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
(1)学时习之(  )
(2)人不知不愠(  )
(3)思不学则殆(  )
(4)择其善者从之(  )

A、(1)a;(2)b;(3)a;(4)b
B、(1)b;(2)a;(3)b;(4)a
C、(1)a;(2)b;(3)a;(4)a
D、(1)a;(2)b;(3)b;(4)a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1)学时习之(  )
(2)人不知不愠(  )
(3)思不学则殆(  )
(4)择其善者从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七年级  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来说,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中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A]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凝聚成团。[B]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C]你看,月亮岂不是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学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注】①尚付阙如:仍然欠缺 ②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1.文章的说明内容是什么,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

2.下面三句话是从原文[A]、[B]、[C]处抽出来的,请把它们放回原处去。

①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

②这种学说称为“分裂说”。

③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

答:(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这三种学说?这是什么说明顺序?

4.本文运用了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这比文字说明更简明、概括、具体,更有说服力,为什么?

5.本文结尾语言活泼、风趣、巧妙、含蓄,用朴素简洁的话,把这一段表达的意思直接说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8分)                  
穿衣话低碳
(1)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开幕。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低碳”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也在民间引发了相关话题的讨论。其中话题之一就是穿衣。
(3)都说“北方春脖子短”,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北方居民仿佛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这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乱了阵脚,纷纷着手添置新衣。然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是,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气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相比之下,棉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一条普通的涤纶裤,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5)在面料的选择上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
(6)皮革源自动物皮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低碳族当然不应选购此类面料。而且,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更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人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7)我们如何才能得知自己买来的衣服是不是个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什么样的购衣、穿衣标准才符合低碳要求呢?
(8)据估算,平均少买一件衣服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约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很多人会说,难道为了低碳,就不买衣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9)购买衣服时多些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数色彩鲜艳的衣服都是由化学梁色剂着色。而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
(10)通过混搭、新旧服装搭配等方式,也可以提高服装的再利用率,增加时尚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
(11)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涤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
(12)无论再怎样延长寿命,衣服终究有被淘汰的时候。此时,便可以通过旧衣翻新、捐赠他人、移为他用等方式有效利用旧衣服,进行低碳的处理。
(选自《走近科学》)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衣服的面料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消耗的水和能源越少,就越符合低碳的要求。
B.“低碳”的“碳”,仅指二氧化碳,“低碳”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D.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了低碳的含义,不同面料对环境的影响,低碳购衣、穿衣及旧衣处理的方法。语言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B.第(3)段引用“北方春脖子短”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北方冬夏换季快的气候特点。
C.选文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棉织物比化纤品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少。
D.第(11)段“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一句中的“主要”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内容,请你介绍几种穿衣低碳的好做法。(说出4点即可)(4分)
【链接材料】低碳服装是一个宽泛的服装环保概念,泛指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的方法,其中包括选用总碳排放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的方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说明文阅读 (8分)                  
穿衣话低碳
(1)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开幕。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低碳”这个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也在民间引发了相关话题的讨论。其中话题之一就是穿衣。
(3)都说“北方春脖子短”,4月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北方居民仿佛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这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乱了阵脚,纷纷着手添置新衣。然而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是,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气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4)相比之下,棉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一件250克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28倍。一条普通的涤纶裤,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
(5)在面料的选择上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
(6)皮革源自动物皮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低碳族当然不应选购此类面料。而且,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更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人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鞣制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
(7)我们如何才能得知自己买来的衣服是不是个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什么样的购衣、穿衣标准才符合低碳要求呢?
(8)据估算,平均少买一件衣服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约5.7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很多人会说,难道为了低碳,就不买衣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9)购买衣服时多些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数色彩鲜艳的衣服都是由化学梁色剂着色。而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
(10)通过混搭、新旧服装搭配等方式,也可以提高服装的再利用率,增加时尚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
(11)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涤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6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万吨。
(12)无论再怎样延长寿命,衣服终究有被淘汰的时候。此时,便可以通过旧衣翻新、捐赠他人、移为他用等方式有效利用旧衣服,进行低碳的处理。
(选自《走近科学》)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衣服的面料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消耗的水和能源越少,就越符合低碳的要求。
B.“低碳”的“碳”,仅指二氧化碳,“低碳”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C.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D.白色、浅色、无印花、小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较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逻辑顺序介绍了低碳的含义,不同面料对环境的影响,低碳购衣、穿衣及旧衣处理的方法。语言平实自然,通俗易懂。
B.第(3)段引用“北方春脖子短”这一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北方冬夏换季快的气候特点。
C.选文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棉织物比化纤品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少。
D.第(11)段“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一句中的“主要”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内容,请你介绍几种穿衣低碳的好做法。(说出4点即可)(4分)
【链接材料】低碳服装是一个宽泛的服装环保概念,泛指可以让我们每个人在消耗全部服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更低的方法,其中包括选用总碳排放量低的服装,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制成的服装,及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小服装消耗总量的方法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通用奥林匹克ABC卷及解析(初二语文)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隶书

隶书是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分为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隶是汉代日常应用的书体,在秦隶的基础上,形体、笔势有了新的发展,到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隶书,这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使用的隶书称为八分。

隶书形成于秦代,其渊源是久远的。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文字应用日益广泛,为方便使用,笔划趋向省减和平直。那时,六国各自为政,文字省减各有异同。秦国沿用西周的篆书为标准书体,但为了书写使用方便,提高效率,书体在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书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就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面都有笔划省减、直多弯少的简体字,这些出于工匠之手的简体字,已是隶书的雏形。前人记载,泰国有一个叫程邈的人,本是小吏,因得罪秦始皇而下狱。在狱中他对照大篆把自己熟悉的简体字加以整理,把整理的字交给秦始皇。秦始皇十分重视,不仅赦免了他,而且封为御史,命他专司统一文字之职。这说明当时简体字应用日益广泛,急需规范化。有人说,程邈所定的字体就是隶书。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约是秦始皇三十年的1200多枚竹简,上面都是规则、熟练的隶书。秦国推行小篆,这只是为保持秦人的篆书传统,具有政治意义;真正在实际应用上占优势的,却是当时广为使用的隶书。小篆比六国文字复杂难写,隶书比六国文字简易,更符合全国人民的需要。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事实上变成了用隶书统一文字了。

隶书定型后,形体和笔势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秦隶。字形较方,杂有竖长形,少波势,还保存着比较明显的篆书痕迹。第二阶段:汉隶。字形横向发展,竖短横宽,波势极大。第三阶段:八分。形体方正,笔划匀称,波势工整。

汉隶发展到八分,已经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日常应用的字从笔法上继续简化,到魏晋又形成真书。真书在隋唐以前仍带有隶书的笔意,后人把魏晋南北朝的真书都称作隶书,是对隶书范围的扩大。

1.文章说明的内容是

[  ]

A.隶书是汉字书体的一种,形成于秦代,有秦隶、汉隶和八分这三个发展阶段。

B.隶书分为秦隶、汉隶和八分三种,产生于秦代;秦隶、汉隶和八分都有各自的特点。

C.隶书分为三类,其形成是为了方便书写,提高使用的效率,其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D.隶书有秦隶、汉隶和八分三种,形成于秦,发展分三个阶段;八分继续简化,成为真书。

2.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

[  ]

A.秦代椇捍—
B.总─分
C.总椃謼总
D.分椬—

3.第二段中画直线部分直接说明了原文的哪一部分?(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画曲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画曲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6.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按照形成的先后,篆书与隶书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书在前,________书在后;书体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

7.文章是从哪两个主要方面说明秦隶、汉隶、八分各自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后人为什么把魏晋南北朝的真书称作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江县初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1.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塔,其特点是浑厚坚固,设计精巧。

B.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C.“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该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D.“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该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2.关于短文第三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可以分为二层,其分法为“……极为壮观。// 振风塔结构奇特……”

B.第一层按时间顺序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

C.本段第二层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

D.“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一句通过游人的感受突出振风塔的特点。

3.对原文信息筛选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迎江寺振风塔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                      

B.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尊,古称万佛塔。

C.振风塔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

D.振风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

(2)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3)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A.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B.举例子、打比方 、摹状貌

C.列数字、打比方 、作诠释    D.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

5.文中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的一个句子是

A.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B.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C.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D.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小题1: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塔,其特点是浑厚坚固,设计精巧。
B.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C.“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该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D.“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该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小题2:关于短文第三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可以分为二层,其分法为“……极为壮观。// 振风塔结构奇特……”
B.第一层按时间顺序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
C.本段第二层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
D.“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一句通过游人的感受突出振风塔的特点。
小题3:对原文信息筛选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迎江寺振风塔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
B.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尊,古称万佛塔。
C.振风塔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
D.振风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
小题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
(2)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3)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A.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B.举例子、打比方 、摹状貌
C.列数字、打比方 、作诠释D.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
小题5:文中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的一个句子是
A.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B.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C.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D.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课外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万里长江第一塔
在古城安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迎江寺振风塔。它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这座著名的振风塔,从明代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年多年的历史。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据史志记载,主持建筑的是安庆知府王鹅泉(江西泰和人),图纸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彩依据白云观天宁塔的结构加以改造而设计绘制的。振风塔脚踏浩浩长江,头顶蓝天白云,庄重挺拔,气宇非凡。
古塔如同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浑厚坚固,由块石构成。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古塔拔地而起,重檐上仰,嵌空玲珑,设计精巧。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底层建有光彩夺目八角飞檐木制回廊。由此入塔的小门,沿光滑而陡峭的石阶168级盘旋而上。每层塔门多变幻,游人往往迷失出入。塔内用古砖垒砌空心八方形厅室,无塔心柱,有精致的砖雕花门、斗拱,迥异多变。塔外有两尺高的白石雕栏环卫,供游人凭临眺望。登塔,可纵览大江风光,俯瞰安庆全景。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余尊,古称万佛塔。还有碑刻五十余块和多幅浮雕图案,刻画精致,古朴典雅。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400多年来,振风塔不知经历了多少狂风暴雨和雷霆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巍然挺立在江岸。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现在,振风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小题1】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塔,其特点是浑厚坚固,设计精巧。
B.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C.“它既吸收了历史佛塔的优点,又融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有浓厚的东方建筑风格,是华夏儿女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该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D.“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该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小题2】关于短文第三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可以分为二层,其分法为“……极为壮观。// 振风塔结构奇特……”
B.第一层按时间顺序介绍振风塔的建筑结构。
C.本段第二层高度评价振风塔的建筑结构和艺术价值,赞扬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才华
D.“观赏之余,陶然欲醉,给人以超拔升腾之感”一句通过游人的感受突出振风塔的特点。
【小题3】对原文信息筛选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迎江寺振风塔是长江沿岸的罕见的古代建筑,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
B.塔身内外有彩色砖雕佛像六百尊,古称万佛塔。
C.振风塔从底座向上各层,周宽和高度均相递减小,皆有腰檐平座和二跳斗拱。
D.振风塔的第6层有一根单人难以合抱的圆形刹杆直通第7层和塔顶,塔顶是八方体“须弥座”,上接半圆体“履钵”,和五个铁球“相轮”与葫芦“宝瓶”串在一起构成的塔刹,耸入云际,极为壮观。
【小题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塔高82.74米,八角八层,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建筑。
(2)每逢晴空月夜,宝塔的倒影映置江中,虚实交辉,景色瑰丽非凡,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3)塔的每层八个飞檐的翘角上部悬有一个金黄色的铜铃,风吹叮当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A.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B.举例子、打比方 、摹状貌
C.列数字、打比方 、作诠释 D.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
【小题5】文中扣住了振风塔是“万里长江第一塔”的一个句子是
A.它深受游人赞赏,被誉为“塔影横江”,是安庆八景之一。
B.它作为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灯塔,给夜航的船舶指明了航向。
C.它在十年内乱中遭受摧残,如今已修葺一新,以雄伟壮丽的风貌,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享有“过了安庆不看塔”的美誉
D.振风塔结构奇特,建筑工艺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