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选项是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译文: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变得强大了。 B、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C、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D、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译文: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忆童稚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项为之强 以弱为强者
C.徐喷以烟 清风徐来
D.观之,兴正浓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学而时习之
B.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 然胡不已乎
D.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将“夏蚊成雷”联想成“群鹤舞空”的情景,并从中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B.文章最后一段的“捉”“鞭”“驱”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以大欺小、残忍粗暴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表现力强,“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流传至今,称为成语。
D.文章启迪我们:只要热爱自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就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2)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选自 代文学家 写的《浮生六记》(2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
①能张目对日( ) ②私拟作群鹤舞空( )
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④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
⑤徐喷以( )烟。 ⑥果如鹤唳( )云端。
3、请区别下面每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4分)
见藐小之物( ) 项为之强( )
昂首观之( ) 以虫蚁为兽( )
4.翻译句子(4分)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
5、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3分)
6、选出说明有误的一项 ( ) (2分)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D.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童趣(16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5分)
⑴ 张( )目对日 ⑵ 果( )如鹤唳云端
⑶ 项( )为之强( ) ⑷ 徐( )喷以烟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3.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3分)
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答:
5.选出说明有误的一项( )(3分)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D.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童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⑴ 张( )目对日 ⑵徐( )喷以烟
⑶尽为所( )吞 ⑷方( )出神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小题3】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小题4】选出说明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
D.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童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⑴ 张( )目对日 ⑵徐( )喷以烟
⑶尽为所( )吞 ⑷方( )出神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3.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4.选出说明有误的一项( )(2分)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
D.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物外之趣”。 |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一个词语是“私拟作”。 |
C.第三段写出了作者细察的乐趣。 |
D.第四段中,“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了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余亿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干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现,果如鹤唳 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
②徐喷以烟( )
③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④项为之强(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余亿童稚时”说明本文所写内容均为作者儿时生活的回忆。这是一篇追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
B.“能张目对目”若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观蚊如鹤时的两个画面。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观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像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D.本文语六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且隐含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4)发挥想像,仿写句子。
童年是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奋发向上。
(5)你的童年时代经历过有趣的事吗?讲出来给大家听听,并绘声绘色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