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择。
《在山的那边》第二部分开头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拟人
B、夸张
C、比喻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4分)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4)我默默走近老屋。【A】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小题1:文中老屋有哪些特点?请用词语或短语简要概括。(4分)
答:
小题2: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对文中【A】【B】两个画线句任意选择一句加以品析。(3分)
答:选【】
小题3:第(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3分)
答:
小题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4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1~5题。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已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呜唱。也评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 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才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叠堕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橡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个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已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土,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的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3)_______________——站在老屋门口
2、细读第②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⑦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9段中画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 “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紧跟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
站在村口远远望去→(1)_________→(2)_________→默默地坐在堂屋里→(3)_________→站在老屋门口
2、细读第(2)段,说说对老屋的描写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7)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
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9)段中画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考新题型热点题库、语文 题型:048

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杨晓雷

  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当天下午,穿过宽阔的伊犁河,我们来到这里的林则徐纪念馆,只见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走进展馆,里面仅一间约两百平米的展室,室内布置简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图片及说明也大多见过,远不如虎门的气派。

  ②家住深圳,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虎门。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在一起,规模庞大,展馆外还有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遗址。每次去,总见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故来伊犁前,对参观的事不太在意。犹如看戏,高潮过了,后面的戏,则容易被忽略。

  ③然而,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④林则徐是在年近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罢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处罚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钝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从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则徐先后被革职查办,以“四品钦衔”遣戍伊犁、改遣开封协助王鼎治水,最终被流放伊犁,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半,前后跨三个年度,其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伤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则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惯例应可将功折罪,但道光帝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当面苦谏,不成,便自杀,成为一时震惊朝野的“尸谏”事件,然而,道光帝依旧无动于衷。林则徐身心俱损,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绝望,加上治水劳累、戍途奔波,林则徐在西安大病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才从西安启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体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勘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龙口水段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

  ⑥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⑦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除个人具备的英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职责,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了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个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个人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本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⑧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做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而以往的辉煌与显赫,似乎都是为此所作的铺垫和积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断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为那悲壮的一跃所作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

(选自《散文》,有改动)

1.本文的标题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结合全文和标题,请说出“流放”一词的两层含义。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精彩”一词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是全文的重要段落,作者描写了林则徐被流放过程的艰辛曲折,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林则徐人生这出“戏”的高潮在哪一段?是虎门销烟,还是流放伊犁?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中说“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甲文】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7.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答:                                                                                                                                                             

   (2)露珠只轻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答:                                                                                 

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答: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9.【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答: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答:                                                                            

                                                                               

10.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 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11.【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         句。我的理解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人教课标八年级贵州专版 2009-2010学年 第1期 总第157期 人教课标贵州专版 题型:048

邵华良:渡江支前立功劳

文/蒋同明

  ①1949年4月21日夜,滂沱大雨下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安庆长江江面一时间突然炮吼枪鸣、万船竞渡,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在大渡口强渡长江,并一举成功。肥东支前第一团紧随其后,乘风破浪,跨越长江。解放军登岸后即紧追仓皇逃跑的国民党部队,他们猛打猛冲,前仆后继,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担架队员个个气喘吁吁,扛着空担架跟随部队前进。

  ②邵华良的任务,是边行军边解决全连100多人的吃饭问题。进入石台、绩溪山区后,沿途村庄稀少,即使遇上几户人家,也听信国民党“共军共产共妻”的谣传,躲得不见踪影。在绩溪山区的一个夜晚,有人实在饿得招架不住,从一个财主家箩筐里找到几个黄澄澄的大油果。一位医生说是山果,并带头尝了一口,觉得又香又甜,口感很好。于是,几个人就把果子分吃了。当邵华良叫大伙开饭时,几位吃山果的队员全部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后来才知道,这是桐树上结的桐油果,吃了易中毒。那位医生中毒最严重,第二天行军时,成了第一位被担架队抬着走的伤病员。

  ③山路崎岖,云遮雾绕。解放军一边轻装前进,一边翻山越涧抄近道,欲用双脚超过敌人汽车轮。这时,部分担架员改做运输员,用担架抬着弹药器械随军行动。支前一月,几乎天天风雨相伴,白天冒雨行军,浑身湿透,夜晚宿营,架柴烤衣。偶尔遇上好天气,敌机就来跟踪侦察、扔炸弹、低空扫射。夜晚,敌机发射的照明弹将天空照得如同白昼。支前队伍中,有少数意志薄弱者,悄悄地不辞而别,开了小差。作为预备党员的邵华良,既要解决全连的生活问题,还要照顾其他队员,他鼓励大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④随着部队越来越深入南方,粮草供应越来越困难。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很难满足过境大军的需求。邵华良走东家串西家,找村长问保长,人家只认银元,邵华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元购买;人家没有大米只有稻谷,担架队员就自己打开水碓舂米。队员们大部分都是农村庄稼汉,舂米做饭,个个是行家里手。至于蔬菜供应,在兵荒马乱之际,有钱无货,能搞点盐水泡饭,即为奢侈生活了。

  ⑤5月上旬,部队进入皖浙交界的高山峡谷,困难接踵而至。尤其是要攀越拦路虎摩天岭,上山15里,峭壁丛林,下山15里,悬崖荆棘。他身背行军餐具带头爬山,大谢村刘玉林紧随其后,肩扛一箱足有100公斤重的机枪子弹,下山后,两人都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5月中旬,支前队伍经浙江转至江西玉山,解放军第十七军后勤部首长带来汽车,将担架团的弹药器械等辎重装车运走。至此,第一民工团完成渡江支前的光荣任务。

(选自《党史纵览》2008年第5期,有删改)

1.课文和本文同样是对渡江战役故事的记述。不过,两篇文章所记述的对象和切入点却有明显不同。对此,请结合这两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篇文章对解放军横渡长江都有着相似的记述。请你思考下面两个问题,体会两文语言之妙。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中的“冲破”和“横渡”能不能换成“打破”和“渡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庆长江江面一时间突然炮吼枪鸣、万船竞渡,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在大渡口强渡长江,并一举成功”中的加粗词“竞”和“强”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记述渡江战役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都以________为写作顺序;在表达方式上,两文都以________为主。不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穿插着作者对战事进展如此顺利原因的________,而本文则有作者对支前民工工作环境的________。

4.写作时,选择事例(选材)需要围绕表达的重点,强调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所选择的材料,都突出了解放军渡江战役之顺利,而本文所选材料则突出了战斗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两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材,分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主席笔下的人民解放军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本文中的邵华良与他们有共同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本文后,你能从中找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国民党军所谓“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时所向无敌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5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

□李汉荣

①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窗棂就飘出令人惊喜的、特有的清香。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把柄……

②就这样,一些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

③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想起千年的礼仪,透出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

④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⑤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那经她的手侍弄的植物们。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

⑥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

⑦窗框上雕有简单的图案:喜鹊、蝴蝶、莲花、仙桃。这些中国的古老图腾,是自然里美的生灵。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相友善,人也变成了自然的情义。

⑧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窗外墙根下,时不时就冒出几丛喇叭花藤,顺着墙壁爬上窗子,在母亲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的、蓝色的音乐;那些蛐蛐们、蝈蝈们,还有根本见不到面的无名无姓的虫儿们,就伴和着唱它们的歌——那从远古一直传下来的老歌;喜鹊、斑鸠、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鸟、阳雀、清明鸟……也远远近近地唱着、唱着。从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见万里,你侧耳能听见千秋。__

⑨我站在窗前,嗅着淡淡的松木香气和从窗外深远的天地飘来的草木风月的气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__

⑩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母亲熟睡了。我静立窗口,看见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一个山脊上。银河__A__,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气象,我似乎听到天上涨潮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它的波浪汹涌而来,拍打着夜深人静的民间,拍打着这小小的窗口,笼罩着我小小的母亲。

{11}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们,与__B__的天意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天道永恒……

(选自《经典美文》2009年第8期)

15.根据文章内容,从“浩荡、浩瀚、浩渺、浩大”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处。 (2分)

[A]处应填______ [B]处应填______

16.把握文意,补充下列画线处内容。(3分)

木格花窗的眺望,作者透过木格花窗,眺望到的白天的实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眺望到的晚上的实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眺望到的想象的虚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4分)

(1) 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叙述了一件事情来印证第②段中说的“一些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这一句话,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窗外的各种景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透过木格花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诗意的家园图景。而现在,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空间的拓展,不少这样的诗意家园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结合选文,联系以下链接材料,请你就“如何呵护我们诗意的家园”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2分)

链接材料

材料一 乡村公路的修建,为广大农村注入了新农村建设的主动脉。不少工厂也走进了农村,如江西省南康市龙岭镇黎边村,建起了许多家具厂,但家具厂简易的喷漆作业房喷出的气味很难闻,村民们都担心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材料二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靠环保部门单枪匹马、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陈中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姜堰市环保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甲文】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露珠只轻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2.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3.【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5.【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        句。我的理解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甲文】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小题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露珠只轻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小题2】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3】【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小题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小题5】【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        句。我的理解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四川省宣汉县峰中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甲文】
①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④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行道树》)
【乙文】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⑤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⑥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⑦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⑧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向一棵树鞠躬》)(有删节)
【小题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2)露珠只轻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小题2】仔细阅读甲乙两文,简要回答:(4分)
(1)甲文第③段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乙文第②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那么这棵树的不平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3】【质疑探究】: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2分)
(1)甲文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一句中说行道树既“忧愁”又“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2)乙文第⑦段为什么说“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
【小题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借树写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文章主旨。甲文将城市的“繁弦急管”“灯红酒绿”与行道树的寂静孤独形成对照,突出了行道树在困境中坚定执着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甲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我们的“自白”来抒情写意;而乙文只是以“我”的见闻感受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C.甲乙两文开篇都有点题的作用。而甲文既点出“我们”的身份,又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意抒情蓄势;乙文则起笔突兀,悬念顿生,让读者欲罢不能。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如何面对困境的态度和价值观,赞美了那种不畏艰辛、顽强抗争、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两文中的“树”的形象都是奉献者的化身。
【小题5】【迁移拓展】请结合链接材料,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2分)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链接】:
材料一:两弹元勋邓稼先,远离亲人,身处荒漠,克服重重困难,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音乐巨人贝多芬,正当盛年,耳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可他仍然创作出了不少不朽的世界名曲。因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答:我选第        句。我的理解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