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救出朱赫来后,因贵族的儿子尼古拉的告密而被白匪关押了起来。
B.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少年时读过的一本孝子教科书《二十四孝图》,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效仿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卧冰求鲤”。
C.《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D.《鲁滨逊漂流记》中,一次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⑵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他不坏,可以这么说——他不过是淘气罢了,有点浮躁,冒冒失失的,他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孩子。他可没有一点坏心眼,我从来还没见过像他那么心地善良的孩子。嘿……”她开始哭了起来。
小题1:语段中那个淘气、浮躁、冒失的毛头孩子是          。(1分)
小题2:《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县花已垂首含苞了。
       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久闻县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且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犹如一张昂首的险,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
      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                                                                         ;
      作者“惊喜”是因为:                                                                              。
2、作者说,“它的事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请根据文意谈谈这句话的含意。
                                                                                                                                                            
3、这篇散文中,①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②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①                                                                                                                                                
      ②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短暂漆黑的夜里,昙花的笑容难以为继,风骨神韵也随之隐匿起来,因此作者物伤其类,伤心垂泪。
      B、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C、作者以花喻人:花开时,如幻梦;只有梦醒花凋,人才会懂得生命真正的意义。 
      D、本文语言平实,不事雕琢;笔调低沉徐缓,感情藏而不露;反映着作者淡泊的心志。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通过对昙花形象与性格的描写,艺术地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通用奥林匹克ABC卷及解析(初二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些,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悉簌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①我喜欢眼前飞奔着的上海的雪花。②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PGN0033B.TXT/PGN>的美丽。③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上卷起来的。④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⑤它默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⑥它所带来的是阴沉的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⑦它没有气息;但当她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的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沉浓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⑧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实地描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现在,美丽的雪花飞舞了。我喜欢,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我的喜欢有如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但是,和老年的福建人一样,我回想着过去下雪时候的生活,现在的喜悦就像这钻进窗隙落到我桌上的雪花似的,渐渐融化,而且立刻消失了。

1.给加粗的词选择义项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

(1)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2)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实地描绘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PGN0034A.TXT/PGN>

A.着①
就②
B.着②
就③
C.着②
就④
D.着③
就⑤

2.结合选段内容分析,对第二段画线的两句话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见过江浙一带的大雪,福建难得下雪,那山顶的积雪并不希奇,故而感到没有兴味。

B.江浙一带的雪能跳跃,会发出美妙的声响,在福建只能见到山顶的积雪,死气沉沉,因此不觉得福建下过雪。

C.福建极少下雪,极少见到江浙一带大雪纷飞的壮丽景象,在福建久住,作者感到没有意味,没有兴致。

D.福建随雨而下的零星雪花,没有洁白亮丽的色彩,缺少飞舞跳跃的姿态和悉簌的声音,</PGN0034B.TXT/PGN>作者认为不像下雪,觉得兴味索然。

3.第三段第①句所照应的前面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

4.按记叙的顺序分析,在整个选段中第二段属于哪种顺序?从全部选段分析,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句子是第三段的第③句,请加以分析,完成句子下面的题目。

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上卷起来的。

(1)这个句子是否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句子突出了雪花的一个特点,请用一个双音节的形容词概括这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按照对第④句的分析的示例,分析第⑤⑥⑦句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雪花的特点。

示例:第④句把雪花比喻成活的生物,突出它的蓬勃的活力。

分析:

第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四段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浣溪沙(4分)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题1: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2分)
小题2: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是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
C.着一“独”字,点醒题旨,词中的“新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中所见、所忆、所感。
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_____________
  (1)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2)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的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有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的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随着微风轻轻拂动着,美到极致。 
  (3)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4)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 
  (5)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总要醒来数次给3岁的儿子盖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黑夜里的我,心花怒放。 
  (6)有一天午餐时候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身难以忘怀。 
  (7)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8)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一股暖流流遍我们的全身,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桠,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9)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1.在本文中,感动作者的三件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加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内容选择一句加以赏析。
A、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B、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     
我选_____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你觉得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 。    
A、感动无处不在                  
B、感受幸福    
C、我的感动                      
D、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5.你读了本文,定能引发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相似感受,或者引发你相似的想象,请选择一个例子叙写出来。(要求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完成后面问题。(17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都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由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待责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A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B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卷,2014.3)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4分)
【小题2】第②段加框处的“这一点”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小题3】文章结尾处A、B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5分)
【小题4】通读全文,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完成后面问题。(17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人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都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由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待责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A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B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卷,2014.3)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4分)
小题2:第②段加框处的“这一点”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小题3:文章结尾处A、B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5分)
小题4:通读全文,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篇短小的令词,既有伤春惜时之意,又有思友抒怀之情,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下阙___________。

  (2)词中被人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怀念旧时友人的词。词中“夕阳”“花”“燕”都可以理解为虚指往日岁月和昔时友人,是熟悉的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B.“花落去”既指芳春匆匆归去,又指惋惜美好生活的消逝。其实,人生的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不也如同花开花落。

  C.着一“独” 字,点醒题旨,词中的“听词、饮酒、天气、亭台、夕阳、落花、归燕”无一不是“独徘徊” 中所见、所忆、所感。

  D.全词用语香艳,用词雕琢,词句清新婉转,语言工整精巧,笔姿摇曳,情韵动人。

  (4)你从这首词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前年元宵节前夕,我应长白山林场友人之邀,曾到雪国一游。一日下午,我和友人在莽莽的安睡的一片杉林里漫游。蓦地,有几点蓝色的彩光在雪地里闪动,一下跃入我的眼帘,燃亮了我的双瞳。我趋前蹲下细瞧,竟是几朵蓝色的小花。这蓝色的小生命,由纤纤的细茎挑着,那吹弹得破的花萼,显得那样稚嫩和孱弱。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里的银杏树,崂山雪地里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咏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告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憧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2002年8月号,有删改)
【小题1】.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2分)
【小题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2分)
【小题3】.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4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蟪蛄”生命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只它们的精神。
D.本文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大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