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题。
苏州,最后的园林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称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作者于坚,标题为编者所加)
1.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
3.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
4.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5.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6.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苏州,最后的园林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祢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梁……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作者于坚,标题为编者所加)
15.作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6.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2分)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
17.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2分)
18.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2分)
19.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2分)
20.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四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三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七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请用快速阅读法浏览这篇说明文,然后用一句话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不得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应是
[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文中第三、五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多项选择)
[ ]
A.分类别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下定义 E.举例子 F.打比方
(4)第五段方框处应填的词语是
[ ]
(5)与最后一段中“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中的“历来”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多项选择)
[ ]
(6)第五段说明了三个不同时期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情况,这三个时期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显示新秀——激光电视 向文宜 |
等离子电视、平板电视、高清电视,当这些新一代数字电视还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时,科学家已经在显示技术上取得了更大进展。电视技术在历经了黑白、彩色和数字显示时代之后,又将迎来激光全色显示时代。激光电视将开拓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以外的新型大屏幕电视市场,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震撼。 激光电视(LaserTV)采用激光全色显示技术,利用激光的特性,在大画面上表现鲜明的影像。激光电视主要由激光器、光偏转器和屏幕组成,其中电视背面的三基色(红、绿、蓝)半导体激光器是整个显示的光源,它通过光偏转器的控制将鲜亮的激光投射到屏幕上形成影像。 由于激光光束可以保持直径大小的一致性,所以激光可以保持很高的色彩纯度,也就使得在成像的时候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事物本来的颜色。 激光显示是以红、绿、蓝(RGB)三基色激光为光源的显示技术,可以最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丰富、艳丽的色彩,提供更具震撼的表现力。传统显示设备只能再现人眼所见颜色的30%,而激光显示色域覆盖率可达90%。因此激光显示被称为“人类视觉史上的革命”,将再次改写显示的标准,完成从标准彩色的小色域到全彩色的大色域转变。 与之前的传统电视相比,以红、绿、蓝(RGB)三基色激光为光源的激光电视显示色饱和度更高(图像色彩更鲜艳)、色域更大(图像色彩更丰富)、分辨率更高(图像更清晰)、方向性更好、色纯度更高,能显示自然界更真实、更丰富、最鲜艳的色彩。 同时,激光显示技术充分吸纳了数字显示时代的高清晰度、数字信号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支持全高清影像,还支持物体呈立体效果的三维影像。可以在大画面上尽情地玩电视游戏和看电影。 激光电视使用了固态激光光源,代替了背投电视中寿命只有几千小时的传统灯泡光源。激光电视中使用的固态激光的亮度将是高亮度LED光源的l万倍,光效率将是LED光源的3~4倍,其寿命在100%亮度下至少可以达到3万小时,亮度不会有任何衰减,色温也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方面要远优于LED光源和传统灯泡。 使用激光光源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省去很多昂贵的光学组件,从而节约成本。而且激光光源很小,可以使用小尺寸的成像部件,这样可以让光路更短,这就意味着激光电视的厚度可以做得更薄。 另外激光光源功耗仅是传统电视的1/3,且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对环境有威胁的重金属材料,属环境友好型光源,非常环保节能。 |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
1、用简洁的语言给“激光电视”下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运用这种(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判断以下说法哪项是没有错误的。( ) A、激光电视与之前的传统电视相比,它的光源的色饱和度更高,因此可以使图像更清晰。 B、激光电视使用了固态激光光源,这种光源的寿命在100%亮度下最高可以达到3万小时。 C、之所以激光可以保持很高的色彩纯度,是因为激光光束可以保持直径大小的一致性,也就使得在成像的时候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事物本来的颜色。 D、使用激光光源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省去很多光学组件,从而节约成本。而且激光光源很小,可以使用小尺寸的成像部件,这样可以让光路更短。 4、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说说你的阅读发现。 【相关链接】 材料一:随着2008年三菱正式在美国市场推出65英寸、73英寸激光电视,这标志着全球消费电子企业在第四代电视显示技术——激光显示的争夺战已经全面开打。 跨国彩电企业早已经在扮演激光显示技术推广者的角色。2005年,索尼斥资在爱知世博会上建起一个有500平方米巨幕的巨大激光影院,2006年三菱推出40英寸激光电视样机,2007年索尼再次高调推出60英寸激光电视样机,2007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索尼和三菱分别展出了55 英寸、40 英寸的激光电视样机。目前,国际上有德国LDT公司、日本索尼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松下、日立、东芝、爱普生、韩国三星公司等企业也都传出积极研究激光电视、激光投影产品的消息。 材料二:我国激光电视总体水平与国际同步,在某些关键技术(如色域覆盖率等)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全球1000多项激光显示技术中,中视中科就占了112项,排在全球的第二位,还拥有多项的核心技术。在国内,除了中视中科、沈阳新松机器人等公司外,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企业,也都已经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2005年,长春光机所完成了“激光彩色投影电视”演示样机的研制,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国际激光电视先进行列。 北京中视中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强指出,不像液晶电视,面板的生产技术完全被日韩所垄断,我国在激光电视技术上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成为继日本三菱、松下之后又一个推出激光电视的国家。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语文初一(下) 题型:04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这句意味隽永的佳句,曾引起多少人的遐想啊!
“明月几时有”呢?几乎人人会答:每月十五(农历)月儿圆。可是,这个答案既对,又不对。今天,站在地球上观察,作出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可如果从天文学的角度作客观考察,或上溯亿万年,或下推亿万年,这个答案却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还得从“明月几时有”说起。
“月有阴晴圆缺”道理何在?这是由于月亮是绕着地球旋转的,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当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的时候,对着地球的一面照不到太阳,因而我们看不见它。当它沿着轨道继续转动,我们就可以渐次看到娥眉月、半弦月、弯弓月了。当它正好转到和太阳相对一面的时候,一轮白玉盘似的皎月,就会高悬夜空。可见,“明月几时有”取决于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
今天,月亮绕地球一周需用29.52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它,也就是经过一圆一缺这样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明月十五有”是对的。然而,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呢?
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表明:四亿年前,月亮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现今三倍,这就是说,当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9天,也就是说,那时候一个月不是30天、29天,而是9天,“明月”不是“十五有”而是“□有”。有关资料还告诉我们:七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是逐渐变长的。可以预料,再过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每个月将会变成40天、50天,明月也会变成“二十有”或“二十五有”了。
这似乎是奇谈怪论,其实这并不奇怪,这就是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道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速度本身也在“运动”着。所以说,“明月几时有”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将来还是这样。任何想把这个答案固定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1.请用快速阅读法浏览这篇说明文,然后用一句话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不得超过3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来看,本文的写作顺序应是(2分)
[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文中第三、五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多项选择)(2分)
[ ]
A.分类别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下定义 E.举例子 F.打比方
4.第五段方框处应填的词语是(2分)
[ ]
5.与最后一段中“这个答案历来不是固定的”中的“历来”一词对应的表时间的词语有(多项选择)(2分)
[ ]
6.第五段说明了三个不同时期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情况,这三个时期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3分)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 7.(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2分) 8.(2分)司马光 《资治通鉴》(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文言文 【结束】 8【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学年甘肃省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3.. 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外交政策是“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其中“结好孙权”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4..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 主编的《 》一书。(2分) 【答案】 5.(3分)A 6.(5分)(1)可是(我)智短谋浅,因此失败,直到今天这个地步。(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猖蹶”1分。) (2)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殆”1分。) 7.(4分)孙权的政权,已历三世,政权巩固;(2分)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形险要(地理条件优越),人才众多(人心归附)。(2分) 8.(2分)司马光 《资治通鉴》(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略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一般 【标题】20102011学年甘肃省瓜州二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关键字标签】文言文 【结束】 8【题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课标读想用八年级语文(下)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
A.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
A.“这种人”是指前文表述的“不少的人”。
B.“其实不是”、“至少不能算”、“纯粹”等词语的运用,使表达更严密。
C.前文列举了“不少的人”的四种表现,从而得出了这个结论。
D.严肃批评了“不少的人”,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
3.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4.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好。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5.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________________鲜明对照。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
6.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一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