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面各项中,两句话所表达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路挺滑,我差点没摔倒。 路挺滑,我差点摔倒了。
B、饭馆卖的饭,四两和二两一样多。 饭馆卖的饭,二两和四两一样多。
C、办完事,我花了一个小时才到家。 办完事,我到家才花了一个小时。
D、这段路,一般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重大交通事故,一般不发生在这段路上。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面各项中,两句话所表达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路挺滑,我差点没摔倒。 路挺滑,我差点摔倒了。
B、饭馆卖的饭,四两和二两一样多。 饭馆卖的饭,二两和四两一样多。
C、办完事,我花了一个小时才到家。 办完事,我到家才花了一个小时。
D、这段路,一般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重大交通事故,一般不发生在这段路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三台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  危险            B.河伯始旋其目    面孔 

C.见笑于大方之家       很慷慨的人         D.百川灌          黄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莫己者                B、野语有

望洋向而叹曰                  我谓也

C.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为莫己若者                    不水端

3.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B.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C.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神话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危险B.河伯始旋其目面孔
C.见笑于大方之家很慷慨的人D.百川灌黄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莫己B.野语有
望洋向而叹曰我谓也
C.天下之美为尽在己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为莫己若者                   不水端
【小题3】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B.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C.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神话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危险B.河伯始旋其目面孔
C.见笑于大方之家很慷慨的人D.百川灌黄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莫己B.野语有
望洋向而叹曰我谓也
C.天下之美为尽在己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为莫己若者                   不水端
小题3: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B.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C.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神话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           (2) 三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3)太宗房玄龄等曰                  (4)严亮卒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求古仁人之心

D.立闻亮/获有所闻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           (2)三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3)太宗房玄龄等曰                  (4)严亮卒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求古仁人之心
D.立闻亮/获有所闻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小题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小题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②非谓苍苍莽莽天也
B.①可一战②百姓为天
C.①吾视辙乱②民怨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D.①再衰②桓公仰视天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字词的用法与“王者何贵”中的“贵”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先其心志B.将军身被执锐
C.吾妻之我者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小题3】用“/”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即可。(2分)
民 怨 其 上 不 遂 亡 者 未 之 有 也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小题5】甲乙两文段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甲乙两文的对话中,曹刿、管仲的“        ”和鲁庄公、齐桓公的“         ”得到了鲜明的展现。(用自己的话填空,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
【小题6】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           (2)三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3)太宗房玄龄等曰                  (4)严亮卒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求古仁人之心
D.立闻亮/获有所闻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小题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小题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1.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肉食者谋②非谓苍苍莽莽天也

B.①可一战②百姓为天

C.①吾视辙乱②民怨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D.①再衰②桓公仰视天

2.下列各组划线字词的用法与“王者何贵”中的“贵”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必先其心志

B.将军身被执锐

C.吾妻之我者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用“/”线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即可。(2分)

民 怨 其 上 不 遂 亡 者 未 之 有 也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5.甲乙两文段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甲乙两文的对话中,曹刿、管仲的“        ”和鲁庄公、齐桓公的“         ”得到了鲜明的展现。(用自己的话填空,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

6.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           (2) 三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3)太宗房玄龄等曰                   (4)严亮卒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求古仁人之心

D.立闻亮/获有所闻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