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看看这段话共有几个错别字
  新闻发布会是利用集会等形式发表新闻、进行抱道的一种方式。通过新闻发布会,可以向更多关注有关事件的人陈数事实,发表看法,阐明关点,以达到共识。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真想住在屏幕里

彭 俐

  电视剧里的人好福气。

  人人都住在大房子里。

  房子大得可以当会议室,两层小楼还会带螺旋式楼梯,装修得必是金碧辉煌,墙上有古色古香的条幅字画,打蜡的木质地板锃光发亮,家具要么是明清风格,要么是北欧气派。

  常想,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也不过如此。

  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几平米,买得起别墅、购得了小院的人家能有多少?

  电视剧里的人也是人,和我们一样,用鼻孔出气,怎么就住大房子?

  ——唉,真想住在屏幕里。

  人人都能天天吃大餐。

  开会、聚会、约会,有事没事,都要摆一桌。地点,总是繁华地带的高档酒楼,灯红酒绿,杯盏交错,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寒酸小店有的是,即便是大城市也不乏廉价的餐馆。但是,那不在电视摄像机的镜头里。从没有进餐者小心翼翼地看菜单,谨小慎微地点菜,像我们腰包不鼓、心里没谱的工薪阶层一样。只见其中饕餮者,喝得尽兴,吃得快意,好像一桌酒菜不值一文钱。

  因为一次昔日小学同学聚餐我还点了个凉拌萝卜皮,便想到上街吃饭的人,并不都是动辄就要燕窝鲍鱼。中国还没有发达到人人点菜不看菜价的程度,况且,即便是欧美国家的有钱人,也不都是一味铺张。谁让我天生嘴馋呢,看着电视艳羡不已。

  ——唉,真想住在屏幕里。

  电视剧里的人都有车坐。

  电视剧里没有冯谖(冯谖: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长铗归来兮——出无车”是他在未受重用时的不满之词),没有人唱“长铗归来兮——出无车”。剧中,有车无车的人外出都坐车,而且坐高档轿车。中国桥车的普及率,在盛吹豪华风的电视剧中是很高的,赶上了德国或日本。主人公去外地,无论公事还是私事,都坐飞机,坐火车是不上档次的,城市里有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列车,还有自行车,所有这些最普通的交通工具,都弃之如敝屣。

  入世后,汽车降价的消息成为报纸的新闻,想必市民的购车欲会更强,街上跑的私人轿车会更多,但是,轿车再多,也还不是北京市民最主要、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更不要说外省市了。

  ——唉,真想住在屏幕里。

  电视剧里的人好处真多。

  他们不上班,或上班不干活,或干活不费力,整天在咖啡厅、歌舞厅、弹子房、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游乐场或酒吧里消磨时光。人人都人五人六的,穿上名牌西装,戴名牌表,油头粉面,像是刚从桑拿浴室里出来似的,皮肤鲜亮,一尘不染,好像城市里压根就没有一丝风沙与灰尘。这些“天外来客”,养尊处优,优哉游哉,看什么都不在眼里,干什么都不在话下,神态比经过火焰山的唐僧还安详百倍,举止如欧洲三十年代的后裔,说话的口气像智者所罗门国王,而身上那不容置疑的豪门大户的宝贵之气,是我们现实生活里很少见到的。

  谁不愿天生就是一个还保留帝制的石油国家的王储呢?

  ——唉,真想住在屏幕里。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一个电视剧来佐证倒数第3段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本文题目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一句话改写成陈述句,并比较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谁不愿天生就是一个还保留帝制的石油国家的王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⑴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
       ⑵我上高中的时候,是个谁都不喜欢的“刺头”。那时的我没有什么理想,没想过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惯于                           ,喜欢交                           的朋友,也常常惹点事,只是靠着自己多少还有点儿的                               维持着学业。
       ⑶对于我的                         ,父亲曾无数次地教训过我,有时甚至是拳头加棍棒。可是,说实在的,我那时真的看不起他——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整天穿着沾满油污的衣裳,拿着把小锤,从这辆列车钻到那辆列车,敲敲这,听听那,既没有权,又挣不了几张“老人头”。有一次,在他对我发了顿火后,我鄙夷地看着他,说了一句:“你真窝囊!”他一下愣了,然后就是茫然失措。
       ⑷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
       ⑸我很残忍,但是我胜利了。从那以后,父亲很少过问我的事,我的日子越发放纵、惬意,但乐极生悲,一场灾祸突然降临到我的头上。一天中午,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打饭,其中一个与高年级的学生吵了起来,对方一下子拥上好几个人,我们眼看着好哥们儿要吃亏,就一拥而上。争斗中,不知是谁用刀子把对方一个人扎了,正扎在腿上,鲜血淋淋。几个人见势不妙,一个个都跑了,就剩下我还在与对方拚命,结果被闻讯赶来的校保卫科的人抓个正着,于是,我也就成了拿刀行凶的第一嫌疑人。 
      ⑹很快的,我被带到了校保卫科,我的那几个哥们儿也相继被找来,他们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动了手,事情似乎也有了定论,拿刀行凶的就是我。我愤怒不已,恨自己看错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交错了所谓的哥们儿,然而我越是为自己辩解,仿佛越是在说谎。
       ⑺ 由于拒不交待,当天晚上,我被带到了校长室。校长室中坐满了人,教务处主任、学生处主任、班主任……在众人中,我也发现了形容憔悴的父亲。
       ⑻ 班主任先发话了,他脸色铁青,指着我语无伦次地大骂了一通,然后是保卫科科长、教务处主任……我偷偷抬眼看了看父亲,他似乎显得异常平静,是啊,他早就对我绝望了,也许发生这种事是他早就预料到的。我后悔了,也害怕了,我觉得自己就像被扔到了一个荒岛上,没有人是我的朋友,没有人信任我。
       ⑼ 终于,校长发话了:“事情就是这样,你拿刀扎伤了人,还拒不承认。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清楚,你的父亲也在这里,我相信他现在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事实上,我们非常欢迎你离开这里,如果你还嘴硬,现在就卷铺盖走人!”
       ⑽ 就在这时,父亲从角落里站了起来,他走到我跟前,我只等一个巴掌落到我的脸上,可他并没有打我。“抬起头来!”他把我的脸扳正,瞪着我,仿佛要看穿我的灵魂,“告诉我,是不是你干的?”
       ⑾ 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他叹了口气,目光也变得柔和了。他替我擦了擦眼泪,转过身来对众人说:“我生养的儿子,我最了解。他会打碎玻璃,会跟别人打架,会与老师顶嘴,但是拿刀子扎人他绝对做不出来。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他给我整了整衣裳:“儿子,我相信你!咱们走,这里不要你,咱们到其他学校去,就是所有学校都不要你,我砸锅卖铁也要供养你!”
       ⑿ 也许是父亲的那番话起了作用,学校开始重新调查,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我最终没有被开除。从那以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年以后的高考,我以全校总分第三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以后的人生风雨中,我丝毫不敢有任何厌倦、愁苦、懈怠,因为父亲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与了我信任,我唯一能回报他的,只能是勇敢、诚实、正直地做人。
1、请将以下四个词语分别依次填入第⑵、⑶段的空格处。
     A.不三不四  B. 玩世不恭   C. 自由散漫   D. 滑头聪明
    依次填入第⑵、⑶段的空格处是                  (只填字母)          
2、根据第⑹段——第⑾段的内容,文章作者除了描写“我”被父亲信任以外,与此同时还写了周围其他人对我的态度,如:                  等等。
3、联系文章结尾部分的内容,回答:父亲的信任给我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
                                                                                                                                                            
4、第⑷段中,“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的原因是:
(1)                                                                                                                
(2)                                                                                                                
5、如果将第 ⑾ 段画线句“我不敢正视父亲灼灼的目光,只是机械地、木然地摇摇头”改为“我摇摇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6、这篇文章里的父亲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父亲尽管性格有明显的不同,但还是有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7、读了文章,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就“信任”这个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东城区   阅读《发问的精神》,完成第23—25题。(共8分)

                                      发问的精神

                                             启凡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11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12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13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14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23.简要概括文章第④-⑨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4.作者在文中举出的反面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5.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发问的精神》,完成第23—25题。(共8分)

发问的精神

启凡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23.简要概括文章第④-⑨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4.作者在文中举出的反面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5.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发问的精神》,完成第23—25题。(共8分)

发问的精神

启凡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23.简要概括文章第④-⑨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24.作者在文中举出的反面观点是什么?(2分)

 答:         

25.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