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不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B、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洋洋啊与遗物者相处,而不知它的尽头。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高兴。
D、胸胆尚开张。 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19-22题。(11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9.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面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2分)
俨 yǎn 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雅跽而相对。”②整齐。王勃《滕王阁序》:“~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①便要还家: ②既出,得其船:
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22.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广西省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下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_______(填序号)
2.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便要还家:________
②既出,得其船:
________③醒能述以文者:
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
(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________4.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5.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课程学习手册 语文 八年级(下) 配语文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题。(17分)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产业,震 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①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②而家居俟代③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④也。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稔:庄稼成熟。这里是“丰收”的意思。②屏:除去,这里是“退职”的意思。③代:这里是“补缺”的意思。④大较:大体情况。
5.解释下面加点词。(4分)
(1)举茂才 举: (2)谒见 谒:
(3)日有食 日: (4)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俟:
6.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译文:
(2)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译文:
7.下面说法正确一项是( )。(2分)
A.甲文,王密和杨震都曾经接受邓鹭的征召,仕途都发展得很好,他们成为好朋友。
B.乙文,范文正公任命了族人的钱财购得“义田”供族人共享。
C.甲文,五密心中有愧,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让杨震一家“开产业”,再次遭到杨震的拒绝。
D.甲乙两文都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8.乙文的“义田”发挥了哪些具体作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答:
9.杨震和范文正公都是朝廷命官,但他们在甲乙两文中所体现的为人处世方式不同。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精编教材全解 语文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