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解放前,爷爷当长工,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的是狗窝猪棚。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A.为了开发新产品,研究院请已经退休的专家们来攻关新技术,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新领域大展身
手令年轻人赞叹不已。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俗语指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分析: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已经退休的专家们公关新技术,与“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
为”的意思不符,所以使用不当。
B.肖兰和小华在这次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正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只要她们发挥
各自的优势,就会更上一层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俗语也作“尺短寸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
处。
分析: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形容肖兰和小华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没有提到她们的短处,所
以使用不恰当。
C.晚上,置身在四面楚歌的文化广场,我心里激动万分。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讲的是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四面八方都是楚人的歌声的故事。比喻四
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分析:广场上有很多人,而且每个人的爱好都不相同,大家不可能都喜欢、都唱具有楚地风格的歌。
所以使用不恰当。
D.意志薄弱者的表现之一是,受到批评和不公正的待遇,就破釜沉舟,一蹶不振。
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下决心干到底。
分析:意志薄弱者一般不会有与人抗争到底的气概和表现,他们往往以破罐破摔、自暴自弃这种消极
的方式对待他人的批评和不公平的待遇,做出可悲的反映。所以使用有误。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①带着信念出发。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 )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鹰带着信念展翅áo( ) 翔,所以才有jiǎo( )健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水带着信念一路奔来,所以才有浩瀚汹涌的大江和一望无际的□□。船带着信念劈波斩浪,所以才有不畏险阻的身影和驶向远方的□□。
②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__________,能照亮人的心灵。信念使我们相信,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鲤鱼跳不过的龙门,生活中不会是永远的曲线,上帝为我们关闭一扇门,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③带着信念出发,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用顾虑与烦恼束缚自己,羁( )绊前进的脚步。人生因信念而辉煌!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所缺的汉字 (2分)
无垠( ) 羁绊( ) áo( ) 翔 jiǎo( )健
(2)下面词语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伟岸 景致 壮美 辽阔 B. 辽阔 壮美 伟岸 景致
C. 景致 伟岸 辽阔 壮美 D. 壮美 辽阔 景致 伟岸
(3)与第①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 仿照第②段划线句子,为第②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最恰当的句子: 。(1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初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题型:其他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①带着信念出发。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 )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鹰带着信念展翅áo( ) 翔,所以才有jiǎo( )健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水带着信念一路奔来,所以才有浩瀚汹涌的大江和一望无际的□□。船带着信念劈波斩浪,所以才有不畏险阻的身影和驶向远方的□□。
②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__________,能照亮人的心灵。信念使我们相信,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鲤鱼跳不过的龙门,生活中不会是永远的曲线,上帝为我们关闭一扇门,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③带着信念出发,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用顾虑与烦恼束缚自己,羁( )绊前进的脚步。人生因信念而辉煌!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所缺的汉字 (2分)
无垠( ) 羁绊( ) áo( ) 翔 jiǎo( )健
(2)下面词语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伟岸 景致 壮美 辽阔 B. 辽阔 壮美 伟岸 景致
C. 景致 伟岸 辽阔 壮美 D. 壮美 辽阔 景致 伟岸
(3)与第①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 仿照第②段划线句子,为第②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最恰当的句子: 。(1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书写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题。
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 ,在 ,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1)一缕( ) (2)嫩叶( ) (3)聆听( )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这是 ,这是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山西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① 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② 前篙,阿发③ 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④ 开船,在桥石上一⑤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⑥ 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在选文①—⑥处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这些动词有何表达作用?
2.②段中与加点的“也许”有相同作用的词语是 ;④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 。
3.②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选文②段写景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这段文字是从 、 、 、 等方面进行景物描写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