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结合句意解释加横线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A、(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B、形容人比较丑陋。
(2)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朱自清《春》)

A、依托
B、衬托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行使拒绝权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古人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个“不为”,就是拒绝。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纵观我们的一生,选择拒绝的机会,实在比选择赞成的机会,要多得多。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要用惟一的生命成就一种事业,就需在千百条道路中寻觅仅有的花径。我们确定了“一”,就拒绝了九百九十九。拒绝如影随形,是我们一生不可拒绝的密友。  
       我们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拒绝之中,它出现的频率,远较我们想象得频繁。你穿起红色的衣服,就是拒绝了红色以外所有的衣服。  
        你今天上午选择了读书,就是拒绝了唱歌跳舞,拒绝了参观旅游,拒绝了与朋友的聊天,拒绝了和对手的谈判……拒绝了支配这段时间的其他种种可能。  
       你的午餐是馒头和炒菜,你的胃就等于庄严宣布同米饭、饺子、馅饼和各式各样的煲汤绝缘。无论你怎样逼迫它也是枉然,因为它容积有限。  
       你选择了律师这个职业,毫无疑问就等于拒绝了建筑师的头衔。也许一个世纪以前,同一块土地还可套种,精力过人的智慧者还可多方向出击,游刃有余。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任何一行都需从业者的全力以赴,除非你天分极高,否则兼做的最大可能性,是在两条战线功败垂成。你认定了一个男人或是一个女人为终身伴侣,就斩钉截铁地拒绝了这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男人或女人,也许他们更坚毅更美丽,但拒绝就是取消,拒绝就是否决,拒绝使你一劳永逸,拒绝让你义无反顾,拒绝在给予你自由的同时,取缔了你更多的自由。拒绝是一条单航道,你开启了闸门,江河就奔涌而去,无法回头。  
       拒绝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在拒绝中成长和奋进。如果你不会拒绝,你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拒绝的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选择。  
      拒绝的时候,我们往往显得过于匆忙。  
      我们在有可能从容拒绝的日子里,胆怯而迟疑地挥霍了光阴。我们推迟拒绝,我们惧怕拒绝。我们把拒绝比作困境中的背水一战,只要有一分可能,就鸵鸟式地缩进沙砾。殊不知当我们选择拒绝的时候,更应该冷静和周全,更应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利弊与后果。拒绝应该是慎重思虑之后一枚成熟的浆果,而不是强行捋下的酸葡萄。  
       拒绝的本质是一种丧失,它与温柔热烈的赞同相比,折射出冷峻的付出与掷地有声的清脆,更需要果决的判断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你拒绝了金钱,就将毕生扼守清贫。  
       你拒绝了享乐,就将布衣素食天涯苦旅。  
       你拒绝了父母,就可能成为飘零的小舟,孤悬海外。  
       你拒绝了师长,就可能被逐出师门,自生自灭。  
       你拒绝了一个强有力的男人的帮助,他可能反目为仇,在你的征程上布下道道激流险滩。  
       你拒绝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人的青睐,她可能笑里藏刀,在你意想不到的瞬间刺得你遍体鳞伤。  你拒绝上司,也许象征着与一个如花似锦的前程分道扬镳。  
       你拒绝了机遇,它永不再回头光顾你一眼,留下终身的遗憾任你咀嚼。 
    ……   
       拒绝不像选择那样令人心情舒畅,它森严的外衣里裹着我们始料不及的风刀霜剑。像一种后劲很大的烈酒,在漫长的夜晚,使我们头痛目眩。  
       于是我们本能地惧怕拒绝。我们在无数应该说“不”的场合沉默,我们在理应拒绝的时刻延宕不决。我们推迟拒绝的那一刻,梦想拒绝的冰冷体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缩小以至消失。  
       可惜这只是我们善良的愿望,真实的情境往往适得其反。我们之所以拒绝,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拒绝。  
       不拒绝,那本该被拒绝的事物,就像菜花状的癌肿,蓬蓬勃勃地生长着,浸润着,侵袭我们的生命,一天比一天更加难以救治。  
       拒绝是苦,然而那是一时之苦,阵痛之后便是安宁。  
       不拒绝是忍,心字上面一把刀。忍是有限度的,到了忍无可忍的那一刻,贻误的是时间,收获的是更大的痛苦与麻烦。  
       拒绝是对一个人胆魄和心智的考验。  
       因为拒绝,我们将伤害一些人。这就像春风必将吹尽落红一样,有时是一种进行中的必然。如果我们始终不拒绝,我们就不会伤害别人,但是我们伤害了一个跟自己更亲密的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拒绝的味道,并不可口。当我们鼓起勇气拒绝以后,忧郁的惆怅伴随着我们,一种灵魂被挤压的感觉,久久挥之不去。  
       因为惧怕这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我们有意无意地减少了拒绝。  
       在人生所有的决定里,拒绝是属于破坏而难以弥补的粉碎性行为。这一特质决定了我们在作出拒绝的时候,需要格外的镇定与慎重。  
       然而拒绝一旦作出,就像打破了的牛奶杯,再不会复原。它凝固在我们的脚步里,无论正确与否,都不必原地长久停留。  
       拒绝是没有过错的,该负责任的是我们在拒绝前作出的判断。  
       不必害怕拒绝,我们只需更周密的决断。  
       拒绝是一种删繁就简,拒绝是一种举重若轻。拒绝是一种大智若愚,拒绝是一种水落石出。  
       当利益像万花筒一般使你眼花缭乱之时,你会在混沌之中模糊了视线。尝试一下拒绝吧。  
       你依次拒绝那些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和事,自己的真爱就像退潮时的礁岩,嶙峋地凸现出来,等待你的攀援。  
       当你抱怨时间像被无数餐刀分割的蛋糕,再也找不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朵奶油花时,尝试一下拒绝。  你把所有可做可不做的事拒绝掉,时间就像湿毛巾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拧出来了。  
       当你发现生活中蕴涵着太多的苦恼,已经迫近一个人能够忍受的极限,情绪面临崩溃的边缘时,尝试一下拒绝吧。  
       你也许会发现,你以前不敢拒绝,是为了怕增添烦恼。但是恰恰相反,拒绝像一柄巨大的梳子,快速地理顺了杂乱无章的日子,使天空恢复明朗。  
       当你被陀螺般旋转的日子搅得耳鸣目眩,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时候,尝试一下拒绝吧。  
       你会惊讶地发觉自己从复杂的包装中清醒,唤起久已枯萎的童心,感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然之子。拒绝犹如断臂,带有旧情不再的痛楚。  
       拒绝犹如狂飚突进,孕育天马横空的独行。  
       拒绝有时是一首挽歌,回荡袅袅的哀伤。  
       拒绝更是破釜沉舟的勇气,一种直面淋漓鲜血惨淡人生的气概。  
       拒绝也不可太多啊。假如什么都拒绝,就从根本上拒绝了每个人只有一次的辉煌生命。智慧地勇敢地行使拒绝权。  
       这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这是我们意志之舟劈风斩浪的白帆。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并给划线字注音:
       如影随形:                                                         
       狂                                                                     
2、 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为什么说“拒绝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4、“拒绝的实质是一种否定性的选择”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拒绝的本质是一种丧失”,这句话会令你想起孟子的哪句名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仿照句式造句: 你拒绝了金钱,就将毕生扼守清贫。
      你拒绝了享乐,就将布衣素食天涯苦旅。
      你拒绝了                  ,就将                                         。
7、想想生活中有没有你因行使拒绝权而感受到的痛苦和快乐?把它写下来。
                                                                                                                                                           
                                                                                                                                                           
 
8、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举一例并说明它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八年级  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下诗,回答诗后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远荆门外

[  ]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

(2)山随平野

[  ]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

(3)仍故乡水

[  ]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3.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

(2)月下飞天镜

(3)云生结海楼

(4)怜故乡水:

4.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点击新版全程测试卷初二(上) 题型:048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B.念无与为乐(……的人)

C.何夜无月?处无竹柏?(什么,哪里,疑问代词)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罢了)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  )

②这句话包孕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

(  )

③由此句看出作者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失意者可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

(  )

④此句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  )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夜无月?(译:哪夜没有月光?)

B.盖竹柏影也。(译:原来是竹子、松柏和人的影子呀。)

C.念无与为乐者。(译:想念那个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

D.遂至承天寺。(译:立刻到了承天寺。)

4.为选文结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三语文同步讲解与测试 题型:048

阅读,回答问题。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②,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对词语“仗势倚情”“徇情枉法”加粗字的正确解释,依次应为:

[  ]

A.凭借 仗恃 曲从 使歪曲
B.依傍 顺从 宣示 徒然
C.依靠 偏倚 牺牲 冤屈
D.借助 依靠 依从 不合正道

2.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粗词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贾雨村办的三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恰当性格特征的序号写在每件事后的横线上。

A.阴险毒辣

B.老奸巨滑

C.阿谀奉承

①第一件事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事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件事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村便争忙修书二封”中的“急忙”一词揭示贾雨村

[  ]

A.办事认真,及时向上级禀告。
B.趋炎附势,急于领赏。
C.办事利落,说办就办。
D.办事巧妙,不负皇恩。

6.“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说明:

[  ]

A.冯家打赢了这场官司,为冯渊伸冤雪恨。

B.冯家打赢了这场官司,欲得些烧埋银子的目的达到了。

C.冯家得了烧埋银子也就此了案,说明世态炎凉。

D.冯家输了这场官司,凶手逍遥法外,但也只好作罢。

7.贾雨村充发门子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远远的充发了才罢”,句中“远远”一词说明

[  ]

A.贾雨村过河拆桥,心毒手狠。
B.门子有过错应该打发走。
C.重叠使用“远”字,加强语气。
D.门子在雨村面前过于精明。

9.这段文字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

A.行动和心理写

B.行动描写

C.心理描写

10.贾雨村形象的社会意义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4..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陕西卷)语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              (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4..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

      (2)尽忠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

      (3)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亲:亲人              (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之        爱:爱戴,拥戴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诸葛亮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重必释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我之死,有子存焉

C.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无怨者

  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不能通其意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陕西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ד)
(1)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2)尽忠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3)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亲:亲人(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之 爱:爱戴,拥戴(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诸葛亮为相国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服罪输情者重必释
   我之死,有子存焉
C.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昭陛下平明之理
D.刑政虽峻无怨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

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

(2)尽忠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

(3)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亲:亲人(  )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之  爱:爱戴,拥戴(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

诸葛亮为相国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

服罪输情者重必释

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昭陛下平明之理

D.

刑政虽峻无怨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