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 |
题破山寺后禅院 |
1.对这首诗中有关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高林”指的是山上高高的树林。 B.“曲径通幽”四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清幽的景色,常被后人借来题写山水景点。 C.“潭影空人心”的意思是“潭水十分清澈,倒影其中,觉得心中杂念被洗涤一空。” D.“万籁”泛指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内容上说,本诗写了破山寺后禅院的深幽、寂静,赞美的是佛境摆脱尘俗、怡悦无忧的境界。 B.尾联用钟磬音反衬静,亦深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妙,所以此联在本诗中最为人们所欣赏。 C.本诗构思巧妙,以叙写事,以情布景,绘形绘声,写事写物超出象外,让人领略到景致之外的神髓。 D.本诗造意工致,透过视觉的、听觉的、透视的、比衬的种种意象,使人如置身于它的时空之中,受到感官的、精神的感染,有难言之妙。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课本中用“曲”而不用“竹”,这两个词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而“曲”,形容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很多,景致很深。
1. 赏析名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古诗词阅读赏析(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2分)
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古诗词阅读赏析(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 (2分)
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星江中学第二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题型:诗歌鉴赏
古诗词阅读赏析(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 (2分)
【小题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丹阳司徒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诗歌鉴赏
古诗词阅读赏析(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2分)
【小题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江苏省丹阳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古诗词阅读赏析(5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2分)
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