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游记中抒发的“闲人”情感和下面哪篇文章的感情最为接近? |
A.范仲淹《岳阳楼记》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柳宗元《小石潭记》 D.陶渊明《桃花源记》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记承天寺夜游①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14.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欣然起行 ( )
②念无与为乐者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16.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8——21题。(10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为乐者( )
(3)遂至承天寺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9.翻译下列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0.文章“记”的要素是(2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1.这篇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欣赏到的优美夜景,主要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2分)
22.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设计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双色笔记八年级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在原文中填空。
2.苏轼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要了解作者的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句中“欣然”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句中的“闲人”,你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①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_
②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
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湖南株洲)
(一)记承天寺夜游①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22.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2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株洲卷)语文(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①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小题2】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小题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株洲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①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2分)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2.翻译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分)
3.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