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你仔细看——你看仔细 B、有件事找你——找你有件事 C、你吃了饭再回来——你回来再吃饭 D、看完电视就睡觉——电视看完就睡觉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⑴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⑵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⑶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⑷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⑸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⑹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生动。
⑺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质,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⑻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⑼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⑽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⑾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选自《新民晚报》2007年10月30日)
1.黄昏是一种美丽,镜泊湖的黄昏更是充满着美丽。但文章开篇却从“黄昏有时是一种错误”说起,从表达技巧上看,这是怎样一种表达技巧?
2.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跟其它湖泊比较,它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3.游览黄昏中的镜泊湖,看到了“别致的生动”。第8段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了这种“别致的生动”?
4.读第8、9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句流露出阮籍对黄昏是怎样的态度?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流露出李商隐怎样的情感?
(3)阮籍和李商隐均未参透生命的禅机,本文作者参透的禅机是什么内容?
5.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A.文章第一段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目的,是为他们不能渗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贵阳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语言应用
“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
材料(一)
【地理学科】
①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②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
③云南高原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和缓。
④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⑤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1.将上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⑤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⑤ C.①⑤②④③ D.③②①④⑤
材料(二)
【物理学科】
①弹力是一种力。
②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
③弹力是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
2.提取上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弹力”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弹力是
材料(三)
【数学学科】
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可以直接提取公因式,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
3.阅读上面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作答。(3分)
材料主要介绍了运用 ① 来解决因式分解的数学方法,强调了运用该方法时的两种情形。材料中涉及到的两种情形分别是:
② ③
材料(四)
【音乐学科】
第一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再见吧同学!再见啊再见!亲爱的同学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
第二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千言万语,看一眼先生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坐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敬爱的老师再见,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歌词《告别母校》(作者:田德芳)
4.在离别之际,同学们心里一定会荡漾起对老师的许多感激怀念之情。请联系生活,仍然以“老师”为题,模仿歌词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万千思绪, ① , ② ,胸中荡起感激的涟漪。再见吧老师!再见啊再见!敬爱的老师再见,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里。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A.⑤①④②③ | B.①④③②⑤ | C.①⑤②④③ | D.③②①④⑤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语言表达
“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
材料(一)
【地理学科】
①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②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
③云南高原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和缓。
④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⑤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小题1】将上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⑤①④②③ | B.①④③②⑤ | C.①⑤②④③ | D.③②①④⑤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到海底安家
①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界将是海洋的世界。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
②然而,这一切的关键是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洋城市。其实,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斯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创造了两项世界记录: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海底。
④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也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这种水下房屋是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其中一个为实验室,另一个为生活舱。这项实验有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可以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⑤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还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是个大问题。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氧气混合气体。
⑥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否则会污染空气。
⑦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短时间内,潜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食品,时间长了,就得另想办法。淡水的供应也很重要。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饮用水质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⑧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如何保证供电?目前,主要通过岸上拉电缆供电.水面发电船供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海底房屋应备有蓄电池。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海底城市,采用海浪发电是最理想的。
⑨在海底居住,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因此,只凭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运输工具。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它的外形很像鱼雷,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前端还有水声定位仪、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
⑩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可是电磁波不能在水里传播,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也会被吸收,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的传播声波的特点,采用水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
1.③段已经列举了法国库斯桃的实例,④段为什么还要列举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的实例?它们的作用有哪些异同?
2.⑤—⑩段各说明什么内容?它们的顺序能彼此调换吗?为什么?
3.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作用,并指出删除后意思会发生什么变化。
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到海底安居最值得记取的教训是什么?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
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_________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_________,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功夫,就由单瓣_________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绿、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_________,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_________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_________了新的品种。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下面括号中选择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不得重复。
(发现、发明、创造、创立、培养、培育、培植、栽培、种植、增添、增加、增进、加快、加速)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句是( )
A.反问 B.设问 C.一般疑问句
3.“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一句中的“它”是指( )
A.花儿 B.花儿这样红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4.为了更好的说明事物,文中用了牡丹这一事例,其表达效果是( )
A.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牡丹的人工培植的过程,让读者知道培植花卉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
B.突出证明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形花色演变的速度,它相对于自然选择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C.充分显示人工栽培在花色(包括红色)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5.文中写了牡丹两个方面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是( )
A.花瓣、花色 B.花叶、花蒂 C.单瓣、多瓣 D.花种、花色
6.文中举例部分的说明顺序是( )
A.空间 B.时间 C.逻辑
7.“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此句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举了哪三个例子?文中引出三个例子的词语是哪些?作者列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说明三种花的栽培过程的顺序是什么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调整好。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花青素在酸性液中会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
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④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
⑤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⑥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
⑦同样,花青素在中性液中反射紫色的光波,在碱性液中反射蓝色的光波。
⑧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调整好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_________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_________,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功夫,就由单瓣_________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绿、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_________,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_________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_________了新的品种。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下面括号中选择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不得重复。
(发现、发明、创造、创立、培养、培育、培植、栽培、种植、增添、增加、增进、加快、加速)
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句是
A.反问 B.设问 C.一般疑问句 ( )
3.“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一句中的“它”是指
A.花儿 B.花儿这样红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4.为了更好的说明事物,文中用了牡丹这一事例,其表达效果是 ( )
A.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牡丹的人工培植的过程,让读者知道培植花卉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
B.突出证明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形花色演变的速度,它相对于自然选择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C.充分显示人工栽培在花色(包括红色)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5.文中写了牡丹两个方面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是 ( )
A.花瓣、花色 B.花叶、花蒂 C.单瓣、多瓣 D.花种、花色
6.文中举例部分的说明顺序是 ( )
A.空间 B.时间 C.逻辑
7.“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此句运用了哪三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举了哪三个例子?文中引出三个例子的词语是哪些?作者列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说明三种花的栽培过程的顺序是什么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将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调整好。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②花青素在酸性液中会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
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④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
⑤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
⑥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波短。
⑦同样,花青素在中性液中反射紫色的光波,在碱性液中反射蓝色的光波。
⑧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调整好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