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写出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A、错误
B、正确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九年级上期末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议论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做人要知足知不足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

做人首先要知足。所以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知足常乐为大家所尊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词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不安分守纪的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也要分场合。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除了场合之外,知足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什么叫度?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适当的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做人还要知不足。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之处。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过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一枝笔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有什么出息呢?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本文的总论点是:

分论点是: (2)

2.请综合文章内容说说知足知不足的含义。(2)

3.文章第段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知足的?(2)

4.文章第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

5.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学习、做事、做人等某一方面,谈谈你对知不足的看法。(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多)
C.陶后有闻(少)
D.乎众矣(适宜)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回答问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江苏省泰州姜堰四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议论文《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完成题目。(10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小题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小题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结合文意,正确理解“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议论文《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完成题目。(10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3.结合文意,正确理解“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议论文《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完成题目。(10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小题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小题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结合文意,正确理解“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问题。
不要把别人的赞许当成一种需要
【美】戴埃
  ①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你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之必需,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赞许是十分令人惬意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②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沮丧。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
  ③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就够糟糕的了,然而如果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这就更糟糕了。如果是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④人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我曾接待过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奥齐起初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我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直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以自己的立场。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奥齐在讲述他通常如何与人打交道时举出的,他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⑤寻求赞许一旦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⑥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的危险陷阱。
1.给下面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出①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⑤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段用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论证了③段中的哪句话?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赞许,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哪些不利影响?通读全文后,你认为对待别人赞许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议论文《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完成第15-17题。(10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15.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16.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17.结合文意,正确理解“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的含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题。
论青年与老年
[英]培根
  ①一个年岁甚轻的人也可以是富于经验的人,假如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然而这毕竟是罕有的事。
  ②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性和正确性上是有显著差别的。
  ③青年的特点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发明力。然而,热情炽烈而情绪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凯撒和塞普提摩斯就是例证。曾有人评论后者说:他曾度过一个荒谬的——甚至是疯狂的青春,然而他毕竟成为罗马皇帝中极能干的一位。具有沉稳洼格的人则在青春时代就可成大器,奥古斯都大帝等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老年人来说,富于热情和活力也是难能可贵的。     
  ④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持重。老年人的经验,引导他们熟悉旧事物,却蒙蔽他们无视新情况。青年人易有所发现,但行事轻率却可能毁坏大局。     
  ⑤青年的性格如同一匹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量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更大的祸患。老年人正相反。他们常常满足于困守已成之局,思考多于行动,议论多于果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愿事前不冒险。     
  ⑥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从现在的角度说,他们的所长可以互补他们各自的所短。从发展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人身上学到他们不具有的优点。而从社会的角度说,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使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年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1、第①段,“假如他不曾虚度生活的话”是一个插入性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写出青年的长处与不足。(至少各写出三点)
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后,请据此推论,塞普提摩斯能够成长为一位极能干的罗马皇帝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青年人和老年人各自的优缺点,作者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河北省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父亲的手
[美]加尔文·渥星顿
  ①父亲的手粗壮、有力,能毫不费力地修剪果树,也能把一匹不驯服的骡子稳稳地套进挽具,他这双手还能灵巧、精确地画一个正方形。使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这双手抓着我的肩膀,我就感到一股特殊的温暖。这双手几乎能干一切活儿。然而,只在一件事上,这双手令人失望了:它永远没学会写字。
  ②父亲六岁时,开始在小学一年级读书。那时,课上答错一道题,手掌上就要挨十下打。不知什么原因,父亲那淡黄色头发下面的脑袋怎么也装不进课上讲的数字或要背的课文。在学校才呆了几个月,我爷爷就领他回家了,让他留在农场干成年男人干的农活儿。
  ③若干年后,一天夜里,他以为没人看见,就拿出他儿子小学二年级的课本,准备下工夫学些单词。但是,不一会儿,父亲就不得不放弃了。他趴在书上痛哭道:“耶稣——耶稣,我甚至连毛孩子的课本都读不了!”打那以后,无论人们怎么劝他学习,都不能使他坐在笔和纸面前了。
  ④父亲当过农场主、修路工和工厂工人。干活时,他那双手从未使他失望过。他脑子好使,有一股要干好活的超人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一家造船厂当管道安装工,安装巨型军舰里复杂、重要的零件。由于他工作劲头大、效率高,他的上司打算提拔他。然而,由于他未能通过合格考试而落选了。他脑子里可以想象出通到船的关键部位的条条管道;同时,他手指可以在蓝图上找出一条条线路;他能清楚地回忆出管道上的每一个拐角、转弯。,然而,他却什么都读不懂、写不出。
  ⑤一次,母亲去看我姨妈,父亲到食品店买水果。晚饭后,他说:“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水果。”我听到他在厨房里撬铁皮罐头的声音。然后,厨房里一片寂静。我走到门口,看见他手拿着空罐头,嘴里咕哝道:“这上面的画太像梨子了!”他走出门,坐在屋外的台阶上,默不作声。我进屋看到罐头上写着“大白土豆罐头”。但是那上面画的的确像梨,难怪父亲把它当梨买来了。
  ⑥几年后,妈妈去世了。我劝父亲来和我们一起住,他不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因为轻微的心脏病,他常常住医院。老格林医生每星期都来看他,给他进行治疗。医生给他开了一瓶硝酸甘油片,万一他心脏病发作,让他把药片放在舌头底部。
  ⑦三个星期后,他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了。
  ⑧我只身一人回来参加葬礼。老格林医生说他很难过。实际上,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他刚给父亲开了一瓶硝酸甘油片。然而,他在父亲身上却没找到这个药瓶。他觉得,如果父亲用了这药,大概还能等到急救医生的到来。
  ⑨在小教堂举行葬礼的前一小时,我不由自主地来到父亲的花园门口。一个邻居就是在这儿发现的他。我感到十分悲痛,蹲下身,看着父亲生前劳动过的地方。我的手漫无目的地挖着泥土时,碰到一块砖头。我把砖头翻出来,扔到一边。这时,跳入我眼帘的是一只被扭歪、砸坏、摔进松土里的塑料药瓶
  ⑩我手里拿着这瓶硝酸甘油片,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情景:父亲拼命想拧开这个瓶盖儿,但拧不开;他在绝望中,企图用砖头砸开这个塑料瓶。我感到极端痛苦,知道父亲至死也没能拧开这个药瓶。因为药瓶盖上写着:“防止小孩拧开——按下去,左拧,拔。”目不识丁的父亲看不懂这一切。
  尽管我知道这样做是完全不理智的,但我还是进城买了一支金笔和一本皮革包的袖珍字典。在向父亲遗体告别时,我把这两件东西放在他手里,这双曾经温暖、灵巧、能干,但永远没学会写字的手。
1.纵观全文,作者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父亲“没学会写字”是“令人失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作者说父亲的手是“令人失望”的,而第④段中又说父亲的手“从未使他失望过”,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的三处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我”的“不理智”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课外练习(开明版)初一(二册) 题型:056

写作指导

  一、写作要求

  本单元是记叙文,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能记叙某项活动,有一定的场面描写,并适当运用细节描写。

  二、例文评析

难忘的课堂提问

  班主任老师上语文课,却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使我终身难忘。那是去年刚开学不几天的事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下午第一节课,正是我们发困犯迷糊的时候,再加上酷热,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趴在桌子上。语文课总是被挤到这一节。上课了,老师走进来,我们无精打采地起立,坐下,老师看到这些,略一思考,便神秘地对我们说:“今天,我问大家一个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同学们一听是数学问题,一个个都瞪起了眼睛。老师慢条斯理地说:“‘5’表示着几个‘1’?”她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5”,同学们都笑了:“有啥好问的?”有几个同学高声嚷道:“5个1。”老师听了,不动声色地叫起数学科代表,让她回答。科代表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好像是5个1。”老师摇摇头。同学们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议论开了。真不知道老师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老师又叫了几个同学,答案相同。(这里的场面描写,主次分明,点面结合。)

  老师启发我们:“如果大家上小学一年级,答‘包含着5个1’很正确。现在大家读初一了,再这样回答,我认为不能算对了。”老师的话如一颗石子激活了平静的水面,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

  老师接着又问我们:“5这个数的指数是几?”大家答:“1。”“系数呢?”“1。”“分母呢?”“1。”“老师说:“5最少也表示‘8’个‘1’,对不对?”大家理屈词穷,只好承认。教室里安静下来了。(加粗词语,摹写出课堂由沉闷变活跃的过程,准确传神地勾画了老师教学的一点细节。)

  老师又说:“我今天在数学老师那儿看了一下同学们的数学作业,有些同学在运算中常出现错误,有些错误就出现在系数、指数和分母上,这可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呀!下面我们言归正传,开始讲语文课。”

  老师这一提问,我们的困意早就消失了,语文课上得非常顺利。

  老师的这次提问和解释不知在科学上是否合理,但对我说来,却对“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运算中,都再没出现过类似的错误。

  从这次课起,不知是老师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还是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好的方法,或者两者兼有吧,我也说不准。一年多来,我发现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那次提问使我终生难忘。(再次点题、突出中心。)

  简评:文章选材很有特点,从学生司空见惯的一堂下午课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材料:语文老师讲数学,引人入胜。场面描写条理清晰,主次也很分明。不足之处:结尾的议论“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似与语文课的宗旨不符,如果从老师启发我们应该全面、多角度地看问题,再谈这次提问对开发智力、启迪思维的作用,是否更好一些呢?

  三、写作练习

  1.在假期里

  2.热闹的联欢

要求:

  通过记一次活动,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要通过场面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心情,最好能穿插一两处细节描写。

  字数:600~80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