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课1测·七年级·语文·上 题型:013

下列作品、作家、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化石吟》——张锋——《科学24小时》

B.《绿色蝈蝈》——法布尔——《昆虫的故事》

C.《月亮上的足迹》——朱泳燚——《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

D.《山市》——蒲松龄——《聊斋志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魏学洢      明朝        《核舟记》      《虞初新志》
B.蒲松龄      清朝        《山市》         《聊斋志异》
C.墨翟         春秋        《公输》         《墨子》
D.李清照     南宋        《醉花阴》      《漱玉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第三单元文章的作家、作品、出处、主人公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故乡》——《彷徨》——闰土
B.曹文轩——《孤独之旅》——《草房子》——杜小康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菲利普夫妇
D.黄蓓佳——《心声》——《儿童时代》——李京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江苏镇江)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B.《名人传》中,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快乐”这句充满豪情的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今天已成了勇敢者的座右铭。

C.《父亲的病》中多次写医生开出的奇特药引,如陈莲河医生开出的最平常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而且“要原配”,目的是为了讽刺所谓的名医实际上是误人性命的庸医。

D.在学校里,汤姆通过认真背诵《圣经》,积累到九张黄条,十张蓝条,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一本《圣经》。

(2)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在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名。(1分)

婚夕,祥子才明白:    并没有怀了孕。像变戏法的,她解释给他听:“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么会死心塌地的点头呢!我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哈哈,哈哈!”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①     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什么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什么?(2分)

②     吴用的四句口歌暗藏什么玄机?(1分)

1.     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处)(3分){来源:学#科#网Z#X#X#K}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2.     阅读下列新闻调查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外来粽品牌垄断市场

昨天,记者在我市部分超市看到,虽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个多月,但“思念”、“三全”、“安井”、“五芳斋”等外地的品牌粽子已经在各大超市出现。为何不见本地粽子的身影呢?超市负责人说,超市商品采购由总部决定,总部只采购品牌粽子,而目前本地粽尚无自己的品牌。

(材料二)本地粽以“鲜”取胜

到哪里去买本地粽呢?记者在电力路、花山路看到了几家卖粽子的小店。店主表示,⑦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品种没有超市里多,只有红豆、蜜枣和肉粽,但当天包当天卖,十分新鲜,不像真空包装的外地粽,经由运输等途径,再到超市柜台,距离生产日期已有好几天。

(材料三)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相差不大。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糯米等原材料的价格降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粽子大多是人工包装,人工费水涨船a高,运输费用也是居高不下:有降有升,粽子的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1)从“材料三”中提取主要信息,为该则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1分)

(2)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本地粽与外来粽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劣势。(4分)

  优势:                                                               

  劣势:                                                              

(3)吃粽子的习俗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现在人们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中考前夕,有老师给学生赠送了粽子,这个礼物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祝愿。说出老师的祝愿是什么。(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0分)
穿衣话低碳
①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②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开幕。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低碳”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也在民间引发了相关话题的讨论。其中话题之一就是穿衣。
③都说“北方春脖子短”,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北方居民仿佛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这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乱了阵脚,纷纷着手添置新衣。然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是,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气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④相比之下,棉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一条普通的涤纶裤,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⑤在面料的选择上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
⑥皮革源自动物皮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低碳族当然不应选购此类面料。而且,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更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人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⑦我们如何才能得知自己买来的衣服是不是个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什么样的购衣、穿衣标准才符合低碳要求呢?
⑧据估算,平均少买一件衣服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约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很多人会说,难道为了低碳,就不买衣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⑨购买衣服时多些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数色彩鲜艳的衣服都是由化学梁色剂着色。而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
⑩通过混搭、新旧服装搭配等方式,也可以提高服装的再利用率,增加时尚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
(11)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涤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
(12)无论再怎样延长寿命,衣服终究有被淘汰的时候。此时,便可以通过旧衣翻新、捐赠他人、移为他用等方式有效利用旧衣服,进行低碳的处理。(选自《走近科学》)
小题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衣服的面料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消耗的水和能源越少,就越符合低碳的要求。
B.“低碳”的“碳”,仅指二氧化碳,“低碳”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第③段引用“北方春脖子短”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北方冬夏换季快的气候特点。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语言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小题2: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选文介绍了低碳的的含义,不同面料对环境的影响,低碳购衣、穿衣及旧衣处理的方法。
B.选文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棉织品比化纤品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少。
C.“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中“主要”一词不能去掉,因为一件衣服的碳排放还来自原材料的生产、制作、运输等环节,如果去掉就变成仅来自使用过程,不符合实际,也不准确。
D.“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这句话主要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小题3:据有关部门对地球破坏最严重的十个国家统计排名,中国排名第三。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环境。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个“穿衣低碳族”?(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