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句子中的加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A、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B、逶迤:直铺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欢悦。
B、快乐。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04全国中考试题集锦中考必备 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对我说

何为

  李致远先生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

  一九三五年,火一样酷热的汉口之夏。我在长江边上那个繁华的城市里,读完了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考试结束,学校特地为应届毕业生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欢送会。

  欢送会设在校舍底层的一间乒乓室里。室内屋顶低矮,如同地下室,整个屋子就显得更长。从图书室临时搬来的几张长桌排成一字形。桌上整整齐齐摆满了糕点瓜子和汽水之类。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极了。这一天,全班四十四个同学之间都谦让有礼,连说话的声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对所有被欢送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谁都珍惜这临别依依的茶话会。

  我们的级任老师李致远先生不知什么时候进入屋内的,因为我们听见熟悉的咳嗽声。他大概三十岁左右,看起来倒像年近四十。有的同学说他当了那么多年小学教员,天天站在黑板前,吸了太多的粉笔灰,因此得了肺痨。这种病在那个年代是不治之症。他脸色阴郁,戴着一副老式玳瑁边深度近视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那两只眼睛总是神经质地睁得大大的,好像随时随地要拍案而起大声疾呼的样子。只是在几声咳嗽过后,眼睛里那一缕升腾的火焰似乎又熄灭下去了。

  我是从另一个大城市转学到那个学校的,而且也只读了半年就毕业了。担任国文课的李先生也就是级任老师。说实话,我当小学生时的作文成绩一直是很差劲的。有一回还得到某老师触目的红笔批语:“文不对题”!颇有大喝一声以示训诫之意。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文学的爱好,开始我随同可爱的木偶匹诺曹经历了种种奇遇,旋即又钻进《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迷人的世界里。到了李先生的课堂上,我不胜奇怪,从第一堂作文课直到期终的毕业考试,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我的作文忽然都变得优秀起来,几乎每一篇都名列第一。有几次,李先生还在课堂上当众朗读我的作文,时或即席讲述一番,详细分析为什么要加以赞扬的原因,这时他那瘦削的脸上就泛起兴奋的红光。倘有用辞不当之处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过的作文,即使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在他深度的近视眼下也决不会放过,他于是稍稍停顿片刻,向我投来逼人的眼光。那闪闪发光的视线里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热烈的期望。他无声的话比说出来的要多得多,末了总是一阵呛咳,朗读也到此中止了。这实在使我又感动又难过。

  在李先生的教诲和鼓舞下,就这样结束了我的小学时代。现在一转眼就要离别了,半年来课堂上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一阵掌声,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

  简单的欢送仪式举行过后,在铺着洁白台布的一字形长桌尽头,李先生侧身站在桌旁。还没有开口,他用手帕掩着嘴咳了一会儿,随后以他锐利的眼光扫视全场。我想,只有一颗真正火热的心,才能隔着厚厚的镜片闪射那样炽热的光芒。

  “哦,毕业了。”李先生说了几句贺词,停停,他又讲下去,几乎变成愤激的大声呐喊:“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你们往后走哪条路,由你们选择,可是千万别重蹈覆辙,再踏上前人走过的那条自取灭亡的绝路!不!你们要去闯出一条崭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

  听起来声音有点古怪。这临别赠言有若沉闷黑夜里爆出一声惊雷,全场的同学无不为之愕然。李先生过于激动,慢慢坐下来,呛咳着。我近旁一个女同学埋下头去,一缕长发云彩般披落在肩头。她闭上眼睛,泪珠滚落在她苍白的脸上。

  我即将离开那个城市。出发远行以前,同那个女同学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先生。他目光炯炯,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说以后要多给他去信。沉默半晌,他忽然从杂乱无章的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墨绿色封面的书,认真地写上给某某同学留念的字样。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本美丽的书,一九三一年间陈梦家编选的一本诗选,其中包括闻一多几首著名的诗作。

  那一年秋天风雨如晦,我又回到上海读初中。过了不久,听说李致远先生的病终于不治,溘然长辞,身后萧条,只留下一堆不值几块大洋的文学书刊而已。他是旧时代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员,在他平凡的岗位上,耗尽了他全部的光和热。我引以为憾的是没有照他的嘱咐,给他写过一次信;可是在那个多雪的冬天里,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发表时用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题目:《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1)旋(  ) (2)教(  )

(3)热(  ) (4)半(  )

2.第三段中,毕业欢送会上,低矮的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全班同学谦让有礼,说话声音低低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欢送会上李先生的临别赠言有着一声惊雷,振聋发聩。在第四段中有一句与之相呼应的描写,将这句话完整准确地抄写在下面,书写力求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李致远先生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仔细阅读第五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九段李先生引用的鲁迅先生的话出自鲁迅的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他(她)的主要特点。

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为什么“我”的那篇“有纪念意义”的文章题目为《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语言自然,行文流畅。其中一些四字词语准确凝练,极富表现力。根据所给解释,从文中选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内。

(1)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    )

(2)比喻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

(3)常用来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    )

(4)突然和人世永别。             (    )

8.文中涉及到我国三部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你最爱读的是哪一部?结合这部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谈一谈你喜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写于1979年,李致远先生四十四年前的教诲和鼓舞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文章内容从作者角度拟一段抒发对李先生的感激之情的语句,语言力求简洁流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黄冈难点课课练七年级语文上册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京剧

  ①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②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③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④《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________,情绪高涨。

  ⑤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  ]

A.cu2n  B.chu2n  C.z1n

(2)

[  ]

A.qi4o  B.qi3o  C.qi2o

(3)

[  ]

A.zh^u  B.z^u  C.zh#u

(4)

[  ]

A.w5i  B.m8i  C.gu@

(5)

[  ]

A.ji6  B.ju6  C.xi6

2.解释下列词语。

(1)骤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神入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鹤发童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轻歌曼舞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

B.燕语莺声  应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C.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D.轻歌曼舞  应接不暇  瞠目结舌  不由自主

4.指出④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用横线标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句子。

6.按照原文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乐曲声(  )  武打(  )  舞蹈(  )

唱腔(  )   亮相(  )

7.“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8.作者怎样描写观众观看京剧表演时的表现?这些描写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分析。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解释加横线的词。
     不错意也__________________
     轻寡人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
     请广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
     A.以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认为安陵君是年长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当作忠厚的人,这是不打他主意的缘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

     A.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我的国土。
     B.现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给安陵君扩大领土。
     C.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请求安陵君扩大影响。
     D.现在我认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请求扩大安陵君的领土。
3.下列句子里加横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
                                                                                        
     ②岂直五百里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
                                                                                        
4.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5.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 
7.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5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____,不逾矩。” (《为政》)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⑦子夏曰:“博学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孙权劝学
初,权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把选文中第②则的内容填写完整。(2分)
【小题2】解释文中画线的字。(4分)
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择善者而从之    ②乐亦在中矣
③结友别      ④温故知新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小题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__年天气__亭台。夕阳西下几时__

无可奈何花____,似曾相识燕____。小园____径独徘徊。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在《浣溪沙》一词的横线上,填上原字。

2)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浣溪沙》这首词的名句,并选择对它理解正确的一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一项是

[  ]

A.花开花落、春光消逝都是人们无法挽回的自然规律,只得“无可奈何”。

B.花落燕归都是眼前实景,它与“夕阳西下”的归光联系在一起,引发了词人惜春的叹惋。

C.花落去、燕归来虽说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只因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组合在一起,才有了深刻的内涵,富有哲理。

D.“无可奈何”是对要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感喟,“似曾相识”是写对过去已消逝的美好事物的重现,这是美好的希望。

3)概括上、下阕的主要意思。

①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阵子》词前小序说这是寄给友人陈亮的一首壮词,这是一首怎样的壮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

[  ]

A.赋税

B.交给,给予

C.文体的一种

D.写作

②梦吹角连营

[  ]

A.转,掉转

B.曲折,环绕,旋转

C.醒

D.答复,报答

③五十弦塞外声

[  ]

A.演奏

B.改变

C.上下内外移位

D.翻译

④马作的卢飞快

[  ]

A.起,兴起

B.写作

C.像……一样

D.劳作,制造

6)《破阵子》这首词里用了两个典故,写了两个比喻句,请你分别写在下面。

①两个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两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这首词不同寻常:以尾句5个字否定了前面957个字,使情感的抒发陡然从峰巅跌入谷底。你怎样理解这一奇特情况?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浣溪沙》作比较,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捕蛇者说

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选择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而乡邻之生日蹙(窘迫)B. 谨食之,时而献焉(吃)

C.曩与吾祖居者(从前)   D. 蒋氏大戚(悲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得而腊之为饵

B.号呼转徙,饥渴而顿踣

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不知不愠

C.又安敢

D.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之乎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C.本文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