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惟余莽莽 (只,无边无际的意思) B、原驰蜡象 (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C、须晴日 (等到) D、稍逊风骚 (指风流倜傥)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人生的“附件”
“来”的时候人人平等,都是双手空空,赤条条一丝不挂,什么也没有。
最先有的是名字,尽管这是人生的第一烙印,但名字或雅或俗、或贵或贱,并不能预示将来,它只不过是一个代号罢了。
之后,渐渐有了许多小玩艺:小泥人、小镜子、小画书、小童车、木头枪、电子表……这些东西自然无关紧要,但已有了城里人山里人的区别,有了家庭贫富、生长环境优劣的区别。
真正的区别在成年之后,在于人拥有众多的“硬件”或“软件”之后,比如有了耳环项链金戒指,有了名片专车女秘书,有了银行账号,有了这样那样的头衔……这时,人就不一样了。这些附加在人体上的配件如同商标,无形中将人划分得一清二楚:阔佬与乞丐、上级与下级、明星与追星族、老板与打工仔、名流显贵与芸芸众生……这些“附件”往往是生命的砝码,注定人体的轻重与贵贱:有人一言九鼎,就得有人惟命是从;有人趾高气扬,就得有人点头哈腰;有人一掷千金,就得有人节衣缩食;有人飞黄腾达,就得有人坠入深渊……(每一个人必须严格按照自己“附件”所规定的号码,去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于是人生舞台上异彩纷呈,美妙绝伦,无论爱情与阴谋、悲剧或喜剧,都是围绕“附件”这个核心展示的。
一旦“附件”超过人身的自重,生命便失去平衡,致使不少人飘飘然,弄不清楚自己是谁。似乎人的自身这个“主体”无关紧要,重要的倒是那些附属的花花哨哨的零配件。这样就有人贪婪成性,就有人铤而走险,就有人玩火自焚,心甘情愿沦为“附件”的奴隶。因此,这个世上 ……
不幸的是,“走”的时候人人平等,都是双手空空而去,谁也不能带走什么。那些苦苦追求、累了一生的“附件”,都将随着一缕轻烟消失散尽——惟有生命永恒。
1.对文章中的“人生的‘附件”’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身以外的有形无形的附加物。
B.从小时候的玩具到成年后的财产地位。
C.也就是文中所说的人所拥有的“硬件”和“软件”。
D.人所拥有的巨大财富和显赫的地位。
2.第五段中“人身的自重”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3.填入文中第五段末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A.就有了贪官污吏,就有了黑心奸商,就有了无耻小人,就有了不孝子孙。
B.就有了黑心奸商,就有了贪官污吏,就有了无耻小人,就有了不孝子孙。
C.就有了贪官污吏,就有了黑心奸商,就有了不孝子孙,就有了无耻小人。
D.就有了不孝子孙,就有了无耻小人,就有了贪官污吏,就有了黑心奸商。
4.这篇文章要阐明的主旨是什么?(不超过24个字)
5.从修辞角度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
6.对本文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四段中画线句子是用反语进行讽刺。
B.第五段中的“花花哨哨”是褒词贬用,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附件”的轻蔑与否定。
C.文章末段是说“附件”随人体消亡而消亡,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却长存不息。
D.本文开头写人降生时“两手空空”,结尾写人死亡时也“两手空空”,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1—7题。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看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里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母亲的每一封来信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信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分别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3.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4.文中在写到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时引入了他路遇家乡熟人的内容,从记叙的顺序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一安排具有怎样的作用?
5.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由此可见当时的文卡是个怎样的人
6.选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
——“焦急地”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热切盼望的心情。
B.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
——“泪痕斑斑”表明母亲是一边写信一边流泪的。
C.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自然”二字不可删掉,因为这个词语表明文卡是明知故犯。
D.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文卡没有将10卢布寄给母亲主要是考虑到数目太小,无济于事。
7.当“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的时候,文卡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结合全文,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40字)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2005·常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母亲的来信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时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母亲的每一封来信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信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分别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在写到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时引入了他路遇家乡熟人的内容,从记叙的顺序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一安排具有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母亲的信……
——“焦急地”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热切盼望的心情。
B.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
——“扔”字写出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随意甚至轻蔑的态度。
C.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
——文卡没有将10卢布寄给母亲主要是考虑到数目太小,无济于事。
D.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
——“打着哈欠”和“掏”“拆”“抽”等词语表现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漠然和漫不经心。
(5)当“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的时候,文卡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结合全文,展开想像,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