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不符合《散步》文意的是 |
A.写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色,既交代了散步的原因之一,又暗含了对生命的珍视和赞美。 B.写一家人对散步路线的选择时出现的分歧,既增加了故事的波折,又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C.写分歧的解决表现了亲人之间互谅互让,温馨和谐的气氛。 D.“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话中没有潜台词。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③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入春,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步伐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④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两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哪一项符合文章原意?( )
A.作者引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因为柳树的叶子特别像剪刀。
B.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C.苏州处于北纬31°左右,根据第3段划线句可以推断,苏州的春天应比武汉来得早。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强调了古诗词的科学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价值。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6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入春,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步伐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3.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两个特点。(2分)
14.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15.下列说法中哪一项符合文章原意?(2分)( )
A.作者引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因为柳树的叶子特别像剪刀。
B.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C.苏州处于北纬31°左右,根据第段划线句可以推断,苏州的春天应比武汉来得早。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强调了古诗词的科学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价值。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新昌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年的召唤 马国福(16分)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 A 的脸庞, 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⑤段的横线处。(3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3分)
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答:
3.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3分)
答:
4.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3分)
5.结合选文,联系实际,针对下列两种态度,谈谈你的看法,并阐析。(4分)
态度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年”成了累赘,有年无年一个样。
态度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每当过年,恶劣的天气,拥挤的交通,都没法阻止在外游子回家的脚步,“年”成了游子心灵的港湾。
你的态度: 。理由: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年的召唤
马国福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 A 的脸庞, 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⑤段的横线处。
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
(1)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 一直以来,我都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3.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
4.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
5.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
材料一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
材料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许多人无法返乡,“留在他乡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年的召唤
马国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年的召唤
马国福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 A 的脸庞, 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我一直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⑤段的横线处。
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
(1)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簇,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一直以来,我都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3.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
4.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
5.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
材料一 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
材料三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许多人无法返乡,“留在他乡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中华题王 语文 八年级上(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大附中题库 七年级语文(第2版)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题型:048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