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A、是日,更矣(完了,结束)
B、湖中人鸟声俱(止)
C、余一小舟(撑,划)
D、余饮三大白(痛快)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连月不(放晴) 春和(日光)明
B.长烟(全,都)空 (持、执)酒临风
C.增其旧(规模) (离开)国怀乡
D.(少)暮冥冥 吾谁与(返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以下各题。

(一)伤仲永(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划线词。(1*4=4分)   

(1)世耕(       )                  (2)泯然众人矣(                 )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4)即诗四句(                )   

2.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届广东省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以下各题。

(一)伤仲永(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划线词。(1*4=4分)   

(1)世耕(        )                   (2)泯然众人矣(                 )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4)即诗四句(                 )   

2.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魅力,只要用心发现,人人都是达人!(达人: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
B.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C.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D.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日益发达,许多草根明星脱颖而出,如赵本山、王宝强、胡戈、李宇春等,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草根明星:指那些来自社会基层、群众群体的明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山东省东阿县2012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故乡》的选段完成下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  )(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  )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④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⑥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

在第一段的方框内填上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既然 就 并且

B.

即使 也 何况

C.

虽然 但 而且

D.

虽然 而 况且

(2)

下列选项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第①段以外貌描写为主,表现了闰土因生活重负、精神的压迫而憔悴、苍老。

B.

第②段语言描写只有一句,然而“老爷”足以证明“我”与闰土之间童年的纯真感情已完全为隔膜所代替。

C.

第④段中“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含义是不相同的。

“辛苦展转”中的“辛苦”指因受重压而迟钝愚昧,“辛苦麻木”中的“辛苦”是指劳碌奔波;“辛苦恣睢”中的“辛苦”是指放纵、放任,处心积虑。

D.

文中第⑥段加粗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3)

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第一个“愿望”是指闰土渴望生活有所改善,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第二个“愿望”是指我心中对自由平等的新生活的向往。

B.

闰土的希望在眼前,较实际,比我的愿望更容易实现,所以说他的“切近”,我的“茫远”。

C.

从“只是……罢了”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认为“我”的“愿望”与闰土的“愿望”都是一种对于自己心中“偶像”的顶礼膜拜,反映的不过是不同人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

D.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新生活的到来彻底失去了信心,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梦”。

(4)

对于文中结尾处“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一景物描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我”眼前出现的真实画面,因为离开所以有一种释然的感觉,所以再看故乡也就客观了许多。

B.

这是“我”眼前出现的一幅虚幻的画面,这并不是现实故乡的景象,是“我”因为太热爱故乡而对它的一种美化。

C.

此句再现了故乡神异景色,展示了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我”理想中新生活的象征。

D.

这是“我”在离开时对记忆中故乡美好的景象的最后怀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文阅读。
(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赵普传》)
(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
(1)普少吏事    习:______________
(2)每归私     第:______________
(3)家人箧视之   发:______________
(4)少时常与鲍叔牙 游: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太祖常劝读书   以:用,拿
B.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而:表假设,如果
C.小白立为桓公   及:等到
D.鲍叔进管仲    遂:于是,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赵普举荐人才的事件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宋太祖最初并不接受赵普对人才的举荐,齐桓公也曾囚禁管仲,不想任用他,但两位君王最终都接受建议,重用人才,在这一点上,均称得上明主。
B.甲文中的人才最终被太祖任用,乙文中的管仲得以辅佐桓公一匡天下,说明赵普和鲍叔牙都是善于发现并举荐人才的贤臣。
C.赵普举荐人才,不惧太祖盛怒,反复进谏;鲍叔牙举荐管仲,“以身下之”:均体现了两人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胸怀。
D.甲、乙两文在写举荐人才时,均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使人物在举手投足间本质尽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本文共17句。在下面句子序号之间用“‖”划分导语与主体部分,用“|”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下面是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雄伟气势及辉煌战果。

  3.对本文主体部分先写中路军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路军发起进攻时间最早。

  B.中路军首先突破敌军防线。

  C.中路军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D.中路军所遇之敌抵抗较为顽强。

  4.对作者在叙述中插入⑧⑨两句议论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B.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C.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D.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

  5.选择填空。

  (1)本文第(11)(12)两句话的感情色彩是( )

  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

  (2)本文第(11)(12)两句话,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

  A.归纳上文  B.总领下文   C.承上启下   D.照应首尾

  6.本文第②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作具体回答。

  7.“不料”一词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

  A.指南京政府没有料到,有讽刺意味。

  B.指人们没有料到,有自豪的情感。

  C.指大家都没料到,有赞赏的意思。

  D.指南京政府没有料到,有强调意味。

  8.将下列词语分别与解释项配伍。

  (1)歼灭(  )           (2)击溃(  )

  (3)占领(  )           (4)控制(  )

  A.指敌军丧失战斗力

  B.指敌军已经全部被消灭

  C.指夺回了大片土地

  D.指掌握着军事要地的主动权

  9.选出对下面语句的表达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 )

  A.“至发电时为止”—说明消息既快又准,还含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

  B.“较为顽强”——写敌军垂死挣扎、不堪一击,也说明敌军装备精良、准备充分。

  C.“整天激战”——概述战斗的艰巨,“然”“已”“一切”——表明激战的结果是我军大获全胜。

  D.“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说明我军料敌如神,运筹帷幄,进军迅速有力。

  10.选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

  A.“击溃”“歼灭”“占领”“控制”“封锁”“切断”这些动词连用,雄健有力,写出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

  B.文中写战犯自认为“很巩固”,却“又被我军突破了”,对比鲜明。

  C.文中的主要内容是写东路军渡江作战的时间、地点、人数、战况、战绩。

  D.“督战”,也“不起丝毫作用”,勾画出汤恩伯捉襟见肘的狼狈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党湾初级中学初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
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责其后(降服)B.万夫手(收)
C.陛下万机(废除)D.诚非所(应当)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   )(4分)
A.遂笑释之旗尾略不沾湿
B.后从猎高陵相与步中庭
C.实谓惩奢淫恕乎
D.今于隋宫内忘路远近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小题4】苏世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党湾初级中学初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前后匡谏讽刺,多所宏益。

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责其后(降服)

B.万夫手(收)

C.陛下万机(废除)

D.诚非所(应当)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   )(4分)

A.遂笑释之旗尾略不沾湿

B.后从猎高陵相与步中庭

C.实谓惩奢淫恕乎

D.今于隋宫内忘路远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4.苏世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