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疾病) B、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建立功绩,做出贡献) C、(太阳花)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不知满足) D、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并非没有益处)。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语文 北师大(新课标) 北师大版 题型:013
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疾病)
B.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建立功绩,做出贡献)
C.(太阳花)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不知满足)
D.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并非没有益处)。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人体天网”。 |
B.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
C.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
D.选文彩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第9小题2分,其它每小题3分)
永远的小女儿
刘墉
母亲节快到了,小敏“照例”要送妈妈一张贺卡。
小敏特别到店里,挑了一张国外进口的卡片。表面是锦缎的花朵,四周烫着金边,角上还系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唯一可惜的是,里面只印了一首英文小诗,所幸小敏的英文好,虽有两个字看不懂,查查字典也就了解。
“亲爱的妈妈!/你是我的怀抱、我的亲吻。/你是我的花园、我的港湾。/你是我幻想的实现者、梦想的催生者。/你更是/我心灵的家!”
小敏买回来,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这设计卡片的人,真是自己的知音:“他写出了我要说的话!”
小敏在上面用中文写上了“妈妈”,又在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早晨出门前,把卡片留在餐桌上。
“妈妈看到这么漂亮的卡片,一定会好高兴!”小敏心想:“这是我长到十八岁以来,送的最贵的一张了!”
果然,进门时,看到妈妈一张笑脸,从厨房探出来。
“你喜欢我送的卡片吗?好贵吔!”小敏得意地说。
“当然喜欢啦!”妈妈拿着一个盒子走出来:“我把这张卡片跟你以前送的摆在一块。”
妈妈打开盒子,把卡片一张张放在桌上。居然从小到大,小敏送的十几张卡片,妈妈全像宝贝一样藏着。
“看!这是你在幼稚园画的。还不会写字,由老师帮你写‘亲爱的妈妈’!”
“这一张会写妈妈了,歪歪扭扭的,大概是小学一年级吧!”
“这张写得就更好?,还会写‘妈妈我好爱你,你是我的大太阳’,多可爱啊!”妈妈笑得好开心。
又拿出一张。
“这张是小学六年级,画得精致,字也漂亮,里面的信更感人。”妈妈抬起头:“你知道吗?看这张卡片,我流了好多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今天,还是好感动!”
再拿出一张,已经是存钱买的,只是印刷不够好,卡片上的颜色都套不准。里面“母亲节快乐”几个字,也印得很粗拙。所幸,小敏另外写了一首短诗。
接下来的两张,印得已经比较好了,文字也设计得不错。配上小敏写的几句感谢的话,还蛮耐看的!
“至于去年这一张,是印得更美了。”妈妈叹口气:“只是大概因为你功课忙,没写什么字。也可能是人家设计的文字已经很好,所以只需要填个名字。”
终于打开今年的信封,抽出那张华丽的锦缎卡片,妈妈笑着翻过来、翻过去:“怪妈不懂英文,不知道上面的意思。你说给妈听听吧!”
“不!”小敏居然抢过卡片:“这张卡片不好!我要换一张。”说完就跑进自己房间。
小敏画了一张大大的母亲节卡。上面写着:
“亲爱的妈妈,看到以前我送您的卡片,才发觉自己长得愈大、读的书愈多、却也愈跟您疏远。我以为可以用物质、金钱表示我的爱。但是今天,我发觉自己错了。您真正在乎的,是我,您的女儿。让我做您永远的小女儿,像小学、像幼稚园时一样,那么真实、那么贴心、那么爱……”
当我们年龄渐长,愈来愈觉得钱之可贵,就可能用钱去衡量一切,甚至 。岂知在这世界上,没有钱之前,早 。当我们没有赚到钱之前,早 。
我们因爱而来到人世,有一天离开,带不走钱,只带得去满怀的爱。
9.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小敏对这次送给妈妈的贺卡最得意,因为这张贺卡最精美、最贵。
B.文章第一段“照例”一词,说明小敏每年母亲节都送妈妈贺卡,体现了她对妈妈的爱。
C.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品质。
D.标题“永远的小女儿”中的“小”字,可以用贺卡上“真实、贴心、爱”等词语解释。
10.请根据你的理解,在文章结尾部分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详写这个内容的作用。
12.阅读文中划线句,根据情景,请用第一人称描写小敏此时的心理活动。
13.读下面文句答题:
“至于去年这一张,是印得更美了。”妈妈叹口气:“只是大概因为你功课忙,没写什么字。也可能是人家设计的文字已经很好,所以只需要填个名字。”
妈妈为什么叹气?并写出你对此处文句的感受。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第9小题2分,其它每小题3分)
永远的小女儿
刘墉
母亲节快到了,小敏“照例”要送妈妈一张贺卡。
小敏特别到店里,挑了一张国外进口的卡片。表面是锦缎的花朵,四周烫着金边,角上还系了一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唯一可惜的是,里面只印了一首英文小诗,所幸小敏的英文好,虽有两个字看不懂,查查字典也就了解。
“亲爱的妈妈!/你是我的怀抱、我的亲吻。/你是我的花园、我的港湾。/你是我幻想的实现者、梦想的催生者。/你更是/我心灵的家!”
小敏买回来,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这设计卡片的人,真是自己的知音:“他写出了我要说的话!”
小敏在上面用中文写上了“妈妈”,又在下面签了自己的名字,早晨出门前,把卡片留在餐桌上。
“妈妈看到这么漂亮的卡片,一定会好高兴!”小敏心想:“这是我长到十八岁以来,送的最贵的一张了!”
果然,进门时,看到妈妈一张笑脸,从厨房探出来。
“你喜欢我送的卡片吗?好贵吔!”小敏得意地说。
“当然喜欢啦!”妈妈拿着一个盒子走出来:“我把这张卡片跟你以前送的摆在一块。”
妈妈打开盒子,把卡片一张张放在桌上。居然从小到大,小敏送的十几张卡片,妈妈全像宝贝一样藏着。
“看!这是你在幼稚园画的。还不会写字,由老师帮你写‘亲爱的妈妈’!”
“这一张会写妈妈了,歪歪扭扭的,大概是小学一年级吧!”
“这张写得就更好?,还会写‘妈妈我好爱你,你是我的大太阳’,多可爱啊!”妈妈笑得好开心。
又拿出一张。
“这张是小学六年级,画得精致,字也漂亮,里面的信更感人。”妈妈抬起头:“你知道吗?看这张卡片,我流了好多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今天,还是好感动!”
再拿出一张,已经是存钱买的,只是印刷不够好,卡片上的颜色都套不准。里面“母亲节快乐”几个字,也印得很粗拙。所幸,小敏另外写了一首短诗。
接下来的两张,印得已经比较好了,文字也设计得不错。配上小敏写的几句感谢的话,还蛮耐看的!
“至于去年这一张,是印得更美了。”妈妈叹口气:“只是大概因为你功课忙,没写什么字。也可能是人家设计的文字已经很好,所以只需要填个名字。”
终于打开今年的信封,抽出那张华丽的锦缎卡片,妈妈笑着翻过来、翻过去:“怪妈不懂英文,不知道上面的意思。你说给妈听听吧!”
“不!”小敏居然抢过卡片:“这张卡片不好!我要换一张。”说完就跑进自己房间。
小敏画了一张大大的母亲节卡。上面写着:
“亲爱的妈妈,看到以前我送您的卡片,才发觉自己长得愈大、读的书愈多、却也愈跟您疏远。我以为可以用物质、金钱表示我的爱。但是今天,我发觉自己错了。您真正在乎的,是我,您的女儿。让我做您永远的小女儿,像小学、像幼稚园时一样,那么真实、那么贴心、那么爱……”
当我们年龄渐长,愈来愈觉得钱之可贵,就可能用钱去衡量一切,甚至 。岂知在这世界上,没有钱之前,早 。当我们没有赚到钱之前,早 。
我们因爱而来到人世,有一天离开,带不走钱,只带得去满怀的爱。
9.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小敏对这次送给妈妈的贺卡最得意,因为这张贺卡最精美、最贵。
B.文章第一段“照例”一词,说明小敏每年母亲节都送妈妈贺卡,体现了她对妈妈的爱。
C.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品质。
D.标题“永远的小女儿”中的“小”字,可以用贺卡上“真实、贴心、爱”等词语解释。
10.请根据你的理解,在文章结尾部分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详写这个内容的作用。
12.阅读文中划线句,根据情景,请用第一人称描写小敏此时的心理活动。
13.读下面文句答题:
“至于去年这一张,是印得更美了。”妈妈叹口气:“只是大概因为你功课忙,没写什么字。也可能是人家设计的文字已经很好,所以只需要填个名字。”
妈妈为什么叹气?并写出你对此处文句的感受。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
又一条长城诞生了
①5月,草绿了。牦牛点点。唐古拉山几个7000多米的雪峰在远处闪耀。一列火车开来,这是青藏铁路在试车。公路上,几个身着绛红色长衣的喇嘛,停住了脚步,向着火车张望。这是我在青藏线上见到的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望着两条锃亮的钢轨向着拉萨方向伸去,我总深得这其中蕴含着超过表面的象征意义。
②火车开进西藏,意义是什么?有人说,改善了西藏的交通状况,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国防力量。这些说法都没错,但这些使命通过别的手段也可实现。那么青藏铁路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③火车这个庞然大物,除了它的实际功能外,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还被人类赋予了一些它本身功能以外的意义。
④大多数人都有在原野上看到火车的经验。那是一条钢铁的巨龙在奔驰,它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永不疲倦地拉着一节节车厢在奔跑。我记得过去全国总工会有一支球队叫火车头队。人们之所以给球队起名叫火车头,看中的就是火车的这种象征意义。
⑤火车还可以象征意志,火车不会在奔向既定目标时中途停下来,它风雨无阻,准时守信,一诺千金。在它奔向目标时,一切都要给它让路。火车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象征着钢铁一样的意志。
⑥我们每个人都有看着表、焦急地奔向火车站的经历,我们知道火车是不等人的。据说手表刚发明时,并不流行,是随着铁路的普及,手表才流行起来,因为列车要求人们准时。从这个意义上说,火车是时间的化身。而时间在现代社会具有更深的意义。火车把时间的观念推向每一处通火车的地方,实际接受火车带来的时间观,是进入现代社会的通行证。
⑦如果说火车和铁路具备着以上这些象征意义,全世界人都理解的话,那么它们象征着联系,象征着统一就是中国人最能理解的了。理解的原因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有人想把西藏分裂出去,1962年中印之间的那场战争,麦克马洪线……想到这些,中国人就知道中国需要什么了。我们不仅仅需要一条交通线,我们也不能像商人一样地算成本、算利润,我们需要除实力以外的一种宣示。
⑧还有比青藏铁路更好的象征么?两条闪亮的钢轨从北京,不,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着青藏高原的拉萨伸展;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人体的极限”的高原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祁连山翻越了,柴达木荒漠跨过了,昆仑挡不住,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过去了。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哪个工程能与青藏铁路的艰难相比?还有什么能像青藏铁路一样展示一个国家钢铁般的意志、无坚不摧的力量?
⑨象征性的事物有几种。有的没有实际功用,只是为了它的象征意义。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这种象征不是最好的,因为它们把自己的意图太直白地表露出来,像口号,不像诗。最好的象征是在有所揭示的同时有所隐蔽,正是通过沉默和言说的合力,产生了双重意义。青藏铁路就是这样的例子。它有实际功用,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还有最好的例子是中国的长城。每当我看到北京怀柔的箭和长城、司马台长城,看到长城在峭壁上挺立的雄姿,我都有所感动,这样的长城只是为了防范游牧民族入侵这样的实用目的吗?游牧民族擅长的是骑马而不是攀岩啊,为什么要在百丈悬崖上建长城呢?显然我们的祖先早已贪图了象征的意义,集会了“不战自威”——威慑的魅力,他们把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旋转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展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说青藏铁路是又一条长城诞生了。
1.文段④⑤⑥⑦依次论述了火车象征着 、意志、 、 。
2.文段①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一幅“意味深长”的画面,你认为这幅画面有什么“意味深长”的含义?
3.根据语境,指出文段⑨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沉默:
言说:
4.作者在文段⑦中列举了三个事例后说“我们需要除实力以外的一种宣示”,你认为中国该向世界“宣示”什么?
5.作者为什么把青藏铁路看作是又一条长城?
6.下列各项对选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段⑧画线句子表明: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是中央的英明决策,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表现了全国人民对西藏的关心、支持。
B.作者在文段⑨中列举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目的是通过比较来突出青藏铁路具有双重意义,是最好的象征。
C.作为一篇说理文章,选文语言准确、鲜明,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写、铺陈,使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D.作者认为青藏铁路的实际功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一语文试卷(上学期) 开明版 初一(上)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伞①“伟伟,你的新伞呢?”我一跨进家门,妈妈劈头就问。“妈妈,珍珍的旧伞被大风刮破,淋湿了全身,到我们家路口时,我的新伞借给她了。”我轻描淡写地说。
②下午,珍珍来还伞,妈妈撑开伞东瞧西瞅,发现了芝麻粒儿大的一个小眼,立刻沉下脸,瞥了一眼珍珍,走到我跟前骂道:“死丫头,叫你爱惜点,爱惜点,你瞧瞧!”从那以后,珍珍再也不来我家做作业了。
③有一天,妈妈突然问我:“伟伟,你最近跟珍珍闹意见啦?”我不知妈妈这话的意思,没有回答。妈妈又说:“乖伟伟,听妈的话,今后,要跟珍珍好一点,请她常来玩,噢!”
④哦,妈妈已经理解我们之间的友谊了,我真高兴!
⑤又一天放学后,我一跨进门槛儿,妈妈便拿起一把崭新的红色尼龙折叠伞塞给我,说:“伟伟,给珍珍送去,她准喜欢。”
⑥我莫名其妙,迟疑地说:“这,这,有必要吗?我和珍珍好,从来没互送过东西。”
⑦“傻丫头,就是死心眼儿,她爸爸现在是副厂长了!你跟他女儿是好朋友,今后……”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生日,快给她送去!”
⑧哦,原来如此!妈妈过去是车间主任,而珍珍的爸爸是一名普通职工,现在却倒了过来。
⑨“快去快回,好孩子,妈妈在家给你煎荷包蛋,快呀!”
⑩我无可奈何地接过伞,双脚不由自主地挪出了家门。
“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量着这把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最后,我终于转回身,朝自己家走去……
1.简要写出这篇文章记叙的要素
[ ]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⑦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对伟伟有利
B.对俩人的友谊有利
C.对妈妈有利
D.对珍珍有利
3.选出对第⑦段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体现出妈妈对“我”的好朋友珍珍非常关心。
B.说明了妈妈在想方设法讨好珍珍的爸爸。
C.反映出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用送伞来求得谅解。
D.表明妈妈是为“我”和珍珍的友谊着想。
4.第⑩段中加粗词语“挪出”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伟伟最后没有去给珍珍送伞,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
[ ]
A.文章的线索是“伞”。
B.妈妈是个反复无常、办事老练的人。
C.文章的主要人物是伟伟和珍珍。
D.全文表现了伟伟的大公无私,以及与珍珍纯洁的友谊。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又一条长城诞生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黄冈中学作业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房东我在新加坡留学时的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
他很富有,又很贫穷,他很慷慨,又很吝啬。
他拥有一幢价值36万美元的两层花园洋房,十几万美元的股票,2万美元的汽车。退休前的他是电子工程师,收入很高。退休后他每月拿退休金,还时不时地赚些外快。他无子无女,独身一人。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他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人士。
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生活。大多数食物都是超级市场的降价食品;新鲜橙汁舍不得买,只买听装浓缩橙汁,回来兑水;面包也舍不得买,自己在家做;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两三片面包,有时涂点花生酱,几片生菜叶,外加一杯牛奶,有时加一只烤土豆。我从没见他做过鱼、肉、鸡、鸭等荤菜。
他是个守财奴吗?住了一段时间后,我才知道,他每年都大量捐款给各种慈善机构,并且赞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
由于以前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就认识房东先生,所以他以很便宜的租金让我住在他家,除了我以外,他家还住有6名中国留学生。他的家成了中国之家。他逢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住进他家的第二天,他邀我出门散步,我欣然应允了。没想到,他一出门。就捡起了垃圾。路边的废纸屑、果皮、饮料杯,他都一一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别人家的报纸散落在地,他也捡起整理好,放在门前。有时一些废纸果皮正好在肮脏的水坑里,他也毫不在乎地捡起扔进垃圾桶。
跟他走了一段后,我从惊讶到犹豫再到脸红。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脸红。于是,我也袖口一卷,加入捡垃圾的行列。而实际上,路人的脸上并没有不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
他看见地上有一个易拉罐,就一脚踩扁。捡起放进口袋,并且得意地说:“可以卖几分钱呢!”看见地上有一枚一分硬币,又马上捡起来,像个孩子似的唱起了他童年时代的儿歌:“谁捡到,谁收起;谁丢了,谁哭泣!”一副天真烂漫的笑脸。
这是我在留学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那首歌也是我最难忘的一首儿歌。
后来,我才知道,每个周末上午出门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例行公事。
于是,只要有空,每个周末上午我都会和他一起出门捡垃圾,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
这是我以往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我懂得了,________。
1.第一段写“房东先生是一个很独特的人”,他的“独特”体现在哪些方面?(原文中原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他邀我出门散步,欣然应允了”。“欣然”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愉快的心情”。
B.“路人的脸上并没有屑,而是写着理解和尊重”。“写着”在句中是“表现出”的意思。
C.“我们美其名曰‘出门散步’”。“美其名曰”在这里含有自我嘲讽的意味。
D.“我把我的一切虚荣心都抛进了垃圾箱”。句中把“虚荣心”比作思想垃圾。
3.对文章第九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写房东先生说话时“得意”的样子,表现了他捡到易拉罐时满意的心态。
B.写房东先生唱“童年时代的儿歌”,表明了这首歌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刻。
C.写房东先生“像个孩子似的”,表明他在“捡垃圾”的同时,也重温着童年的美好生活。
D.描写房东先生“天真烂漫的笑容”,表现了他坦诚直率的性格。
4.对第十一段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末捡垃圾是房东先生的一项公务。
B.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部分。
C.周末捡垃圾已成为房东先生的一种习惯。
D.房东先生已把周末捡垃圾当作一项常规的公益活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全国中考热点 语文 初三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仅看成“读书”。此外,与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评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中学毕业的儿子去谋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是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更是“得鱼忘筌”(筌:捕鱼的竹器)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①学问是为生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②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③“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④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⑤人有肉体,有心灵。⑥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⑦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荒芜。⑧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⑨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⑩所以衡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11)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1)第一段中加△的“如此”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第一段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阐述了学问的最大功用的?(每项概括不超过10个字)
(3)第二段“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一句中“稻种”比喻的是 ________,“大量谷子”比喻的是________。
(4)第三段开头画线的句子中,作者认为必须及早纠正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给第三段中①~(11)句划分层次,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出,并概括各层层意。
(6)根据文章内容,选出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
[ ]
A.学问与生活
B.学问与做学问
C.学问的功用
D.学问的秘诀
(7)从下列说法中,把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项选出来(有几项选几项)。
[ ]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作者认为学问的功用有“通”、“专”之分,是因为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C.作者引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得鱼忘筌”,意在批评青年学生对学问功用的错误认识。
D.作者引用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E.作者认为,学问是为生活,而对于人来说,精神生活较之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