把成功送给我们所谈到的任何获得了成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发挥他所发现的、他本身所固有的许多才能,才做到了这一点的。”
  ⑦由此可见,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夫曼被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感动得当场哭起来的原因是:大师面对成功毫不骄傲的品质和执著对待音乐的态度。
B.作者认为:人一旦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一定会感到满足、安慰和快乐。
C.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骄傲是认识自己的潜能,树立人生目标,努力追寻,有所成就。
D.作者告诉那些仍在寻找自己所要的那个音符的人,只重视过程,不必看结果。
3.结合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在第⑤段结尾省略号处添加一个事实论据。(4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6分)
这样的中国人
⑴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⑵但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⑶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⑷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⑸ 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⑹ 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3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⑺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⑽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⒂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⒃林徽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⒄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⒅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
⒆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选文有删改)【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②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
【小题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⑻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B.而且C.所以D.那么
【小题2】从叙述顺序来看,第⑸、⑹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4分)
【小题3】 第⒆段中的两个加线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小题4】 第⑺、⒃段中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描写,分别包含他们怎样的心理或情感?
(1)              ;(2)              (5分)
【小题5】 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6】 结合上下文,合理想像,补写第⒂段“他们说”的内容。(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6分)

这样的中国人

⑴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⑵但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⑶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⑷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⑸ 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⑹ 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3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⑺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⑽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⒂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⒃林徽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⒄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⒅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

⒆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选文有删改)【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②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

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⑻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             B.而且             C.所以             D.那么

2.从叙述顺序来看,第⑸、⑹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4分)

3. 第⒆段中的两个加线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4. 第⑺、⒃段中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描写,分别包含他们怎样的心理或情感?

(1)              ;(2)              (5分)

5. 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4分)

6. 结合上下文,合理想像,补写第⒂段“他们说”的内容。(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6分)
这样的中国人
⑴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⑵但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⑶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⑷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⑸ 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⑹ 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3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⑺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⑽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⒂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⒃林徽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⒄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⒅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
⒆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选文有删改)【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②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
小题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⑻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B.而且C.所以D.那么
小题2:从叙述顺序来看,第⑸、⑹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4分)
小题3: 第⒆段中的两个加线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小题4: 第⑺、⒃段中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描写,分别包含他们怎样的心理或情感?
(1)              ;(2)              (5分)
小题5: 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6: 结合上下文,合理想像,补写第⒂段“他们说”的内容。(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题。

找到属于你的音符

  ①美国电影明星达斯汀·霍夫曼在“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上接受终身成就奖时,提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一次,他为电影《毕业生》做宣传,碰巧与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在同处接受采访。主持人问起史达温斯基,那时是否是他一生当中最感到骄傲的时刻——新曲的首度公演,功成名就、掌声四起?史氏加以否认,他说:“我坐在这里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这期间,我一直不断地在为我新曲中的一个音符绞尽脑汁,到底是‘1’比较好,还是‘3’比较好?当我最后发现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那一个音符的一刹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骄傲的时刻。”霍夫曼说,他被大师感动得当场哭了起来。

  ②如同伟大的作曲家心无旁骛、孜孜不息地寻找一个最能感动他的音符,不管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那最令人满足、安慰的时刻,的确是在自己“千山万水”、“柳暗花明”终于找到了的那一瞬间。

  ③人生最大的骄傲,不是外来的掌声、名利或权势。掌声会停,名利、权势也不过是暂时的锦上添花,终是过眼云烟。我们倒不如试着学习认识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在设定方向之后,不畏艰辛,努力、不懈地去追寻,一旦真的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必得人生至乐。

  ④人生的旅途上,有些人或许已经找到自己所要的那个音符了,这可喜可贺,却也要继续努力。而那些仍在寻找的人,更不必气馁,因为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⑤物理学家汤姆逊由于双手的不便,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后来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野生物学家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丛林里考察黑猩猩,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⑥被誉为世界保险业巨子、创富学第三代祖师的克莱门特·斯通指出:“要注意到这个事实:没有什么人直接把成功送给我们所谈到的任何获得了成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发挥他所发现的、他本身所固有的许多才能,才做到了这一点的。”

  ⑦由此可见,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1)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霍夫曼被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感动得当场哭起来的原因是:大师面对成功毫不骄傲的品质和执著对待音乐的态度。

B.

作者认为:人一旦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一定会感到满足、安慰和快乐。

C.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骄傲是认识自己的潜能,树立人生目标,努力追寻,有所成就。

D.

作者告诉那些仍在寻找自己所要的那个音符的人,只重视过程,不必看结果。

(3)

结合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在第⑤段结尾省略号处添加一个事实论据。(4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这样的中国人

①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②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③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④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⑤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⑥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⑦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超出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⑨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⑩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⒂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⒃林徽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⒄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⒅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徽因。

⒆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

【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②林

              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

2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⑧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         B.而且        C.所以          D.那么

22.从叙述顺序来看,第⑤、⑥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

(1)                                                                                     

(2)                                                                                      

23.第⒆段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4.第⑦、⒃段中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描写,分别包含他们怎样的心理或情感?(5分)

(1)                                                                                   

(2)                                                                                   

25.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26.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补写第⒂段“他们说”的内容。(80字左右)(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 语文 七年级下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邂逅霍金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6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左侧倾斜地靠在——或许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和不认识他的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地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做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

通读文章,理解“邂逅”一词的含义:________。

(2)

文中有一句话照应了标题“邂逅霍金”,这句话是________。

(3)

文章开头为何从《时间简史》这本书写起?

________

(4)

用“——”画出霍金经过“我”身边时,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

(5)

文中写到,“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对“我什么也没有做”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霍金身躯弱小,倾斜地靠在或被安放在轮椅上,形象不适宜拍照,所以“我”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却没有拍。

B.

《时间简史》虽然热卖,但“我”却没有读过。

C.

“我”认为,对于霍金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一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D.

霍金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极度冷漠,不愿意与周围的人打交道。

(6)

霍金的“幸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用三个结构相同的整齐句式加以概括。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7)

通过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所要传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  ]

A.

歌颂霍金才华和毅力,赞扬他为人类作出的杰出贡献。

B.

提出名人取得成就需要特定土壤,认为如果名人经常被镜头、鲜花、掌声所包围,被集会、宴请、报告所牵累,就会失去个人的价值和可贵的时间。

C.

鞭挞表面尊重,但实为冷漠的剑桥大学的人与人之间关系。

D.

歌颂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于更充分体现一个人的价值的巨大作用。

(8)

读了《邂逅霍金》,尤其是最后一节,你得到什么启迪?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