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刚从外面旅游回来,就见他的爷爷对他说:“你房间里放着三个同学送来的纪念品,你去看吧!”可小明看之后,却对他爷爷说:“怎么只有一个呀?”请问,小明的理解和他爷爷说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爷爷的意思是同学送来的三个礼物,而小明理解为三个同学共同送来一件礼物。 B、爷爷的意思是三个同学共同送来一件礼物,而小明理解为同学送来的三个礼物。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问答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问答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重庆市期中题 题型:问答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八年级 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祖母的启蒙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②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③“文革”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劳改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庸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刘爷爷。……
④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1.文中共写了四件事,请依次概括出来。其中哪件是详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上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3.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________。
4.第①段中加粗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是________。
5.第②段中的比喻句“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6.第③段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意义?
7.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极其平凡”照应了上文________,“闪光”照应了上文________。
8.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发散思维大课堂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放风筝那一天(15分)
①弟弟奔进厨房,大叫:“线!我们还要很多线!”
②那天是星期六,照例很忙。爸和邻家的柏先生在外面忙,妈和太太在家里忙,两家都在忙着春季大扫除。
③可是,男孩子们却溜到后面空地上去放风筝了。现在,又派弟弟回来要线,不怕弟弟被扣下来打扫地毯。看来,今天的风筝要一飞冲天了。
④妈看看窗外,晴空一碧,春风清峭,蔚蓝的天空白云舒卷。漫长的寒冬已经过去了,今日已见春光。妈望望客厅,家具零乱,准备清扫,又回头望望窗外:“走吧,丫头们,我们送线去,看他们放风筝。”
⑤半路上遇见了柏太太,她郝然含笑,也带着几个女儿。
⑥像这样的天气放风筝再好没有了!这种天气实在难得!蔚蓝的天空中,只见天上几个桔红色的小点,若有若无。我们拉着风筝跑,看风筝婆娑生姿,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⑦连两家爸爸也放下锄头、钉锤跑来了。两家妈妈也放了一下风筝,欢笑得像少女一样。真想不到,大人竟和我们一起玩得开心!
⑧那一天父母忘了家事和尊严,孩子忘了吵嘴和打架。“天堂也许就是这样。”我在瞎想。
⑨说也奇怪,我们后来就再也没有提过那一天的事。我觉得有点惆怅。别人显然没像我那样惊喜欲狂,念念不忘。我只好把这个记忆锁在心底深处。
⑩岁月消逝,有一天,我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赶着想把一些事做了。我的3岁的女儿却吵个不休,要“到公园去看鸭子”。
⑾妈那时来到城里,在我公寓小住,她把手中剥的豌豆放下,抬起头来说:“天气真好,真是风和日暖,叫我想起从前我们放风筝的那一天来了。”
⑿我忙得团团转,一会儿跑到炉子边,一会儿跑到水槽边。我忽然停了下来,心底深锁的门开了,记忆潮涌。我解下围裙,对小女儿说:“走,天气真好,应该出去玩玩。”
⒀转眼又过10年,大战刚刚结束,柏家的小儿子从前线回来,我们整晚都在问他做战俘的经过。他本来滔滔不绝地谈,但是忽然沉默下来,良久不发一言。他在想什么?惨痛的回忆?
⒁“喂!”他莞尔一笑,“你还记得吗?你当然不记得了。你大概不会有我这样深刻印象。”
⒂“记得什么?”我屏住气,几乎不敢说。
⒃“我在战俘营里,每逢情况不好的时候,就常想到那一天,你还记得我们放风筝的那一天吗?”
⒄冬天来了,柏先生去世,我非去看柏太太不可。但是我心里又有点怕。我真不敢想象柏太太以后的孤独日子怎么过。
⒅我们谈着我家的人、她的孙子孙女、镇上的变化。然后,她沉默下来,低着头。我微咳一声。是的,我该谈到她不幸的境遇了。而她一定会失声大哭。她接着抬起头来,面带微笑。“我刚才在想,”她说,“那一天,他真是兴高采烈。你还记得我们放风筝的那一天吗?”
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6.联系上下文,体会第(12)段划线句“我忽然停下来,心底深锁的门开了,记忆潮涌”这句话的含义。(3分)
1. 文中有哪些描写能够说明放风筝就像天堂一样?请举出三个例子(3分)。
(1)
(2)
(3)
8. 本文开头(第①段)写得好不好?好,好在何处?如果不好,理由是什么?(3分)
1. 对这两户人家来说,为什么都一直铭记着“放风筝那一天”?(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放风筝那一天(15分)
①弟弟奔进厨房,大叫:“线!我们还要很多线!”
②那天是星期六,照例很忙。爸和邻家的柏先生在外面忙,妈和太太在家里忙,两家都在忙着春季大扫除。
③可是,男孩子们却溜到后面空地上去放风筝了。现在,又派弟弟回来要线,不怕弟弟被扣下来打扫地毯。看来,今天的风筝要一飞冲天了。
④妈看看窗外,晴空一碧,春风清峭,蔚蓝的天空白云舒卷。漫长的寒冬已经过去了,今日已见春光。妈望望客厅,家具零乱,准备清扫,又回头望望窗外:“走吧,丫头们,我们送线去,看他们放风筝。”
⑤半路上遇见了柏太太,她郝然含笑,也带着几个女儿。
⑥像这样的天气放风筝再好没有了!这种天气实在难得!蔚蓝的天空中,只见天上几个桔红色的小点,若有若无。我们拉着风筝跑,看风筝婆娑生姿,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⑦连两家爸爸也放下锄头、钉锤跑来了。两家妈妈也放了一下风筝,欢笑得像少女一样。真想不到,大人竟和我们一起玩得开心!
⑧那一天父母忘了家事和尊严,孩子忘了吵嘴和打架。“天堂也许就是这样。”我在瞎想。
⑨说也奇怪,我们后来就再也没有提过那一天的事。我觉得有点惆怅。别人显然没像我那样惊喜欲狂,念念不忘。我只好把这个记忆锁在心底深处。
⑩岁月消逝,有一天,我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赶着想把一些事做了。我的3岁的女儿却吵个不休,要“到公园去看鸭子”。
⑾妈那时来到城里,在我公寓小住,她把手中剥的豌豆放下,抬起头来说:“天气真好,真是风和日暖,叫我想起从前我们放风筝的那一天来了。”
⑿我忙得团团转,一会儿跑到炉子边,一会儿跑到水槽边。我忽然停了下来,心底深锁的门开了,记忆潮涌。我解下围裙,对小女儿说:“走,天气真好,应该出去玩玩。”
⒀转眼又过10年,大战刚刚结束,柏家的小儿子从前线回来,我们整晚都在问他做战俘的经过。他本来滔滔不绝地谈,但是忽然沉默下来,良久不发一言。他在想什么?惨痛的回忆?
⒁“喂!”他莞尔一笑,“你还记得吗?你当然不记得了。你大概不会有我这样深刻印象。”
⒂“记得什么?”我屏住气,几乎不敢说。
⒃“我在战俘营里,每逢情况不好的时候,就常想到那一天,你还记得我们放风筝的那一天吗?”
⒄冬天来了,柏先生去世,我非去看柏太太不可。但是我心里又有点怕。我真不敢想象柏太太以后的孤独日子怎么过。
⒅我们谈着我家的人、她的孙子孙女、镇上的变化。然后,她沉默下来,低着头。我微咳一声。是的,我该谈到她不幸的境遇了。而她一定会失声大哭。她接着抬起头来,面带微笑。“我刚才在想,”她说,“那一天,他真是兴高采烈。你还记得我们放风筝的那一天吗?”
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6.联系上下文,体会第(12)段划线句“我忽然停下来,心底深锁的门开了,记忆潮涌”这句话的含义。(3分)
1. 文中有哪些描写能够说明放风筝就像天堂一样?请举出三个例子(3分)。
(1)
(2)
(3)
8. 本文开头(第①段)写得好不好?好,好在何处?如果不好,理由是什么?(3分)
1. 对这两户人家来说,为什么都一直铭记着“放风筝那一天”?(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年河南省开封市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6分)
柴草
冬荣
(1)星期天早晨,姜君老师准备出门买担柴草,刚出巷口,就碰上个卖草的。卖草人个儿很小,扁担上两垛蓬蓬散散的柴草把他遮得严严实实。姜老师喊了声:“卖柴草的,挑过来!”柴草垛颠了一下,停住了。她准备迎过去,柴草垛却前后调了个儿,向相反方向移去。这一瞬间,姜老师看出挑草的是个孩子。之后,就只能看见穿着草鞋的两只脚。那双脚刺了一下姜老师的心——这孩子,大冷的天连袜子都没穿!那双脚倒换得很快,步幅却很小,柴草跟着颠得慌慌乱乱。
(2)姜老师以为孩子没听清,就又喊:“喂,卖草的,卖柴草的!”这声喊不但没喊住孩子,反而加剧了柴草的移动和慌乱。姜老师明白,这孩子不是没听清喊声,而是在躲避,不,在逃避!姜老师前一阵回故乡办理母亲的丧事,耽误了买草时节,现在街市上柴草很少了,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就追过去:“小孩——小孩!”“买你的草啊——你跑什么跑?”小孩偏跑,拼命跑!跑到一个小巷口,一头扎进去。姜老师知道这是条死巷,便穷追不舍。她已经不单为了买草,而是要弄明白:他干吧要跑?巷子到头了,孩子扔下柴草,钻进旁边的厕所。没了柴草的遮挡,姜老师一下子看出来,这孩子是自己的学生尚百秋。她冲着厕所嚷:“百秋——尚百秋!你出来,出来!”没有动静。又嚷:“你出不出来?你不出来我就在这儿等,等到天黑,看你能在茅厕里过夜?”
(3)姜老师班上的住校生共29名,像尚百秋这样穷的孩子11名。家里没饭吃,爹娘又不全。每月四块五角钱的伙食费全靠他们自己去挣。春天钓泥鳅,夏天抓鱼、挖黄鳝,秋冬到岗上砍草拾柴,他们把全部的星期天和每日早早晚晚都用来挣饭钱。十四五岁的孩子,一个个长不出个儿,面黄肌瘦。两只手皴出一道道血口子,也舍不得买盒二分钱的蛤蜊油。砍一担草不容易,街市上人欺小,狠杀他们的 价。眼前这担草能卖上五六角钱就算孩子幸运了。这担草,她要定了,她怎么也能多给他两天的伙食钱。姜老师就挑起草,准备先送回家,明天再给他钱。担子一上肩,心里一惊:这担草少说也有80斤。一把骨头的尚百秋竟能挑得起?可孩子正是挑着它被自己追得跌跌撞撞跑了这么远!心一酸,落下一行泪来。她放下担子,走近厕所,“百秋啊,老师家里等柴草用,我先挑去,明天给你钱。”尚百秋突然由厕所里冲出来,拽住扁担:“姜老师,这草……这草不能卖给您!”“嗯?”“是——是别人订了的。”“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不对,你扯谎,谁订的?住哪儿?我跟你去!”拽着扁担的手不松,“姜老师,这担草不好,尽碎的。”“碎点就碎点儿,我是烧饭,又不拾掇房子!”“姜老师,这草太湿!”“没事儿,我晒晒。”尚百秋要哭了,“那,那这草就送给您了,您别给我钱!”说完,低了头拼命跑开。姜老师摇摇头,叹了口气。空着手的尚百秋她是追不上的。
(4)姜老师以为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来晒。发现了两块石头,她一屁股跌坐在廊沿的石条上哭了起来。
(5)第二天,物理课上。她看到尚百秋一直低着脑袋不敢瞅她。她也不忍再看他。最后一个课时她让授课的朱老师捎一个纸条:“尚百秋,中午去我宿舍。姜老师。”她嘱咐朱老师一定要在下课后给他,以免影响他学习。
(6)刚吃完午饭,姜老师就在宿舍里等,桌上摆着件稀罕食品——切开了的心里美萝卜,这是特为尚百秋准备的,她是舍不得为自己买的。
(7)远远的,响起了嚓啦嚓啦的脚步声,尚百秋来了。嚓啦——嚓啦——姜老师感受着尚百秋身与心的全部沉重,沉重得她无法承受。没等学生站好喊报告,姜老师拉开门,“百秋!”一把拽进来,捺到凳子上。
(8)尚百秋低着头,两只皴得洗不净了的手在膝盖上颤抖着。姜老师伸过双手,搭住尚百秋两肩,努力摆出副轻松愉悦的样子。便想找一句合适的话开头,却总找不到。突然,她眼一热,一把搂过学生,哭出声来:“孩子,别,别害怕……”
(9)2002年金秋。姜君老师80寿诞。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二百多名学生前来庆贺。寿筵上,召集人副省长尚百秋讲述了上面那段发生在1960年的故事。他问寿星:“老师,您知道,当时我为什么那么怕您吗?”
(10)姜老师摇摇头,一冠银发颤动在灯光下,像笑容。
(11)尚百秋说:“因为您,太善良!”
(12)掌声如潮。
(13)尚百秋接着说:“如果说,几十年来,我走正了人生的路,那就是因为,我一直都在学习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尚百秋讲述的故事概括出来。(3分)
2.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那双脚刺了一下姜老师的心——这孩子,大冷的天连袜子都没穿1
3.阅读下面两个文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姜老师此时内心的感受。(4分)
(1)姜老师以为柴草真的湿,进院就摊开来晒,竞发现了两块石头。她一屁股跌坐在廊沿的石条上。
(2)突然,她眼一热,一把接过学生,哭出声来:“孩子,别,别害怕……”
4.本文中除了姜老师,尚百秋的形象也很突出,请结合全文探究他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5.在姜老师的80寿诞上,尚百秋为什么要向大家讲述这个故事?(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