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应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敝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井冈瀑布黄文山
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再看不到山野间那一丛丛火焰般燃烧的热烈景象。但经过整整一个春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此时最让人心动的当然还是瀑布。
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大小瀑布在悬崖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
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着瀑布的水面缓慢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h*,容器)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这最后的一刻,似乎不像起始那样有序,但却变化万千,极其壮观。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瀑布落到潭中,发出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风忽忽闪闪,挟着水花和雾气,在峡谷间游荡。其实,在瀑布的中段,瀑流的下落就起了变化。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于是,一帘瀑布里,景象万千,每一股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纭变幻的生命景象。
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飞龙瀑布则在五指峰下的水口。150米高的瀑布如同一幅巨大的壁挂高悬于天地之间。沿着石砌小道往下走,老远就能听到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待走到瀑布近前,更觉得气势不凡。瀑布不是一泻直下,而是折成两叠,上一叠,似乎是斜刺里中出的一支奇兵,急骤驰骋,势不可当;下一叠,则如千军万马,漫山遍野而下,但见戟戈耀目,烟尘滚滚,盈耳则是风萧马嘶,吼声如雷。
在瀑布的上方,所看到的情景却完全不同。透过稀疏的树丛,面前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溪。水流十分平静,从叶隙筛下的点点阳光,在溪面上轻轻地跳跃着,溪水缓缓流过树丛,流过石滩,像一支德沃夏克极具抒情意味的交响曲,节奏欢欣而舒缓。可是它们哪里知道,仅仅是几步之外,它们的命运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没有任何选择,甚至不容许有一丝犹豫,它们平静的生涯已经走到尽头,于是就这样相互簇拥着向一道深渊一跃而下。也许它们谁也没有想到,这身不由己的一跃,竟使得生命的瞬间如此壮观又如此辉煌!
倘若没有面前的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那么,溪水将依然唱着平静而舒缓的歌,在丛林中穿行,与鹅卵石和水草嬉戏,像每一条平平常常的小溪,日子过得单调而轻松。其实,只要给它们机会,任何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溪,都能将生命化作万丈飞瀑。
六月,在井冈山旅行,听听瀑布的喧响,那似风似雨的轻吟抑或如雷如鼓的轰鸣,都能引发你内心的回应,因为,那是大自然的呼唤,是大地律动的脉搏。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声音更让人沉醉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该词语。
①俯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驰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瞬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龙潭瀑布的?请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将文章第三自然段划线的文字做了如下改写,你认为改写得有没有道理,请作简要分析。
原文:有急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
改文:有的,直流到底,有的慢慢落下,有的溅上岩石又流下去,还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章第六自然段中“倘若没有面前的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这句话的形式,仿写一句话,要求用上例句中加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景部分极力渲染瀑布的壮观与辉煌,使后面的议论水到渠成,自然流畅。
B.世界上任何一条小溪,只要给它们机会,都能将自己的生命化作万丈飞瀑。
C.小溪变成瀑布,是因为它们不甘平庸,有着远大的志向并主动寻找机会。
D.本文作者多次运用拟人化的笔法,将瀑布描写得充满活力而又富有情趣。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 ]
[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王鼎钧《那树》(有删改),完成1-6题。
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旋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②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④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
⑤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⑥不久,计程车像饥蝗拥来。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水果摊搬了,幼稚园也搬了。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⑦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
⑧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
⑨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一个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的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毫不紊乱。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
⑩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倒坍(tān) 周道如砥(dǐ)
B.虬须(zhá) 毫不紊乱(wěn)
C.踝骨(luǒ) 举镐挥斧(gǎo)
D.秩序(zhì) 刽子手(kuài)
2.从选文①-④段看,“那树”为人类作了哪些贡献?
答:
3.选文第⑤段中“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一句表现了“那树”怎样的品质?
答:
4.选文对伐木工人挖走树根的描写耐人寻味,请赏析第⑩段中的划线句。
答:
5.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主要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但有几处是引用他人的话,这些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B.第⑧段中“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一语渲染了树被伐倒之时庄严、悲壮的气氛。
C.选文以议论结尾,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选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那树”真实的性灵,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
6.根据市政规划,你家附近将要修建一个文化宫,以丰富市民生活,一棵百年古树将面临被屠戮的命运。为了让“那树”的悲剧不再上演,你将如何说服市政规划局局长,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初一语文 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 题型:048
阅读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肥胖的黄蜂□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a.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b.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c.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按原文填写第一段文字中的空格处的词语。
2.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①轻捷:________ ②缠络:________
③臃肿:________ ④牵连:________
3.上一题中的四个词语,按词性可分为________类;________和________为________词,________和________为________词。
4.从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①粗糙—— ②矮小——
③瘦削—— ④笨重——
5.对第一段文字描写事物的顺序理解不当的是
[ ]
A.“不必说”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
B.“也不必说”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
C.“单是”是按照由动物到植物的顺序。
D.“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三层总体上是由植物到动物到静物的顺序。
6.第一段文字景物描写突出了各自的特征,下面理解不当的是
[ ]
A.描写植物时,着力突出它的颜色、形状。
B.描写动物时,着力突出它的声音、形态。
C.描写石井栏时,着力突出它的光泽。
D.描写植物时,有的既着力突出它的颜色、形状,又着力突出了它的滋味。
7.下列四句中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
A.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B.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何首乌藤和木莲缠络着。
D.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8.用“‖”在文中划分层次,并各用一句话概括层意。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9.第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摘出能概括下半段内容的中心词。
作用:________
中心词:________
10.第一段景物描写,融入了“我”丰富的感情,理解正确的是
[ ]
A.“我”对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无限依恋。
B.“我”对美丽的大自然景色的无比热爱。
C.“我”对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深切喜爱。
D.“我”对百草园的高低错落,美妙非凡的景物布局的热情赞叹。
E.“我”对那段生活感到的无限趣味。
11.第二段文字中空格a.b.c处的恰当的词语是
[ ]
12.三个“也许是”表现了“我”的某种心理、感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猜疑、好奇,非常惬意。
B.猜测、不解,无可奈何。
C.自由、活泼,无忧无虑。
D.疑问、兴奋,恋恋不舍。
13.两个“Ade”所表达的感情是
[ ]
A.与园中的动物、植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依恋难舍。
B.与园中的动物、植物告别时的愉快心情。
C.对园中的动物、植物的深情的安慰。
D.对园中的动物、植物的无限的怜悯。
14.第二段文字着重记叙的内容是
[ ]
A.“我”告别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就要到书塾去读书前的具体活动的情景。
B.“我”与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告别时的具体过程。
C.“我”告别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就要到书塾去读书前的心理活动。
D.“我”对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的最后一笔的描写。
15.第二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理解最全面的是
[ ]
A.收束上文,结束了对百草园的记叙与描写。
B.引起下文,进入对三味书屋生活的记叙与描写。
C.承上启下,既总结了上文,又巧妙地引出下文。
D.既照应前文,又领起下文,完成了全文内容空间位置的转换。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5分)
母 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辟落后的乡村。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③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④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⑤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⑥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⑦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第①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2】文章回忆了有关母亲的两件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1) (2)
【小题3】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小题4】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 描写,其作用是 (3分)
【小题5】根据选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开头描写母亲在白梨花树下捶打野菜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 |
B.“劳作最辛苦”、“饥饿最严重”与“哼唱小曲”形成对比,突出母亲的乐观。 |
C.第⑥段对老太太卖蔬菜的描写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D.由老太太的坚强拓展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母亲的坚强有了深刻意义。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5分)
母 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辟落后的乡村。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
③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④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⑤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⑥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⑦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2.文章回忆了有关母亲的两件事情,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1) (2)
3.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4.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 描写,其作用是 (3分)
5.根据选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开头描写母亲在白梨花树下捶打野菜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
B.“劳作最辛苦”、“饥饿最严重”与“哼唱小曲”形成对比,突出母亲的乐观。
C.第⑥段对老太太卖蔬菜的描写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D.由老太太的坚强拓展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母亲的坚强有了深刻意义。
6.阅读全文,结合文中母亲的形象,谈谈你对第⑦段“这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这句话的理解。(80字左右)(8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文章开头描写母亲在白梨花树下捶打野菜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 |
B.“劳作最辛苦”、“饥饿最严重”与“哼唱小曲”形成对比,突出母亲的乐观。 |
C.第⑥段对老太太卖蔬菜的描写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D.由老太太的坚强拓展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母亲的坚强有了深刻意义。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