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指出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水井与符号文化 
  ①伴随岁月的积淀,水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     
  ②“井”最常见的符号意义即代表了家国故园,自古就有“背井离乡”、“乡井”之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中国的传统观念视之为命根子,把“背井离乡”看成是人生一大苦事,中国古人安土重迁,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一口水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同时,水井本身又恰恰位于地上而深入地下,井口小,如果人在其中,所见井上之天也就小。这种特殊的空间视野便引中出“井”的又一重符号内涵,即坐井观天。这一意思的形成是源于刚刚提到的水井作为“家国故园”的符号象征,集中体现了固定的生活区域对人思想的禁锢、束缚,阻碍着人们超越现状、开创未来的脚步。    
  ③佛教作为一件舶来品【注】,已经完完全全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它与中国民间文化相融合,借“井”喻理,常常体现了佛法无边的大智慧。水井在佛家教义中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成为一种身心归宿的象征。     
  ④北京故宫里有一口水井,名为“珍妃井”。关于这口井的传说是慈禧太后在杀害戊戌雏新派志士后,对支持光绪变法的珍妃百般加害,并将其打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走前令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历史上关于珍妃的死因有不同说法,但这口令珍妃香消玉殒的井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也是“水井”符号最为凄惨的一层表达,“井”常常成为受欺凌妇女最后的归宿。“井”象征着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彼岸的家园,是她们灵魂与肉体最后的归依,同时也是她们悲惨命运的象征。     
  ⑤水井通往地下,而地下世界是无人知晓的、神秘的,因此井也就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特别是在中国的志怪小说中,井往往成为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象征,据此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鬼怪、隐士、异人的故事,如《搜神记》、《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等。在正史当中也记录了不少关于井的怪异事情,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理想的永恒追求,井也因此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更是丰富多彩,在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概念。在这里仅举凡例以飨读者,也许这可以成为你探索的一个起点。   [注释]舶来品:指进口的货物。(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8期,作者刘扬,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井”具有哪几重文化符号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第③段中加粗词语“中国制造”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中国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引经据典,表现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水井伴随岁月的积淀,其功能意义远远不如文化意义。    
B.水井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     
C.水井因它的文学性而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     
D.水井文化符号涉及历史、哲学等各个领域。     
5.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水井文化的探索发现。
链接一:据《汉书》记载,有一个叫孟通的县令,挖井得到一块白石,石头上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红色字样。后来,王莽以“新井自出”等十二符瑞出现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皇帝。     
链接二:世博园内的智利馆巧思妙想,馆内挖井。从井口向内张望,智利的风土人情,清晰可见。两国情谊,“一井相连”。     
链接三:古井是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建筑。我们要保护好井遗迹,做好井文章,把历史馈赠的这笔丰厚的遗产用好、用活。这样,乡土中国才有她的乡土气、市井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草木

韩少功

  ①佛教悲怀一切有眼睛的生命,故没有“人”而只有“有情”的概念,把人与动物并置于这一概念之内,一视同仁。这一来,只有植物降了等级,冷落在悲怀的光照之外,于是牛羊大嚼青草从来不被看作屠杀,工匠砍削竹木从来不被看作酷刑。

  ②佛祖如果多一点现代科学知识,其实可知草木虽无心肝和手足,却也有神经活动和精神反应,甚至还有心理记忆和面部表情——至少比网络上的电子虚拟宠物要“有情”得多。比如我家的葡萄就是小姐身子丫环命,脾气大得很,心眼小得很。有一天,一枝葡萄突然叶子全部脱落,只剩下光光的枝杆,叶子全部掉在地任人践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想了好一会,才记起来前一天给它修剪过三四片叶子,意在清除一些带虫眼的破叶,让它更为靓丽清新。肯定是我这一剪子惹恼了它,让它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来了个英勇地以死抗争。你小子剪什么剪?老娘躲不起,但死得起,不活了!

  ③其它各株葡萄也是不好惹的家伙,不容我随意造次。又一次,我见另一株葡萄被风雨吹得歪歪斜斜,好心让它转了个身子,以便攀上新搭的棚架。我的手脚已经轻得不能再轻,态度已经和善得不能再和善,但还是再次逼出了惊天动地的自杀案,又是一次绿叶呼啦啦尽落,剩下光秆一根,就像突然被大火烧过了一般。直到两个多月后,自杀者出足了气,耍足了性子,枯秆上才绽出一芽新绿,算是气色缓和,心回意转。

  ④相比之下,梓树就淳厚得多。工匠们建房施工时,把一棵碍事的小梓树剁了,又在树根旁挖灶熬浆料,算是刀刑火刑无不用其极,足足让小树死了十几遍。不料工匠离开半年之后,这树蔸(①)无怨无悔,从焦土里抽枝发叶,顽强地活了过来,很快撑起了一片绿荫。在中国的文字里,木匠名为“梓匠”,将故乡名为“桑梓”,可见树在历史上很上颇有年头。这与它的不屈不挠和任劳任怨可能不无关系。我只是觉得这种树稍稍有点蠢,比如初秋之际,寒暖不定,它们似乎是被气候信号搞糊涂了,不知眼下是什么季节,便又落叶又发芽的,如同连哭带笑,又加棉袄又摇扇,有点丢人现眼。

  ⑤秋天来了,我忍不住冲着它们呵斥。。

  ⑥它们似乎听不懂,新芽还是冲着落叶往外窜。

  ⑦草木的心性其实各各不一:牵牛花对光亮最敏感,每天早上速开速谢,只在朝霞过墙的那一刻爆出蓝花一串,相当于植物的打鸣,或者是色彩的早操。桂花最守团队纪律,金色或银白的花粒,说有,就全树都有,说无,就全树都无,变化只在瞬间,似有共同行动的准确时机和及时联系的局域网络,谁都不得自由主义地擅自进退。比较而言,只有月季花最娇生惯养。它们享受了最肥沃的土壤,最敞亮的受阳区位,最频繁殷勤的喷药杀虫,还是爱长不长,倦容满面,玩世不恭,暮气沉沉。硬要长的话,突然窜出一根长枝,挂上一两朵孤零零的花,就把你给打发掉。

  ⑧当一棵树开花的时候,谁说它就不是在微笑呢?谁说它的笑不是性感而色情呢?当一片红叶飘落在地的时候,谁说那不是一口哀怨的咯血呢?当瓜叶转为枯黄甚至枯黑的时候,难道你没有听到它们咳嗽或者呻吟?有一些黄色的或紫色的小野花突然在院墙里满地开放,如同一些吵吵闹闹的来客。它们在随后的一两年里突然不见踪影,不知去了哪里,留下满园的静寂无声。我只能把这事看作是客人的愤然而去和断然绝交——但不知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它们。

  ⑨再说我们同时栽下的一些橘树吧。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对它们同样地挖坑同样地修剪同样地追肥,但靠路边的三棵长得很快,眼看就要开花挂果,其它几株却无精打采,单薄瘦弱,长来长去还是侏儒,甚至叶子一片片在蜷缩。有一位农妇曾对我说:你要对它们多讲讲话嘛。你尤其不能分亲疏厚薄,要一碗水端平嘛——你对它们没好脸色,它们就活得更没有劲头了。

  ⑩我对这些建议半信半疑:几棵树苗也能看懂脸色呢?

(有删改)

  注:①蔸(d#u):指某些植物的根和高近根的茎。

1.文章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不同植物的不同心性,具体而生动。请根据原文,从下面五种植物中任选三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它们的性格特征。

(1)葡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梓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季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③加粗词“造次”,原意是“鲁莽;轻率”,在文中其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你能感受到在作者心目中,他和那些植物之间如同什么关系?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请举例说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了“我”家有名的、无名的树木花草,它们的脾气不同,心性各异,都睁着灵动的眼睛在我们面前摇曳。你最喜欢作者对哪一种植物的描写?请结合文句作简要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细细品味,说说文章字里行间传达着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认真阅读文段⑦,仿照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选一种你所熟悉的植物,精心组织语言,写出它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大附中题库 七年级语文(第2版)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048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________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________。

天上的________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________。

我想那________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________。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________。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________,

________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________。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________在走。

(1)

按原诗在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

A.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B.

定然/是不甚/宽广

C.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D.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2)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像”则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事物的形象。上文中第(1)节运用的是________的写作方法,第(2)节则运用了________的写作方法。

A.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B.

定然/是不甚/宽广

C.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D.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3)

选出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

[  ]

A.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B.

定然/是不甚/宽广

C.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D.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4)

作者想像天上的生活是

[  ]

A.

与人间生活是一样的,充满了幸福与和平。

B.

与人间的生活一样,充满了矛盾与黑暗。

C.

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纵然美好,也不如人间的幸福。

D.

与人间的生活不一样,天上的生活是理想的美好生活,从而反衬了当时现实生活的黑暗。

(5)

下列各项对诗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作者一反传统,把牛郎织女的生活想像得幸福美好,是为了表达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B.

作者由眼前的生活联想到了遥远天街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他希望过上浪漫悠闲生活的心情。

C.

诗人开头选取黑夜作背景,含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诗人所处的黑暗现实。

D.

诗人通过想像寄托了自己的美好理想,激发人们痛恨黑暗现实,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斗。

(6)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节“好像”后面加一个“是”字,凑足了音节,并且表达了作者惊异不定的心情。

B.

第三节“你看”后面运用逗号,表示停顿,能引起读者特别注意。

C.

第三节“隔”字后面加一个“着”字,更能表达牛郎织女渴望团聚的心情。

D.

第四节“不信”后面用逗号,如同诗人同读者对话,交流感情,富有情趣。

(7)

诗中用“朵”来修饰“流星”,恰当吗?为什么?

(8)

诗人是如何利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奋斗的另一面

  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奋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题)

(1)阅读全文,认真想想“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

________                         

(2)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________                        

(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________                        

(4)生活中有人正是因为读懂了“奋斗的另一面”的含义,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请你列举两个事例。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奋斗的另一面

  最后一课。
  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一一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司。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阅读全文,认真想想“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有人正是因为读懂了“奋斗的另一面”的含义,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请你列举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

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刘表使刘备袭许        (2)以威附        (3)尚及兄熙辽东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贤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长勺(《曹刿论战》)

C.莫不有求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      ,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

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刘表使刘备袭许        (2)以威附        (3)尚及兄熙辽东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于”与“袁绍有恩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贤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长勺(《曹刿论战》)

C.莫不有求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12.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            ,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南京三中201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②。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民夷,而尚兄弟③生存。今四州之民,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④之心,成觊觎⑤之计,恐青、冀⑥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

  行至易⑦,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⑧,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

  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

  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

  ④蹋顿:乌桓首领。

  ⑤觊觎(j@y*):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

  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

  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刘表使刘备袭许________

(2)以威附________

(3)尚及兄熙辽东________

(2)

下列句中加粗的“于”与“袁绍有恩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材人远矣(《伤仲永》)

B.

长勺(《曹刿论战》)

C.

莫不有求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

箕畚运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________________

(2)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________________

(4)

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古文阅读】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

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1)刘表使刘备袭许       (2)以威附       (3)尚及兄熙辽东     

2.下列句中划线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贤材人远矣(《伤仲永》)

B.战长勺(《曹刿论战》)

C.莫不有求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4.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         ,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古文阅读】
郭嘉谏曹操击乌桓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破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桓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已之有也。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操从之。
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操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注释】①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郭嘉: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文中的“胡”“夷”也指乌桓。②许:指许都,当时国都。官渡之战后,袁绍的残余势力投奔乌桓,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曹操构成重大威胁。同时刘表和刘备在南方又蠢蠢欲动。③尚兄弟:指袁绍之子袁尚、袁熙。④蹋顿:乌桓首领。⑤觊觎(jìyú):非分的希望或企图。⑥青、冀:地名,指青州和冀州。⑦易:易县,因易水而得名。⑧单于庭:乌桓的大本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1)刘表使刘备袭许       (2)以威附       (3)尚及兄熙辽东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于”与“袁绍有恩于民夷”中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贤材人远矣(《伤仲永》)B.战长勺(《曹刿论战》)
C.莫不有求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箕畚运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⑵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小题4】曹操想平定北方乌桓,又担心虚国远征,带来后忧,郭嘉第一次劝谏分析指出了         ,解除了曹操的忧虑;第二次劝谏特别强调的制胜因素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