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
A.闻:隔篁竹,闻水声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A.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心乐之(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以其境过清( ) (4)不可久居( )
2.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科期末检测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心乐之(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以其境过清( ) (4)不可久居( )
【小题2】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科期末检测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心乐之(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以其境过清( ) (4)不可久居( )
2.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①(纵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
18.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19.选出下列各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B、参差披拂 参差不齐
C、全石以为底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D、乃记之而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点,写出了自己 的感受。(2分)
21.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 (2分)
22.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B)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①;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9.用“/”给下列句子画出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心乐之 斗折蛇行
不甚了然 至寒至腴
11.下列加点字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相与步于中庭 B.怡然不动
独于碧不甚了然 欣然起行
C. 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D. 全石以为底
乃记之而去 卷石底以出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在语段(A)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1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A):
语段(B):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二下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久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
C.水尤清冽/ 林壑尤美 | D.皆若空游无所依/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
A.开头寻找小石潭的过程,为下文写小石潭幽寂的环境、清澈的潭水等内容埋下伏笔。 |
B.作者的情绪先是快乐后是黯然伤神,表面是由于环境过于凄清,实际上是因为自己仕途失意,遭遇不公正待遇。 |
C.文中采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潭水的清澈:“水尤清冽是直接描写;还通过听水声的美妙感受、全石的水底和游鱼的动静情形侧面表现。 |
D.本文观察入微,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设喻,如“犬牙差互”传神地描写了溪流形状。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广东江门福泉奥林匹克学校初二下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可久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C.水尤清冽/ 林壑尤美 D.皆若空游无所依/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2.本文先乐后悲,一开始,因听见口口口口的水声而愉悦,接着因看到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游鱼而欣喜,但口口口口的小潭环境触发了作者心中的悲伤。(根据原文填空)(3分)
3.翻译句子。(3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下面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寻找小石潭的过程,为下文写小石潭幽寂的环境、清澈的潭水等内容埋下伏笔。
B.作者的情绪先是快乐后是黯然伤神,表面是由于环境过于凄清,实际上是因为自己仕途失意,遭遇不公正待遇。
C.文中采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潭水的清澈:“水尤清冽是直接描写;还通过听水声的美妙感受、全石的水底和游鱼的动静情形侧面表现。
D.本文观察入微,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设喻,如“犬牙差互”传神地描写了溪流形状。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不可久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
C.水尤清冽/ 林壑尤美 | D.皆若空游无所依/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
A.开头寻找小石潭的过程,为下文写小石潭幽寂的环境、清澈的潭水等内容埋下伏笔。 |
B.作者的情绪先是快乐后是黯然伤神,表面是由于环境过于凄清,实际上是因为自己仕途失意,遭遇不公正待遇。 |
C.文中采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潭水的清澈:“水尤清冽是直接描写;还通过听水声的美妙感受、全石的水底和游鱼的动静情形侧面表现。 |
D.本文观察入微,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设喻,如“犬牙差互”传神地描写了溪流形状。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