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到我身上。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本文中代表父母对子女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时间词语是为了表现巴迪的什么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曲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加粗加下划线词语“幸运”指的是(2分)( )
A.出版发行了许多小说、剧本。 B.能同时得到鼓励和警告。
C.慈祥的母亲常对“我”说“精彩极了”。 D.严厉的父亲总对“我”说“糟糕透了”。
5.“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这句话中加粗加下划线词“刮倒”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六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括号中。(2分)
得意洋洋( )( )( )( )醒悟
7.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2分)(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三语文总复习试卷20篇(开明)初三(上下)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地落到我身上。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
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本文中代表父母对子女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时间词语是为了表现巴迪________的心情。
3.对画曲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加粗词语“幸运”指的是
[ ]
A.出版发行了许多小说、剧本。
B.能同时得到鼓励和警告。
C.慈祥的母亲常对“我”说“精彩极了”。
D.严厉的父亲总对“我”说“糟糕透了”。
5.“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任何一股风刮倒”这句语中加粗词“刮倒”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六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得意洋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醒悟。
7.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夜色清凉(15分)
尹卫巍
(1)夜悄悄地临了。白昼的喧嚣知趣地退让到幽暗昏黄的角落。晚饭须早些吃才好,以便茫茫夜色把心带进另一个天地里。
(2)无论这夜有没有月亮,我都愿意在夜色里走走,步子漫漫,渐渐让清凉的夜色渗透身心。
(3)雅雅夜韵,滋养了多少文人墨客才华横溢的诗情。
(4)茫茫夜色,萌发了多少风流人物叱咤风云的气魄。
(5)唐朝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眼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一幅何等雅致的夜间美景。正是因为昏暗朦胧了视线,天地才变得如此美丽,竹林里归来的浣纱村姑的笑闹声,渔船满载而归撞开绿茵如盖、碧叶接天的湖面的声响,飒飒地进入他的耳鼓。
(6)这样的诗好是好,只是多了一些柔弱,少了些刚烈。不知他人感受如何,当夜空中飘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仰天长啸,或威风凛凛、豪气逼人的“十面埋伏”的咚咚琵琶,我似乎寻找到另一种夜。这样夜的勾起了我心深处的喜怒哀乐。人生在世,谁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坎坷与风雨。好在夜深人静,我可以沉稳地编织思想的筛网,过滤人间的美丽与丑恶,消释心中那些无意义的烦恼与苦涩。
(7)夜幕中,闭门谢客,挑灯夜读,也别有一番情调。让悠悠然、茫茫然的心境溶进秦汉、走进唐宋。如果是雨夜和冬夜,烟笼寒水,冰封千里,我会坐在火炉前,炉上煮一壶热茶,热气突突地冒,炉火红红地烧,烧暖了我的心,也送来了上下五千年炎皇子孙、赤子忠良、英雄豪杰胸中的滚滚热浪。这时低吟咀嚼岳飞的《满江红》最有味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心中的爱与恨便随歌吟跨越千年。
(8)无灯的暗夜最具原始之美,它隔断了世间的冗杂,只剩莽莽乾坤和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时,如果你被烦乱的思绪骚扰而失眠,最惬意的是到绿野丛中走走,朱自清走过的荷塘也行,陶潜采菊的东篱也行。清风拂过脸庞与心扉,野花送来清香,蛙鸣鸟叫混杂在一起。不一会儿,月光也加入进来,月是从云彩里走来的,脚步悠闲,圆得让人伤感,更让人无由地浮想联翩。有几句诗是要吟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不同的境遇,便有不同的感怀,然而月还是那轮月。在夜色中沉思与畅想,能孕育出更多深邃的思想与超脱的情怀。
(9)清凉的夜色朦胧又清晰地宣告,这一切是一个宏阔浩渺的天地,请自在一些,这个天地属于你。 (原文有改动)
8.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① ,作者在文中紧紧扣住“夜”这一中心内容,结合人生体验和感受,较多引用了② ,写了自己对此的品味、解读和遐思,文章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另外,段(6)中的三个动词“编织”、“过滤”、消释“也用得好,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夜的③ 之情。全文表明了作者希望人们④ ,读后给人许多启迪。(4分)
9.请将《夜色清凉》和《夜》(附后“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夜》纯然写景,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对在自然的热爱和自己安适、宁静的心境。
B.《夜色清凉》以夜为载体,目的是通过写夜的联想来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C.从表达方式看,《夜色清凉》中将叙述、描写、议论融为一体;《夜》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
D.两篇作品都是写夜,写作手法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在夜色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附: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唱。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了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溪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朋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银装。 |
10.段(8)中,作者从最具有原始之美的暗夜,写到云彩里走来的圆月,从圆月又写到了浮想,然后引出了他怎样的感怀?(3分)
答:
11.作者认为“夜幕中,闭门谢客,挑灯夜读,也别有一番情调。”其实,在夜幕中还有许多富有情调的生活。请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参考例句,发挥联想,在下面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并非仿写,20字左右;4分)
例句:
①夜幕中,邀伙伴沿溪缓行,看月夜下萤火漫天,听稻香里蛙声一片,也别有一番情调。
②夜幕中,沐万家灯火,共家人漫步,笑语连连,其乐融融,也别有一番情调。
夜幕中, ,也别有一番情调。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贵州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 |
夜色清凉 尹卫巍 | |
(1)夜悄悄地临了。白昼的喧嚣知趣地退让到幽暗昏黄的角落。晚饭须早些吃才好,以便茫茫夜色把心带进另一个天地里。 (2)无论这夜有没有月亮,我都愿意在夜色里走走,步子漫漫,渐渐让清凉的夜色渗透身心。 (3)雅雅夜韵,滋养了多少文人墨客才华横溢的诗情。 (4)茫茫夜色,萌发了多少风流人物叱咤风云的气魄。 (5)唐朝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眼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一幅何等雅致的夜间美景。正是因为昏暗朦胧了视线,天地才变得如此美丽,竹林里归来的浣纱村姑的笑闹声,渔船满载而归撞开绿茵如盖、碧叶接天的湖面的声响,飒飒地进入他的耳鼓。 (6)这样的诗好是好,只是多了一些柔弱,少了些刚烈。不知他人感受如何,当夜空中飘来“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仰天长啸,或威风凛凛、豪气逼人的“十面埋伏”的咚咚琵琶,我似乎寻找到另一种夜。这样夜的勾起了我心深处的喜怒哀乐。人生在世,谁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坎坷与风雨。好在夜深人静,我可以沉稳地编织思想的筛网,过滤人间的美丽与丑恶,消释心中那些无意义的烦恼与苦涩。 (7)夜幕中,闭门谢客,挑灯夜读,也别有一番情调。让悠悠然、茫茫然的心境溶进秦汉、走进唐宋。如果是雨夜和冬夜,烟笼寒水,冰封千里,我会坐在火炉前,炉上煮一壶热茶,热气突突地冒,炉火红红地烧,烧暖了我的心,也送来了上下五千年炎皇子孙、赤子忠良、英雄豪杰胸中的滚滚热浪。这时低吟咀嚼岳飞的《满江红》最有味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心中的爱与恨便随歌吟跨越千年。 (8)无灯的暗夜最具原始之美,它隔断了世间的冗杂,只剩莽莽乾坤和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时,如果你被烦乱的思绪骚扰而失眠,最惬意的是到绿野丛中走走,朱自清走过的荷塘也行,陶潜采菊的东篱也行。清风拂过脸庞与心扉,野花送来清香,蛙鸣鸟叫混杂在一起。不一会儿,月光也加入进来,月是从云彩里走来的,脚步悠闲,圆得让人伤感,更让人无由地浮想联翩。有几句诗是要吟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不同的境遇,便有不同的感怀,然而月还是那轮月。在夜色中沉思与畅想,能孕育出更多深邃的思想与超脱的情怀。 (9)清凉的夜色朦胧又清晰地宣告,这一切是一个宏阔浩渺的天地,请自在一些,这个天地属于你。(原文有改动) 1.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①___________,作者在文中紧紧扣住“夜”这一中心内容,结合人生体验和感受,较多引用了②_______________,写了自己对此的品味、解读和遐思,文章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另外,段(6)中的三个动词“编织”、“过滤”、消释“也用得好,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夜的③_______________之情。全文表明了作者希望人们④_________________,读后给人许多启迪。 2.请将《夜色清凉》和《夜》(附后“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夜》纯然写景,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对在自然的热爱和自己安适、宁静的心境。 B.《夜色清凉》以夜为载体,目上是通过写领先来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C.从表达方式看,《夜色清凉》中将叙述、描写、议论融为一体;《夜》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 D.两篇作品都是写夜,写作手法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在夜色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附:
3.段(8)中,作者从最具有原始之美的暗夜,写到云彩里走来的圆月,从圆月又写到了浮想,然后引出了他怎样的感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夜幕中,闭门谢客,挑灯夜读,也别有一番情调。”其实,在夜幕中还有许多富有情调的生活。请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参考例句,发挥联想,在下面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并非仿写,20字左右) 例句: ①夜幕中,邀伙伴沿溪缓行,看月夜下萤火漫天,听稻香里蛙声一片,也别有一番情调。 ②夜幕中,沐万家灯火,共家人漫步,笑语连连,其乐融融,也别有一番情调。 夜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别有一番情调。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叶子时期的梅
晨 义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⑾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2007年第l 2期)
1.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 梅到 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
2.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示例:第①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作者赞叹之情。
品析:
3.文中第⑧段说:“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这里的“长久”和“佳美”分别体现在哪里?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长久:
佳美:
4.文章结尾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管是“显露”还是“隐藏”,梅都不因人们的喜好而活着。
B.梅有它自在的生命本性,叶子和花都是梅的生命的自然形态。
C.长叶是为了开花,“隐藏”是为了“显露”,花是梅最重要的生命价值。
D.当开花时开花,当长叶时长叶,梅的生命过程都循着自己的轨迹运行。
5.叶子时期的“梅”具有独特的美感。下面表述不符合作者感受的一项是( )。
A.具有朴素美 B.具有刚健美 C.具有清纯美 D.具有含蓄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2011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