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列划线词古义。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A、而且 B、压抑 (2)遂用猖蹶 古义: A、失败 B、凶猛而放肆 (3)先帝不以臣卑鄙 义: A、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B、言行品德恶劣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_ A、深感遗憾 B、极为憎恨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诚:的确 |
B.利尽南海利:利益 |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 |
D.将军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国险而民附长跪而谢之 |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曹操比于袁绍受任于败军之际 |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说明荆州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个天然的粮仓;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 |
C.诸葛亮在对当时形势的洞察分析中,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而刘备的最终目标也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 |
D.为了达到“兴复汉室“这一目标,诸葛亮指出,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分)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阶段统一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四)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诚:的确 |
B.利尽南海利:利益 |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 |
D.将军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国险而民附长跪而谢之 |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曹操比于袁绍受任于败军之际 |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说明荆州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个天然的粮仓;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 |
C.诸葛亮在对当时形势的洞察分析中,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而刘备的最终目标也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 |
D.为了达到“兴复汉室“这一目标,诸葛亮指出,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2分)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此诚不可与争锋诚:的确 |
B.利尽南海利:利益 |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 |
D.将军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
A.国险而民附长跪而谢之 |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曹操比于袁绍受任于败军之际 |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说明荆州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个天然的粮仓;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 |
C.诸葛亮在对当时形势的洞察分析中,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而刘备的最终目标也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 |
D.为了达到“兴复汉室“这一目标,诸葛亮指出,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题。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
________其岩阻,西________诸戎,南________夷越,外________孙权,内________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文中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①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 抚 和 争锋 修B.保 和 抚 结好 修C
.守 和 抚 结好 修D.守 抚 和 争锋 修(
3)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川出发。B
.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发。C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民众从秦川出发。D
.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4)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A
.礼贤下士,广收人才B
.安抚边境各民族C
.广布“仁义”D
.结好孙权,搞好外交E
.巩固荆、益根据地F
.利用“帝室之胄”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G
.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H
.搞好内政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本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本段中诸葛亮对当前形势,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用原文简要回答,并写出分析的具体内容及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6个字概括)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隆中对》选段,回答问题。(共15分)
【甲】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②之。”郭隗曰:“王必欲致③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④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来。④趋:奔赴。
1.翻译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3)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4)燕王吊死问孤(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译:
(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译:
4.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 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C.作为人物传记,【甲】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 |
发了“士争趋燕”的局面。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其中的哪些策略对当今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甲】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 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C.作为人物传记,【甲】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漕河镇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隆中对》选段,回答问题。(共15分)
【甲】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②之。”郭隗曰:“王必欲致③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④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来。④趋:奔赴。
【小题1】翻译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3)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4)燕王吊死问孤(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译:
(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译:
【小题4】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 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C.作为人物传记,【甲】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隆中对》选段,回答问题。(共15分)
【甲】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②之。”郭隗曰:“王必欲致③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④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事:侍奉。③致:招致,引来。④趋:奔赴。
1.翻译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3)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 (4)燕王吊死问孤(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B.曹操比于袁绍 信义著于四海
C.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译:
(2)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译:
4.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 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C.作为人物传记,【甲】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 |
发了“士争趋燕”的局面。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甲乙两段内容,说说其中的哪些策略对当今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甲】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 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 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
C.作为人物传记,【甲】段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 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
D.【以】文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