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惟长堤
B.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D.余挐小舟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惟长堤
B.童子烧酒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D.余挐小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不亦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乎(         )    温而知新(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从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成语,它们是:(4分)

(1)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文中孔子教给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语句是                       。(填原文)。

2.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人不知而不(    )   ②学而不思则(    )

③知松柏之后(    )   ④死而后,不亦远乎(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指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含义: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含义: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它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加上你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受来谈一谈你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不亦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乎(         )   温而知新(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从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成语,它们是:(4分)
(1)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
(二)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
注释:① “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 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
③称诵:称颂。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2分)
(1)才美不外   见:   (2)策之不以其 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小题3】文(一)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4】两个文段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不亦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与朋友交而不乎(         )   温而知新(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从这句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成语,它们是:(4分)
(1)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河南省河师大附中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0分)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
(二)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
注释:① “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 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
③称诵:称颂。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2分)
(1)才美不外   见:   (2)策之不以其 道: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小题3】文(一)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4】两个文段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初一下期末学情调查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 柳宗元《黔之驴》)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蔽林间之    (            )    (2)稍近狎(             )
(3)驴不胜怒,之(             )    (4)告之曰(             )
【小题2】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3分)

A.有好事船载以入B.觉无异能
C.生而眇不识日D.问之有目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小题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7分)

城固宅坚园更幽

李磷

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他向石门隐士朱升请教克敌的致胜良策,获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真言。中国人善于筑墙,我们修建的万里长城,是地球上最雄伟壮观的墙。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环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宋代以前,城市形态可谓无墙不城例如唐长安,实行里坊制,由一百一十个坊组成,另有宫城、皇城各一以及东、西二市。这些坊、市、皇城和宫城,都用墙围起来皇帝一家住在宫城里,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皇城里办公,平民百姓全都住在不同的坊里。大街上只见坊的围墙和坊门。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我们如能让时光倒流,有幸回到唐朝繁华的大都会长安,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定大感意外。因为眼前所见,并非左右店铺林立、门庭若市的景象,仅是两道高墙而已。

在我国古代,不仅无墙不城,而且无墙不宅。于古代众城市住宅中,四合院为典型的代表。它是封闭式的家居,用墙壁围起来,外墙很密实,窗户一般只开向内院。所以生活在合院里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风光,而外面的人也同样无法窥见合院内的情况。比较大型的住宅,除了前后分门、厅、室三进,左右还分东、中、西三院,配给不同辈份或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使用,院子之间必定设有隔墙。

墙作为宅的主要构成,不仅注重实用,更满足了社会道德对建筑的要求。《论语》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采取什么手段可有效地防范非礼于未然呢?莫过砌一道墙!人们既难以互相接触,非礼的事就不易发生了。试想这样一个围墙处处、不可越雷池半步的小区,人们回到院子里,就有一片完全独立的小天地。这表明古人非常注重家庭隐私,就算邻居,因为各自都住在围墙内,出现干扰对方的机会是甚微的。

大凡园林,必先沿界筑围墙,然后山池、亭榭、花木,即无墙不园。江南园林中的墙,通常被粉刷成白色,俗称粉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贾政刚至园门前……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言下之意,文人长期受老庄淡泊无为思想的熏陶,以粉墙的纯洁为雅。

中国园林艺术讲究含蓄,墙往往在其中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造园有障景一法,围墙即以视线屏障的角色呈现,园外那些令人头痛、不美观的东西的处理问题便迎刃而解,的确,园林风景如画,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此外,墙还可以隔景分景,行家说:园必隔隔墙就园林而言,属关键之事,隔墙若运用得当,咫尺庭园,则呈小中见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无穷无尽之境。园中四时虽烂漫,然而,围墙却不让你一览无遗。

墙,让城固,宅坚,园更幽。??????????????????? (节选自201347《文汇报》,有删改)

1.本文从哪三方面说明了“墙,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显着的特征之一”?(3)

2.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据研究,长安居民的生活、工作及娱乐,均发生在围墙内的里坊。”这句中的“据研究”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初一下期末学情调查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 柳宗元《黔之驴》)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1)蔽林间之    (            )    (2)稍近狎(             )

(3)驴不胜怒,之(             )    (4)告之曰(             )

2.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3分)

A.有好事船载以入

B.觉无异能

C.生而眇不识日

D.问之有目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