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上下句衔接有误的一项是

A、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拔山倒树而来,忽有庞然大物,盖一癞虾蟆。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度贵州省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题型:选择题

理解文言句意有误的一项是

A.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环绕四周都是萧条的景色,不能遮蔽大风和烈日。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D.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湖南宁乡玉潭城北中学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B.《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战胜疾病、重见光明。

C.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D.《浪之歌》中,海浪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记承天寺夜游》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2.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

3.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6.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宁乡玉潭城北中学初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我的第一本书》中,胡适用温情的笔调来描绘父亲为自己抄写课本的动人情景。
B.《再塑生命》所述说的是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战胜疾病、重见光明。
C.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D.《浪之歌》中,海浪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宁阳县2011-2012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

(2)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3)

“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

(4)

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②-⑧/⑨-

B.

①②-⑦/⑧-

C.

①/②-⑤⑥-⑥

D.

①/②-⑨/⑩-⑩-

(5)

“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6)

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

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

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

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