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读书》和《不求甚解》的比较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都是谈读书的,前者是一篇随笔,后者是一篇杂文。 B.从思想内容上看,前者谈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给人以哲理的启示,鼓励人们去读书;后者从“不求甚解”的本义入手,主张读书应求大意要髓,在于会意。 C.从论证方式上看,前者是驳论,后者是立论。 D.前者语言精辟,运用比喻说理;后者多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层次分明。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中考版(适用于人教课标版) 2009-2010学年 第7期 总第163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43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同是针对读书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比较一下两篇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下面对加点词语进行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仔细)徐公何能及君也(有什么才能)&nbs, |
B.谓其妻曰(对……说)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nbs, |
C.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nbs, |
D.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nbs, |
A.本文写邹忌从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得到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nbs, |
B.全文情节完整,按“比美悟理”——“进谏”——“纳谏”——“齐国大治”的顺序,环环相扣。&nbs, |
C.文中通过细节和肖像、对话描写来刻画邹忌的形象,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nbs, |
D.语言精练,繁简适度,是本文的又一特色。如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nbs,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苏教版(新课标) 七年级(上册) 题型:阅读理解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徐公来,孰视之(仔细)徐公何能及君也(有什么才能) |
B.谓其妻曰(对……说)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
C.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
D.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
A.本文写邹忌从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得到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 |
B.全文情节完整,按“比美悟理”——“进谏”——“纳谏”——“齐国大治”的顺序,环环相扣。 |
C.文中通过细节和肖像、对话描写来刻画邹忌的形象,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
D.语言精练,繁简适度,是本文的又一特色。如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课外现代文,完成18-21题(21分)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词典的故事》阿来,有删改)
18、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4分)
答:
19、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20、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5分)
答:营业员心想:
21、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6分)
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01网校同步练习 初一语文 人教社(新课标2001-2通过) 人教社(新课标2001-2通过) 题型:048
阅读《词典的故事》,回答问题。
词典的故事 阿来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
1、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答:________→兴奋→________看到希望、珍惜
3、文中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
答:营业员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