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点击新版全程测试卷初二(上) 题型:048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⑥何处无竹柏?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B.念无与为乐者(……的人)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什么,哪里,疑问代词)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罢了)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 )
②这句话包孕着作者宦海浮沉的悲凉之感。
( )
③由此句看出作者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失意者可从大自然的神奇秀美中获得精神的复苏和心境的安宁。
( )
④此句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 )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夜无月?(译:哪夜没有月光?)
B.盖竹柏影也。(译:原来是竹子、松柏和人的影子呀。)
C.念无与为乐者。(译:想念那个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
D.遂至承天寺。(译:立刻到了承天寺。)
4.为选文结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在小草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②你看,在沼泽地里,它们把彼此的根须纠结在一起,一簇簇一团团地飘浮在泥水的表面,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增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草甸子。③在那人兽绝迹的地方,是草,用自己的身躯填筑着生命的阵地。④在荒漠上,终日风沙蔽日,一年难得降下几滴雨水,一切生命似乎都不复存在了,但在沙漠的坳部,你会发现一种叫做芨芨草的勇士们,在那里孤军奋战,用自己的勇气向人们宣示:大自然不是不可征服的。⑤甚至在人烟稠密的大城市里,在人们的足迹难到地方,像墙头的砖缝里,屋顶的瓦棱间,靠了风沙积聚的一点泥土,靠了偶尔流过的一些雨水,小草们艰难地、但同样充满信心地迎接着生活。
(1)结合语境判定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繁衍:繁多芜杂。
B.坳部:山间平地。
C.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军队奋勇作战。
D.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
(2)语段中画线的词“那里”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一组互为反义的一组词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画线句所用的两种表达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联系语段内容,请写出唐朝诗人白居易咏草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小草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是感叹句。
B.“在沼泽地里”和“用自己的身躯”都是介宾短语。
C.“你会发现一种叫做芨芨草的勇士们,在那里孤军奋战,用自己的勇气向人们宣示:大自然不是不可征服的。”这是一个拟人句。
D.在人们的足迹难到的地方,像墙头的砖缝里,屋顶的瓦梭间……”是一个比喻句。
(7)读了选段后,你觉得应该向小草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七校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柳宗元“永州八记”选段,完成题目。(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①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②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③回巧④献技⑤,以效⑥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⑦之状与目谋⑧,瀯瀯⑨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⑩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澧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钴鉧潭西小丘记》节选
【注释】 ①李深源、元克己:作者的两位友人。②刈(yì意):割。③熙熙然:和谐愉快的样子。④回巧:指山峦回环、云水萦绕。⑤献技:指鸟兽呈献出各种技艺。⑥效:呈献。⑦清泠:形容景色清凉明澈。⑧谋:这里是接触的意思。⑨瀯瀯:拟声词,水回旋的声音。⑩匝(zā)旬:满十天。(11)澧镐鄂杜:地名,都是当时京都长安附近豪门贵族聚居的地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4分)
①蒙络摇缀( ) ②往来翕忽( )
③悄怆幽邃( ) ④笼而有之( )
⑤予怜而售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②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3.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甲文中石潭的构造特点、有活水注入、少有人来等都是潭水清澈见底的原因。
B.甲文中“斗折”写的是静止的溪身,“蛇行”写的是流动的溪水,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两岸的形状,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显。
C.甲乙两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这两篇游记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内容。
D.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叙述发现石潭、购买小丘的事,描写石潭和小丘的美丽景色,议论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达了对它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4.有人评论: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他笔下的小石潭和小丘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请结合以上两段选文,联系作者的遭遇,说说小石潭、小丘与作者之间的相似点。(4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甲文中石潭的构造特点、有活水注入、少有人来等都是潭水清澈见底的原因。 |
B.甲文中“斗折”写的是静止的溪身,“蛇行”写的是流动的溪水,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用“犬牙”形容小溪两岸的形状,突出了“岸”是石岸,特征明显。 |
C.甲乙两文中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密切地交融在一起,情融景,景寓情,使这两篇游记散文具有了深沉的思想内容。 |
D.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叙述发现石潭、购买小丘的事,描写石潭和小丘的美丽景色,议论石潭和小丘的遭遇,直接表达了对它们不幸命运的同情。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三语文 人教社(新课标2001-2通过) 人教实验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2)负势竞上。负: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5.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6.
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三峡》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4分)
(1)沿溯阻绝。沿: (2)负势竞上。负:
(3)直视无碍。碍: (4)窥谷忘反。反: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 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5.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6.
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三峡》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