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更不用说 B、连词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妻子和儿子 B、男性的配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A、没有退路的处境 B、与世隔绝的地方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③,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李生论善学者》)
[注] ①盍:hé,何不。 ②迨:dài,等到。 ③敏:聪明。 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 (2)腰白玉之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足肤皲裂|而不知。
C.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D.迨年|事蹉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给你有什么启示?(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伤仲永》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2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6分)
(1)伤仲永 ( ) (2)日扳仲永 (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泯然众人矣 ( )
(5)即书诗四句 ( ) (6)其诗以养父母 ( )
3.选出划线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 | B.邑人奇之 |
C.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 D.父异焉 |
4.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序号即可(5分)
(1)忽啼求之( ) (2)邑人奇之( )
(3)传一乡秀才观之( )(4)余闻之也久( )
(5)仲永之通悟( )
A.结构助词,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 | B.代指仲永写诗这件事 |
C.代指四句诗 | D.代指整件事 E.代指书具 |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认真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5分)
(1)本文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借事说理,借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泰宁县九年级学业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③,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李生论善学者》)
[注] ①盍:hé,何不。 ②迨:dài,等到。 ③敏:聪明。 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 (2)腰白玉之环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足肤皲裂|而不知。
C.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D.迨年|事蹉跎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给你有什么启示?(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河北省初一3月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伤仲永》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2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6分)
(1)伤仲永 ( ) (2)日扳仲永 ( )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泯然众人矣 ( )
(5)即书诗四句 ( ) (6)其诗以养父母 ( )
3.选出划线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 |
B.邑人奇之 |
C.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
D.父异焉 |
4.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序号即可(5分)
(1)忽啼求之( ) (2)邑人奇之( )
(3)传一乡秀才观之( )(4)余闻之也久( )
(5)仲永之通悟( )
A.结构助词,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 |
B.代指仲永写诗这件事 |
C.代指四句诗 |
D.代指整件事 E.代指书具 |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认真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5分)
(1)本文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借事说理,借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5分)
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便只能终生禄禄无为;而一旦找准契合自己的最佳位置,便如鱼得水,事半功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所以,身处困境,遭遇挫折的人们不应沉湎于悲伤概叹之中,而是应该积极思索,找准自己的爱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样成功才会指日可待。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契合:(A.qì B.qiè) 挫折:(A.cuō B.cuò)
(2)文中还有两个字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错别字 改为 错别字 改为
(3)解释词语。(1分)
沉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阜新卷)语文 题型:其他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5分)
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便只能终生禄禄无为;而一旦找准契合自己的最佳位置,便如鱼得水,事半功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所以,身处困境,遭遇挫折的人们不应沉湎于悲伤概叹之中,而是应该积极思索,找准自己的爱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样成功才会指日可待。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契合:(A.qì B.qiè) 挫折:(A.cuō B.cuò)
(2)文中还有两个字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错别字 改为 错别字 改为
(3)解释词语。(1分)
沉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22
(1)鉴赏
A. 镜子 B. 照 C. 仔细看,审察 D. 察觉,考虑
(2)阅历
A. 看(文字) B. 经历 C. 读 D. 检阅
(3)自出心裁
A. 用刀、剪把东西分开 B. 把多余的去掉 C. 控制、抑止 D. 安排、取舍
(4)别具匠心
A. 巧妙的 B. 木工 C. 工匠 D. 指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人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同步·单元练习册 初一·二学期(第2册) 题型:048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中避雨①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________,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炉的。我们趋之若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店中躲雨,只是________,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意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惟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音节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儿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节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附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I尺(注:表示音节的符号)。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I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I尺。我对他的拉奏________,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个女孩子和着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曲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三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了。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容易而高尚的胡琴曲,就像《渔光曲》一般地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证实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荒村中实证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寂寥( ) 冗长( ) 搪塞( ) 嘈杂( )
2.请你为选文第①、②、④自然段的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
3.给选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第④段中画括号部分写了自己小时候学胡琴的经历。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中加粗的“闹”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结尾处“乐以教和”中,“乐”指什么?“和”是什么意思?“乐以教和”该怎样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