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面的多音字组词不对的是

A、期qī  期待 jī  期年
B、笼lǒng  笼罩 lóng  笼头
C、乐lè  欢乐 yuè 乐器
D、槛kǎn  槛车 jiàn  门槛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问答题

让自己的家园更美丽,让自己的城市更文明,这是所有镇江人的热切期盼。为响应市政府发出的“全民共创文明城”的倡议,请你参与下面由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
(1)【文明创建我知晓】请你以活动宣传大使的身份,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向你身边的人介绍启动仪式的情况。
  《镇江日报》讯2010年5月30日上午,镇江市“全民共创文明城”行动启动仪式在春江潮广场举行。站在美丽的滨江风光带上,面对正在变得日益美丽的镇江城,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代表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全民共创文明城”队旗,并在背景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明创建我参与】作为中学生,一定要好好读书,丰富精神世界,做名副其实的文明人,这也是为创建活动出力。为此,学校文学社举办“我与名著”知识竞赛活动。请你赶快去大显身手吧!
人物榜:
《水浒传》中有这样两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说出其中A、B两个打虎英雄分别是谁。
①A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胞膳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A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②B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B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苑:
①格列佛游历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一次,“一位女官不小心,晚上看传奇小说时睡着了,以致皇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设法扑灭了大火,把利立浦特“费了多少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游记》第十七回的回目是:“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请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概述这个回目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明创建我评判】下面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组镜头,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结合文明城的创建,用简洁的语言对这种现象进行评判。(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所写语句中必须包含“文明”一词)
  镜头一:5月30日上午,镇江金山湖龙舟大奖赛拉开帷幕。金山湖中龙舟竞渡,金山湖畔人山人海,我市首次举行的龙舟赛事吸引了8万余名市民前往呐喊助威。
  镜头二:某学校附近不到百米的小巷里,就有好几家黑网吧。每到放学时,学生纷纷而来,网吧老板从不查验身份。网吧内门窗紧闭,光线昏暗,烟雾缭绕,拥挤不堪。
我选我的评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让自己的家园更美丽,让自己的城市更文明,这是所有镇江人的热切期盼。为响应市政府发出的“全民共创文明城”的倡议,请你参与下面由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

(1)【文明创建我知晓】请你以活动宣传大使的身份,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向你身边的人介绍启动仪式的情况。

《镇江日报》讯2010年5月30日上午,镇江市“全民共创文明城”行动启动仪式在春江潮广场举行。站在美丽的滨江风光带上,面对正在变得日益美丽的镇江城,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代表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全民共创文明城”队旗,并在背景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明创建我参与】作为中学生,一定要好好读书,丰富精神世界,做名副其实的文明人,这也是为创建活动出力。为此,学校文学社举办“我与名著”知识竞赛活动,请你赶快去大显身手吧!

    人物榜:

    《水浒传》中有这样两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说出其中A、B两个打虎英雄分别是谁。

A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A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②B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B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A:_________     B:___________

故事苑:

    ①格列佛游历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一次,“一位女官不小心,晚上看传奇小说时睡着了,以致皇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设法扑灭了大火,把利立浦特“费了多少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你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西游记》第十七回的回目是:“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请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概述这个回目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明创建我评判】下面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组镜头,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结合文明城的创建,用简洁的语言对这种现象进行评判。(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所写语句中必须包含“文明”一词。)

    镜头一:5月30日上午,镇江金山湖龙舟大奖赛拉开帷幕。金山湖中龙舟竞渡,金山湖畔人山人海,我市首次举行的龙舟赛事吸引了8万余名市民前往呐喊助威。

    镜头二:某学校附近不到百米的小巷里,就有好几家黑网吧。每到放学时,学生纷纷而来,网吧老板从不查验身份。网吧内门窗紧闭,光线昏暗,烟雾缭绕,拥挤不堪。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评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综合性学习(10分)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画家喜欢描画春天,诗人喜欢歌唱春天,我们也一起去感悟春天的美丽吧?
【阅读材料】2014年3月28日上午9时整,荆州市第五届桃花节开幕式在荆州区西门外桃花村隆重开幕,桃花村几公里长的小村里挤满了人。
每年到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来到桃花村看桃花、赏桃花,桃花村里热闹非凡。做生意的人也纷纷抓住这个机会,到桃花村推销自己的产品,特别是桃花节开幕式的时候更是人山人海,似乎要把这个村庄挤炸。
今年的桃花节开幕式比往年更有看点,开幕式文艺表演更是精彩纷呈:歌舞、小品、快板、武术、才艺表演掀起一个个高潮,观看的人们兴趣盎然、津津有味。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在吟咏“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得众人一阵欢呼,欢乐的笑声在春风中回荡…
小题1:(2分)【归纳】。阅读上面的材料,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15字以内)
 
 
 
 
 
 
 
 
 
 
 
 
 
 
 
 
小题2:(2分)【品味】根据你平时的语言感受,在下面对联的上下联中分别填写一个单音节动词。
微风    细柳,时雨    初花。
小题3:(2分)【设计】你们小组要办一期“春天的颂歌”的手抄报,请你结合材料设计二个相关的栏目。
A                             B                      
小题4:(4分)【表达】走进春天,感受美景。请你走进大自然,调动你的多种感觉,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光吧。(要求:至少调动两种感官,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八年级  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大陆为什么会移动呢?科学研究证明,原因在地球的内部。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约为7.2公里,在陆地大约为40公里。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大约为2865公里,地幔下面是地核2270公里厚的熔铁外核和直径大约为2400公里的内核。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现固态。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仍认为,地球上大陆移动(也称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于地幔上部产生的热对流,而热源是由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但是最新研究成果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使用金刚石和钻枪模拟地核压力的实验,并用钻石、红宝石、激光束和特殊子弹对铁加压和升温,模拟确定铁在地核压力下的熔点,得出结论认为:地核温度为6880℃,不仅较以前人们认为的2700~3700℃要高几千度,而且较太阳的表层温度5760℃还高。而以前对地核温度的估计,是根据对地幔的熔岩进行温度测量后使用类推法而得出的。新的实验说明,形成被称作大陆漂移或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的热源是地核,而不是地核上面的地幔。这就是说,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这给我们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新计算的地核温度说明,地幔和外核的中间地带的作用就像一个压力锅,它使绝大部分地核热量不能释放出来,但却又允许少量热量溢出,使地幔在称作热对流的过程中缓慢沸腾,在沸腾时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从而引起地壳的运动,造成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的爆发。也就是说,地球上大陆移动的原因是由于整个地幔的对流。新计算出的地核温度还说明,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而是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由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而产生的,这些物质组成了早期的太阳系。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词。

(  ):

(  ):

变(  ):

2.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为什么选用铁来进行实验?

3.“大陆移动”、“大陆漂移”在第四段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

4.第五段中画线的词“沸腾”,通常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在本文中特指什么现象?

5.对地核温度的断定,文中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00~3700℃,一个是6880℃,哪一个可信度高?为什么?

6.关于大陆移动的原因,新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几项理论不存在争议的一项是

[  ]

A.只有地幔上部才有热对流。

B.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

C.地核的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

D.地核的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固态。

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八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漫话对联》,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漫话对联

金虎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 ??????????? ??????????? 、意义与影响。(3分)

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3分)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 ?? ? ??? )联。

“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 ? )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 ?? ? ? )联。

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 )处最合适。(1分)

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1分)

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

下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漫话对联》,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漫话对联
金虎
(1)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2)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若有横批应对对联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联通常粘贴或悬挂在门上或壁间的廊柱上。
(3)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娶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     联。
(4)对联源于何时?可远溯先秦。 A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 B相传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 C 宋代在门上张贴对联成为一种风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 D 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 E 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语》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繁荣的景象。
(5)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如何撰写对联呢?
(6)首先,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清新流畅的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例如:“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一代功”可以送给辛勤的园丁;“枝头喜鹊歌新曲,雪里梅花报早春”适合春节传达喜气;“皓月描写双燕影,寒霜映出并头梅”经常出现在结婚喜庆时。
(7)其次,撰写上下联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必须相连,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两联字数须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应相同或相近,但不能出现“四海”对“五湖”之类的词义雷同情况,更不宜有“石”对“石”这样的同字相对;句式结构形式要相同,彼此对称;字音声调平仄相对,使对联念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8)对联还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在此仅举两种。一是从古今诗词曲赋中取两句组成,如“夕阳无限好,高外不胜寒”,上联出自李商隐诗,下联出自苏轼词,这叫“集句”。二是“摘句”,就是把诗中的对偶句直接拿来使用,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
(9)对联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许多汉字学家的涌现,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来写对联。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座自鸣钟,上面就刻有一副对联:“日月同明,报十二吉祥如意;天地合德,庆亿万富贵康宁”。小小的对联还真的融合了大文化呢!它展现出汉民族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朵奇葩奉献给世界,使其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小题1:本文主要说明了对联的定义、                                 、意义与影响。(3分)
小题2:区别下列对联的类型。(3分)
①“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属于(          )联。
②“贵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有名的(       )联。
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友谊的(        )联。
小题3:“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善,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这一句话是从第(4)自然段中抽出来的,放在(    )处最合适。(1分)
小题4:第(5)自然段在层次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5:第(8)自然段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6: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主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拟写恰当的下联。(1分)
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
下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灵魂细胞”真的存在吗

  近期,英国科学家对超自然现象开展的大规模科学调查表明,虽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魂”的存在,但不少人总煞有介事地说某某地方闹“鬼”,令人困惑不解。其实,这不是人们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由环境和人体“灵魂细胞”产生的思想意识造成的。

  科学家对英国几处传说闹“鬼”最厉害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那些让人毛骨悚然的“鬼屋”,与其说里面有“鬼”的活动,还不如说是气流和照明设备的原因。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报称见到“鬼”或感觉有“鬼”的人说的都是亲身感受,但这些都可以用自然现象加以解释。寒冷的气流、昏暗或变比不定的照明、恐怖幽闭和磁场变化都能造成一种不安的感觉,有些人会把这种感觉解释成有“鬼”。

  由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一怀斯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伦敦西南部汉普顿宫的传说中的“超常现象”进行了调查。据说,原来属于亨利,八世建成的汉普顿宫阴魂不散,这些鬼魂中就包括1542年被砍头的凯瑟林·霍华德。

  怀斯曼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文章中指出。这个宫中的“闹鬼”之处往往位于气流通过的当口或当地磁场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怀斯曼还亲有感受地说:“走进去的人的确有一种遇到‘鬼’的感觉。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都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人们并没有遇见‘鬼’。”

  在这方面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是曾和詹姆斯·沃森于1953年一起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意识的产生,尤其致力于反驳鬼魂存在的学说。他认为,人的灵魂或意识根本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由人体大脑中的一小组神经元细胞产生和控制的。他说:“我的科学信仰使我相信,我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用大脑中神经细胞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不久前,他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实验终于发现了人类的“灵魂细胞”。

  最新的科学实验使他们获得了富有价值的第一手研究数据,这些数据完全证明克里克的学说是可信的。他在医学杂志上撰文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哲学、心理学和神经学等领域将神经细胞和意识产生完美地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人类意识仅仅由大脑中一小组神经元细胞来表达,说得更精确一点,这些神经元细胞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沿的一小块地区。”这一小块地区就是人类“灵魂细胞”的居住地。

(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A.“灵魂细胞”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人们常说的闹”鬼”究竟是怎么回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毛骨然(  )

文(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煞有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困惑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文章对说明对象的说明,可以看出文章使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数第二段加横线句子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灵魂细胞”存在的结论,这一成果是__________学、_________学和______学等领域共同研究的结果。

(7)学了这篇文章,如果你再听到有关闹“鬼”的说法,你将怎样用科学的道理对其进行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06~2007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你的脑子里不断地重复着校长的话:明天搬、明天搬……最后一天……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走进教室,后墙上那道无情的裂缝狰狞地盯着你。面对四十七双纯真的眼睛,你的心越来越坠得像掉进了黑洞,无着无落的。

  教室里真静,学生们专心地望着你,等你开口,你用和平常一样的声调向学生说,明天搬迁了,有了紧急情况要一个跟一个,一组挨一组地按顺序离开教室。这些平时十分活泼顽皮的六年级学生,现在都神情严肃地点点头,好像一下子都长大了。

  好孩子,多好的孩子。

  你的目光亲切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又看到王宁了。王宁个头高,坐在最后,离裂缝的后墙只有不到l米的距离。按刚才的安排,王宁该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这孩子两岁时就没妈了……

  ________你的身上一下子汗津津的

  让他坐到前边走道上,——那边的路就走不成了。

  都往前挤,让后墙那儿空出两米的空地来。——这教室本来就窄小;四十七个学生原本就坐得满满的。

  让王宁和别人调个座位。——调谁?!

  你真是为难了。

  你的目光落到靠门口第一排座位上的一个瘦小单薄的男孩身上,那是你的独生子黄欣。这孩子自小身体就弱,上六年级了还像个七八岁的孩子,同学们叫他“小豆芽”。

  你犹豫了。

  好久,你说:“黄欣,你和王宁换一下座位。”声音大得自己也吓了一跳。儿子不明就里地看着你——他坐到最后看不见黑板呀!

  王宁举手了,站起来说:“老师,我这么高,坐第一排会挡住后面的同学,‘小豆芽’他……”

  你没等王宁说完,就冲着黄欣用命令的口气说:“你去调王宁过来!”

  儿子知道这就是结果了,噘着嘴无奈地走到最后,他人一坐下就被同学们的身影遮得看不见了。

  你严肃地说:“黄欣,你站着听课,坚持一天,最后一天。”

  儿子站起来,你瞥见了他眼角滑落的一串亮晶晶的东西。

  你猛然地转身面向黑板。

  ________教室里很静,很静。

  好久,你转过身来,你用和平常一样的声调,向学生们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绿洲》1992年第3期)

(1)

“你身上一下子就汗津津的”,原因是________

(2)

文中两处用到“好久”这一词语,前一处“好久”表现________,后一处“好久”表现________

(3)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王宁两岁就没有妈妈、瘦小单薄的黄欣是“你”的独生子这些内容?

答:________

(4)

第3段“教室里真静”和第20段“教室里很静,很静”,同一个“静’’字表达的内容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________

(5)

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

A.

搬迁

B.

决定

C.

教师

D.

母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