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猝然(cù) 寒噤(jìn) 抽噎(yī) 濒危(bīn) B、安恬(tián) 糜子(méi) 尘滓(zǐ) 得逞(chéng) C、沉淀(diàn)嘀咕(dí) 诅咒(zǔ) 脊梁(jǐ) D、吁气(yū) 着落(zhuó) 倔强(jué) 粗犷(guǎng)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八年级上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________(A.盯 B.看 C.望)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________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________,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1.给加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犄( ) 怦怦( )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3.在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横线上。( )
A.慢慢 B.静静 C.平静
4.爸爸、妈妈对“我”送掉羚羊这件事的反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
5.妈妈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怕“我”一个人出门胆小,要陪“我”去。
B.怕“我”有情绪,陪我去,可以减轻“我”的反感。
C.说是“一起去”,实是必逼“我”去,非要讨回羚羊不可。
D.“一起去”说明事态的严重性,告诫“我”千万不能把贵重东西送人。
6.文中写道:“‘不!’我哭着喊了起来。”又写道:“我没有理由了。”这说明“我”在父母威逼下的什么态度( )
A.坚决反抗。
B.无可奈何,只好服从。
C.虽然内心不服,但行动上勉强服从。
D.虽然说“我没有理由了。”但内心是不服的。
7.“我”是不是真的“没有理由了”呢?你的看法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爸爸讲的话有没有理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为什么妈妈听不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心里难过极了,这说明( )
A.“我”脆弱。 B.“我”的无可奈何。
C.“我”的感情被伤害了。 D.“我”觉得父母太不讲理了。
11.从课文全文来看,上面的节选部分只是一个开头,它最后一句话“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除了说明“我”对父母的不满之外,在全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还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边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在后面打“√”,认为不正确的打“×”。
(1)“……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这说明孩子做贼心虚。( )
(2)“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这不能说是送人的理由。( )
(3)“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说明两代人心理上的分歧:父母重钱轻义;“我”则珍惜友情,珍惜信义。( )
(4)爸爸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以后,“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是利用点烟的时间,考虑让不让“我”把羚羊送人,要不要讨回来。(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中语文一课一练(开明版)初二(三册)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①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在秀丽的江南水乡之间,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其中位于东郊钟山南麓的中山陵园,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
②钟山的本源出自江苏南部的茅山山脉,它北延至南京、镇江之间,称为宁镇山脉。钟山是后者的最高峰,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7000米,南北宽度仅3000米。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它的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衬映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和谐的大自然图画。相传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以后,曾到钟山来打猎,看到周围的风景优美,地势也很开阔,就表示了身后要埋葬在这里的愿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决定将陵园建筑在南京的钟山南麓。
③陵园的设计是通过方案竞赛入选的,对送选的四十余份图纸,采取了密封评议的方式。当时有许多中外建筑师参加,但入选的前三名都是中国建筑师。首奖是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由于他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工程于1926年1月动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京香山碧云寺运来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园用地面积4.6万亩,先后施工6年,使用的经费按当时的币值计算,共达400余万元。
④陵园的总体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灵谷寺与明孝陵各约1000米(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的。由中山门开始的宽阔陵园大道,至陵前长6000米,两旁栽种着许多法国梧桐,这些行道树在长成后,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道外的丘岗坡坨之上,密植着众多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林丛覆叠,莽苍深邃,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以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的气氛之中。
⑤陵园的总平面布局,大致可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在总图上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总图上表现为钟的本体)。
⑥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所。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四个金光大字。
⑦循陵门后石阶即至碑亭,亭内在龟跌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⑧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万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景色。
⑨祭堂是一座宽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⑩墓室直径约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圆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窿,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草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11)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维修和整修,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5分)
①陵墓( )②灵柩( )③突兀( )
④远眺( )⑤纤细( )⑥深邃( )
⑦机械( )⑧南麓( )⑨横匾( )
⑩镌刻( )
2.为文中画□处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1分)
[ ]
A.甲称道 乙肃穆 丙奇妙
B.甲称赞 乙肃穆 丙奇特
C.甲称颂 乙肃静 丙奇妙
D.甲赞颂 乙肃静 丙奇特
3.第②段文字介绍了钟山怎样的地势及环境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南北宽度仅3000米中加粗词语“仅”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
5.中山陵园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
6.依次写出第⑥至第⑩段主要介绍的中山陵的结构布局,并指出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
7.第⑧段描写了大平台上所见景色,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为全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2分)
[ ]
A.①-③|④-⑤|⑥-⑩|(11)
B.①|②-⑤|⑥-⑩|(11)
C.①|②-⑩|(11)
D.①-⑤|⑥-(11)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碑(节选)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在天安门广场。(A)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背面的碑文,我细细的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B)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得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爱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读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C)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给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答:①夯实:_______________ ②注释:______________
2、标题“读碑”中的“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两次读碑认识有什么变化?
答:①“读”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②两次读碑认识的变化是_________。
3、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结构上_________的作用;②内容上_________的作用。
4、选文中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或者在表达上有特色,或者在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予以解读。
答:你解读第____句,你的解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本文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判断,下面列出的人物中哪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如果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一句诗来概括革命先烈们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哪里一句?
A、闻一多 B、鲁迅 C、《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 D、范仲淹
答:①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的人物是:___________
②文天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碑,读出了“悲壮感和使命感”,你读本文读出了些什么?请说说你读本文后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读碑(节选)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在天安门广场。(A)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背面的碑文,我细细的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B)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我不由得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要是把那些名字也复活为血肉之躯,那么,天安门广场是站不下的。就是把偌大的北京城挤得房倒屋塌,也摆不下他们的巨大阵容!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爱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读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C)起码不会在某一天,摔了跤,眼镜也打碎了,抬头望望,说天安门广场的那个环绕着浮雕的高大建筑,只是一个美丽的装饰。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给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答:①夯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题“读碑”中的“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两次读碑认识有什么变化?
答:①“读”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两次读碑认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①结构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或者在表达上有特色,或者在内容上含义深刻。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予以解读。
答:你解读提________句,你的解读是:________。
5、根据本文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判断,下面列出的人物中哪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如果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一句诗来概括革命先烈们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哪里一句?
A、闻一多
B、鲁迅
C、《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
D、范仲淹
答:①名字可以写进纪念碑的人物是:________
②文天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读碑,读出了“悲壮感和使命感”,你读本文读出了些什么?请说说你读本文后的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________(A.盯 B.看 C.望)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________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________,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1.给加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犄( ) |
怦怦( ) |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3.在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横线上。
A.慢慢 |
B.静静 |
C.平静 |
4.爸爸、妈妈对“我”送掉羚羊这件事的反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 |
不同:________________ |
5.妈妈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怕“我”一个人出门胆小,要陪“我”去。
B.怕“我”有情绪,陪我去,可以减轻“我”的反感。
C.说是“一起去”,实是必逼“我”去,非要讨回羚羊不可。
D.“一起去”说明事态的严重性,告诫“我”千万不能把贵重东西送人。
6.文中写道:“‘不!’我哭着喊了起来。”又写道:“我没有理由了。”这说明“我”在父母威逼下的什么态度( )
A.坚决反抗。
B.无可奈何,只好服从。
C.虽然内心不服,但行动上勉强服从。
D.虽然说“我没有理由了。”但内心是不服的。
7.“我”是不是真的“没有理由了”呢?你的看法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爸爸讲的话有没有理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为什么妈妈听不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心里难过极了,这说明( )
A.“我”脆弱。 B.“我”的无可奈何。
C.“我”的感情被伤害了。 D.“我”觉得父母太不讲理了。
11.从课文全文来看,上面的节选部分只是一个开头,它最后一句话“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除了说明“我”对父母的不满之外,在全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还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边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在后面打“√”,认为不正确的打“×”。
(1)“……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这说明孩子做贼心虚。( )
(2)“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这不能说是送人的理由。( )
(3)“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说明两代人心理上的分歧:父母重钱轻义;“我”则珍惜友情,珍惜信义。( )
(4)爸爸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以后,“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是利用点烟的时间,考虑让不让“我”把羚羊送人,要不要讨回来。(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9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题型:043
“古、奇、灵、秀”的阳明山,积淀着深厚的“和”文化,被海内外誉为“万和之山”。
由永州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第三届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正在筹办中。
“和”文化旅游节主题口号是:“世界因和而美”、“和美阳明,博爱天下”、“两岸和、中国和、世界和”。
“和”文化精神载体是:“中华万和大鼎及”和”文化主题公园。“中华万和大鼎及”上铸有以联合国原秘书长安南为代表的万余名海内外人士题写的一万个“和”字;“和”文化主题公园融聚山水和美、生态和谐的寓意。
请你参加第三届“‘和’文化旅游节”的筹备工作。
1.筹备组选取了一些体现“和”文化的经典名句,请你补全。
①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③故人________,________,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礼记大道之行也)
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和’文化旅游节”志愿者招聘正在进行中。应聘者江林递交的自我推荐书如下,其中有多处错误,请你给以指正。
①我叫江林,高一学生,永州市人,体魄强建,能吃苦耐劳,懂英语善交际。
②对阳明山,我有一定的了解。它挽日月辉光,聚山川灵气。登顶峰,可以北跳衡岳,南望九嶷,潇湘秀色尽收眼底。每逢5月,山顶如精心修剪一般高矮一致的野生红杜鹃,有的裹着花蕾正待怒放,有的开满鲜花迎风摆动,堪称“天下第一杜鹃红”。
③对阳明山的“和”文化,我有较深的研究。阳明山的“阳”“明”二字是天地之“和”、阴阳之“和”;阳明山的优美生态是自然之“和”;阳明山佛、道共处,是宗教之“和”;双牌阳明山、台湾阳明山,同名同姓,更是两岸关系之“和”。
④如果本届“‘和’文化旅游节”能让我成为一名志愿者,将是我的荣幸。
(1)第①②段中加粗的词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不够简洁,请用两个成语替代,这两个成语依次是:
________ 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为考查江林的解说水平,评委要求他朗读下面一首小诗,他有些为难,请你给以指导。
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离开了你,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就敞开心扉,孤军前进!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举火把,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让它成为你惟一的光明。
(1)诗中有两个加粗的字,他不会读,请你帮他注音。
敞( )开心扉( )
(2)诗中画线句子,他不会停顿,请你用“/”帮他划分节奏。
如 果 无 人 在 狂 风 暴 雨 的 茫 茫 黑 夜 里 高 举 火 把
面试结束后,一位评委对陪他去的母亲说,“你的孩子语言能力太差,我怀疑他从来没有好好上过语文课。”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而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________”听了母亲的画,他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
(1)这位评委对他母亲说的话,表达很不得体,请你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请将文中横线处母亲所说的话补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中华万和大鼎”落成庆典祝词中的语句,依次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与时俱进,和谐化生。
①天地人和 ②地和物丰 ③天和雨顺 ④国和人定 ⑤家和事兴 ⑥万物繁盛
A.⑥①③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⑥
C.③②⑤④①⑥
D.⑤④③②①⑥
6.“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为宣传”和“文化,如果请文化背景相契合的古今名人来代言下列四则广告,最不恰当的一组是:
A.请陶渊明代言 “自然阳明,和美自然”
B.请柳宗元代言 “和美阳明,博爱天下”
C.请安南代言 “世界因和而美”
D.请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代言 “两岸和,中国和,世界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