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写游子舟行于青山之外,扬帆于绿水之前,清新而又明快。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9、“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9、“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诗略),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答: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9、“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0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
C.颈联妙在作者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 |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成树梨花开”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给人的感觉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以此传出作者赏雪时的惊喜之情。 |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诗人将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第一句从听觉角度,第二句从视觉角度概括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
C.颈联妙在作者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固然不无惆怅, |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成树梨花开”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给人的感觉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以此传出作者赏雪时的惊喜之情。 |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诗人将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第一句从听觉角度,第二句从视觉角度概括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