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选词填空。
  孩子们对未来的________(幻想 理想 憧憬),对生命的________(渴望 喜悦 热爱),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________(呼唤 怀念 想念),父母失子的________(恐惧 哀伤 伤心)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________(追求 执著 向往)——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A、憧憬;喜悦;怀念;哀伤;执著
B、憧憬;喜悦;呼唤;恐惧;执著
C、理想;喜悦;呼唤;哀伤;执著
D、憧憬;喜悦;呼唤;哀伤;执著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选词填空。
  孩子们对未来的________(幻想 理想 憧憬),对生命的________(渴望 喜悦 热爱),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________(呼唤 怀念 想念),父母失子的________(恐惧 哀伤 伤心)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________(追求 执著 向往)——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泰戈尔与一位少女的成长

章 红

  若干年前,我在一所大学念书,课余兼做家教。我的学生是位初二的女生,长得细高苍白,极其羞涩内向。我很难与她交流,因为她几乎不肯开口。整整两个小时的补习过程,只听见我一个人滔滔不绝的声音。我问她“懂了吗?”她低着头说:“嗯。”可接下来还是不会做。我说:“是不是还有点不明白?”她低着头,仍然是“嗯。”有一次我讲解了一道例题后,让她当场再做一道类似的题,她埋着头,笔在纸上划拉了很久。我探头过去看看她做得怎样了,大吃一惊地发现她根本没做题,她在纸上画圆,一个又一个圆交叉重叠着,深深的刻痕把纸都划破了。

  每次去上课,女学生的妈妈都会给我做可口的点心。终于,在一边吃着滑润爽口的清粥小菜时一边在心里下了决心:不能再这样误人子弟了,这个女孩子的功课没有因为我的补习而提高一点点,因为她根本就拒绝接纳。我不能确知是什么原因使她选择了自我封闭,而要打开她的心扉,我感到如此无能为力。

  上最后一堂课时,我给她带去了一个小小的告别礼物:一本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与《飞鸟集》的合集。大32开的精装本.棕褐色的封面,是像大地一般的颜色,封面上泰戈尔的头像,也像大地一般肃穆而仁慈。在扉页上,我写下了其中一首短诗送给她:

  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我选择这首小诗,是因为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它曾经一直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有谁的成长不包含着痛楚与无奈、不夹杂着孤独与茫然失措呢?那是一种精神上的蝉蜕,我们在心灵上历经磨难,渴望脱茧而出。幻化成翩翩彩蝶,可是谁知道呢,也许我们最终能变成的,不过是只灰扑扑的蛾子。这种对自己的不信任感使我们备感煎熬,使成长的痛苦变得更加尖锐;而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人生有多少东西是不能选择呵,我们无法选择出身、财富,我们的可能不像自己希望的那么聪明、美貌,我们也不一定会拥有好运气……我们唯一有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努力完善自己,始终不放弃自己,让自己变得好一些、更好一些!直至有一天,那“最好的”主动走到我们面前,告诉我们:“我选择你,因为这是你应该获得的。”

  我把这些都对女孩说了。然后,我翻开诗集,指着其中的一段:

  若是你不说话,我就隐忍着,以你的沉默来填满我的心。我要沉静地等候,像黑夜在星光中无眠,忍耐地低首。

  清晨一定会来,黑夜也要消隐,你的声音将划破天空从金泉中下注。

  那时你的话语,要在我的每一鸟巢中生翼发声,你的音乐要在我林中繁花般盛开怒放。

  “这样的诗,你喜欢吗?”我对女孩说,“你知道吗?我们所有人,你的爸爸妈妈,你的老师朋友都会这样等待你,等待你找到自我,等待你生活得更快乐,更成功。”

  这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女孩。偶尔,我会想起那本泰戈尔诗集,女孩子会喜欢我的礼物吗?还是把它朝书架上一搁,她依然是那个恹恹的,非常温顺而又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的孩子?

  一直到六年以后,这个疑问奇迹般地获得了解答。那天,我收到一封复旦大学的来信,我很纳闷,在这所高校,我并没有朋友啊。拆开信,急急地看下面的署名,呵,是我六年前当家教时的学生!那个孤僻自闭的女孩。

  老师:

  隔了六年才给你写这封信,但愿你能顺利收到,但愿它还不算晚。我想你还没有忘记我吧,因为你说过你会“沉静地等候”。

  我小的时候,皮肤白白的,眼珠乌黑,又能歌善舞,还颇有点语言天赋,简直是人见人爱。幼儿园和小学,我像一个公主一样被宠爱着长大。但念了初中以后这一切都变了,主要是我的理科太差。而在中学,理科成绩是多么重要!因为理科成绩始终提高不了,我成了班级里的“差生”。从人见人爱到被“另眼相看”,这其中的反差实在太大!我的自尊心遭到重创,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又因为不如意而对整个世界都滋生出对抗心理;那时候年龄小,还不懂得怎么调适自己,于是就简单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为拒绝一切就可以拒绝伤害。

  你的离去,还有你送给我的《泰戈尔诗集》唤醒了我。泰戈尔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从他的诗中,我读到了对生命、对时间、对所有美好情感的珍惜热爱。他说“把一切交给爱吧”。他是一个热爱大地上一切生灵的人,对一切生命都充满期待,我想,也包括对我这样卑微的生命吧?除非你自己想放弃自己的生活,除此外,没有别人能令你放弃。

  现在我已经是个大二学生了,读的是我最喜爱的中文。那本《吉檀迦利》跟我到了大学,已经翻旧了。生活对我揭开生命的篇章,但生命的本质依然一如既往——痛苦与欢乐同在,烦恼与喜悦参半;只是我永远不会再让自己的生活成为纸上封闭的圆圈,我想让自己变得博大,想让自己学会爱和接纳。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才能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就像泰戈尔说的: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每天我总在乐器上调理弦索。时间还没有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读完这封意外的来信,欣慰感涨满了心胸,几乎使我想歌唱。真是个有悟性的聪明女孩啊!而关于泰戈尔诗集,是否可以这么说,有些书是注定要改变我们的生活。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4分)

  蝉蜕(  )        恹恹(  )        宠爱(  )        一搁(  )

  2.“她在纸上画圆,一个又一个圆交叉重叠着,深深的刻痕把纸都划破了。”女孩这样画圆的用意,她长大后是怎样解释的?(3分)

  3.“我不能确知是什么原因使她选择了自我封闭”。读过全文,可阐述为什么原因?(3分)

  4.“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作者是如何解释的?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5.从女孩的来信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句,谈谈你的启示。(4分)

  6.“有些书是注定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一生的。”其实,有些人也是注定要改变我们一生的,如文中的这位家教教师,请谈谈这位家教对信中“我”的重大影响。(4分)

  7.小学和中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阶段,为了你的同学们更好的适应新的生活,请你给他们提些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奥伊达非常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当上大法官。他看了许多与大法官有关的书和电影、电视。当然,他没把这么远大的理想告诉父母亲。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秘密,不应该让任何人知道。

  可是,后来奥伊达自己都把当法官的事忘了。奥伊达一家住在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奥伊达上小学后,每逢假期,爸爸妈妈就带他去全国各地游玩。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奥伊达参观游览了澳大利亚的主要风景胜地。他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心里却一直搞不明白这座美丽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形状——它像蓝蓝的海面上的一叶叶白帆,又像一簇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贝壳,或者说,还有点像切开的橘子瓣。他在黄金海岸晒日光浴,在大堡礁游泳,当然也爬过蓝山,在艾尔斯岩石旁边照过相。奥伊达觉得,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有这么多令人惊叹的事物。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去艾尔斯岩石的路途中看到的景象。奥伊达坐在汽车里向窗外望去,只见火红的山脉连绵起伏,四周浅黄色的沙土上生长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植物。旅行回来后,奥伊达常常盯着自己在岩石边拍的照片好奇地想:“不知道我们没有去的那些地方离艾尔斯岩石远不远。那里到底有些什么?”

  于是,奥伊达开始对介绍地理和探险家的书感兴趣。他搞不清楚,到底是先有地图,还是先有探险家。他只知道,土著人没有地图,但他们一直在澳大利亚生活;而第一批白人是看了地图才从英国乘船来到澳大利亚的。奥伊达也有些失望,因为探险家们已经到过澳大利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从介绍澳大利亚的书中,奥伊达发现,自己要想在澳洲探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奥伊达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探险目标。很快,他就看中了冰天雪地的北极。虽然,不少探险家都已经去过北极,但那里还有许多有待人们去发现的东西。可是,怎么才能去北极呢?奥伊达犯了愁。

  奥伊达知道,去北极探险需要很大一笔路费,而他的零花钱加起来也不到五十澳元。如果去募捐,那就会惊动父母,而且也不见得能募到很多钱。他的好朋友们都和他一样只有几个零花钱,根本帮不上忙。

  有一天,奥伊达忽然想起,那次看电影爸爸妈妈就告诉他儿童不需要买票,前几次坐火车、坐飞机他有没有买票就不知道了,因为爸爸妈妈怕他再闹,告诉他票都是爸爸一人拿着。不管怎么样,奥伊达可以去飞机场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混上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或者去挪威首都奥斯陆的飞机,然后,要是能到其中的一个地方,再想办法去北极。

  那天早晨,奥伊达像往常一样坐着妈妈开的车去上学,但他的书包中多了两件东西,一架玩具望远镜和一只指南针。奥伊达觉得,这两件东西最能体现探险精神。至于别的东西,奥伊达认为,带了反而麻烦,而且他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带些什么。那四十几澳元自然是要随身带着的;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还可以抵挡一阵。

  吃完中饭,奥伊达背着书包偷偷溜到路边,叫来一辆出租车。司机疑惑不解地望着眼前这个小不点:“怎么啦,孩子?不会是逃学吧?”

  “不是逃学,是去机场接人。”奥伊达 A (sh4 y%u ji8 sh@)地说。

  “好吧,上车吧。”司机笑着说。

  很快,飞机场到了。奥伊达付了车费,身上就只剩下二十多澳元了。他没有多想,径直往大厅走去。使他失望的是,荧光牌上一直没有显示出去“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的航班。奥伊达急得直跺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荧光牌。可是荧光牌上就是没有“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的首都却都频繁地出现。

  “真可恶!连去哥本哈根的飞机都有,可就是没有我想去的地方的飞机。”奥伊达在心里大叫倒霉,可转念一想:“实在不行,就坐去哥本哈根的飞机,到了丹麦再想办法。反正,丹麦和挪威、瑞典都挨得很近。”

  于是,奥伊达三步两步跑到正在托运行李的人群旁边,仔细分辨出哪些人是去哥本哈根的,然后跟在那些人后面顺利地通过了海关和安全检查,登上了飞机。奥伊达在经济舱找了个非常舒服的坐位,系好安全带,美滋滋地等飞机起飞,把他送到哥本哈根。

  飞行途中,奥伊达先是激动兴奋:他很快就要实现自己的探险梦了!以后,他会成为 B (d4 m0ng d!ng d!ng)的“探险家奥伊达”!将来,地球上还会有用他的名字“奥伊达”命名的地方。过了一阵,奥伊达有点累了,就看舷窗外的蓝天白云。他开始幻想,在北极可以看到全世界最纯净、最蔚蓝的天空,最洁白的云朵。这么看着想着,奥伊达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奥伊达才醒过来。他惊喜地发现,飞机已经降落。于是,他解开安全带背起书包向机舱出口走去。

  一位漂亮的空中小姐迎上来,微笑着问奥伊迭:“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亲爱的?”

  奥伊达也朝她笑笑:“没什么,谢谢,我要下飞机啦,下次再会。”

  “你要去哪里?”

  “哥本哈根。”

  “还没到呢。这是飞机临时着陆。这里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什么?还没到哥本哈根?”奥伊达急了。

  “没有。哎,你怎么一个人?你的爸爸妈妈呢?”空姐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我……我是一个人出来的,去哥本哈根看望姨妈。”奥伊达吞吞吐吐地说。

  空姐皱起眉头,转身向另外两名空姐走去。奥伊达 C (j* c)

 b) 1n)地站在那里,心里直恨自己怎么这么笨。飞机起飞后,奥伊达怕 D (l^u ch& m3 ji3o),一直不敢和别的乘客说话。可现在,他这么糊里糊涂地以为目的地已经到了,肯定会把事情搞糟。

  果然,空姐们很快就查明,飞机上多了一名小乘客。她们又气又急,赶紧把奥伊达叫去。

  “你叫什么名字,小淘气?”一位空姐问。

  奥伊达看看她,没有说话。他很清楚,她们一知道他的名字,肯定会把他送回澳大利亚,这样,他的探险计划也就实现不了了。

  于是,无论空姐们怎么哄怎么骗,奥伊达就是不开口。空姐们无可奈何地耸着肩。后来,她们 E (ji1o t$u ji5 7r)嘀咕了一阵,然后,郑重其事地对奥伊达说:“既然你不肯告诉我们名字,我们只好把飞机停在这儿了。大家都去不成哥本哈根。”

  “那不行,”奥伊达一听便急得跳了起来,“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到哥本哈根。哪怕……我把名字告诉你们。”

  “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好吧。”奥伊达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北极探险计划都告诉了空姐们。

  空姐们一边听一边惊讶地互相交换眼色。她们望着眼前这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小男孩,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撅着嘴挑衅地说。

  空姐们,还有闻讯走来的机长都笑着点头。

  后来,奥伊达当然是到了哥本哈根。但他没有去成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丹麦航空公司安排他在哥本哈根住了几天。公司还派人带奥伊达在哥本哈根逛了一圈,但明确告诉奥伊达,他太小了,根本不能去北极探险,那样太危险。当然,他们也忘不了摸摸垂头丧气的奥伊达的卷发,鼓励他长大了再去北极探险。

  再后来,奥伊达就被丹麦航空公司送回墨尔本了。这回,奥伊达坐的可是公务舱;在飞机场,奥伊达还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机场等候奥伊达回国的,不光有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还有他的好朋友和学校的老师,甚至还有新闻记者。这时,奥伊达才明白,自己虽然没有去成北极,但已成了名人,因为丹麦航空公司把奥伊达混进飞机的事捅了出去,结果世界各地都纷纷报道了十岁澳洲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奥伊达自然成了英雄。爸爸妈妈都认为,他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在学校,奥伊达成了“未来的探险家”。女孩子们经常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男孩子们更是要奥伊达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探险目标。一开始,奥伊达很得意,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但过了两个多月,奥伊达便有些厌烦了。他常常望着爸爸妈妈给他买的成堆的有关探险的书和录像带发呆,耳边还会响起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他继续“探险”的话语。奥伊达真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课题。他不知道别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提“探险”;反正,那个时候他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

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

(1)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填写成语。

答: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狡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挑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一工头写悉尼歌剧院有什么作用?

(4)比起“起名”一事来,在“探险”一事上,奥伊达的父母在教育奥伊达的问题上有什么变化?对这个变化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部分的主要意思(不超过40字)。(抓主要、抓关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的奥伊达是一个怎样的儿童?具体可从哪些细节中反映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理解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奥伊达非常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当上大法官。他看了许多与大法官有关的书和电影、电视。当然,他没把这么远大的理想告诉父母亲。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秘密,不应该让任何人知道。

  可是,后来奥伊达自己都把当法官的事忘了。奥伊达一家住在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奥伊达上小学后,每逢假期,爸爸妈妈就带他去全国各地游玩。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奥伊达参观游览了澳大利亚的主要风景胜地。他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心里却一直搞不明白这座美丽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形状——它像蓝蓝的海面上的一叶叶白帆,又像一簇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贝壳,或者说,还有点像切开的橘子瓣。他在黄金海岸晒日光浴,在大堡礁游泳,当然也爬过蓝山,在艾尔斯岩石旁边照过相。奥伊达觉得,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有这么多令人惊叹的事物。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去艾尔斯岩石的路途中看到的景象。奥伊达坐在汽车里向窗外望去,只见火红的山脉连绵起伏,四周浅黄色的沙土上生长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植物。旅行回来后,奥伊达常常盯着自己在岩石边拍的照片好奇地想:“不知道我们没有去的那些地方离艾尔斯岩石远不远。那里到底有些什么?”

  于是,奥伊达开始对介绍地理和探险家的书感兴趣。他搞不清楚,到底是先有地图,还是先有探险家。他只知道,土著人没有地图,但他们一直在澳大利亚生活;而第一批白人是看了地图才从英国乘船来到澳大利亚的。奥伊达也有些失望,因为探险家们已经到过澳大利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从介绍澳大利亚的书中,奥伊达发现,自己要想在澳洲探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奥伊达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探险目标。很快,他就看中了冰天雪地的北极。虽然,不少探险家都已经去过北极,但那里还有许多有待人们去发现的东西。可是,怎么才能去北极呢?奥伊达犯了愁。

  奥伊达知道,去北极探险需要很大一笔路费,而他的零花钱加起来也不到五十澳元。如果去募捐,那就会惊动父母,而且也不见得能募到很多钱。他的好朋友们都和他一样只有几个零花钱,根本帮不上忙。

  有一天,奥伊达忽然想起,那次看电影爸爸妈妈就告诉他儿童不需要买票,前几次坐火车、坐飞机他有没有买票就不知道了,因为爸爸妈妈怕他再闹,告诉他票都是爸爸一人拿着。不管怎么样,奥伊达可以去飞机场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混上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或者去挪威首都奥斯陆的飞机,然后,要是能到其中的一个地方,再想办法去北极。

  那天早晨,奥伊达像往常一样坐着妈妈开的车去上学,但他的书包中多了两件东西,一架玩具望远镜和一只指南针。奥伊达觉得,这两件东西最能体现探险精神。至于别的东西,奥伊达认为,带了反而麻烦,而且他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带些什么。那四十几澳元自然是要随身带着的;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还可以抵挡一阵。

  吃完中饭,奥伊达背着书包偷偷溜到路边,叫来一辆出租车。司机疑惑不解地望着眼前这个小不点:“怎么啦,孩子?不会是逃学吧?”

  “不是逃学,是去机场接人。”奥伊达 A sh4 y%u ji8 sh@)地说。

  “好吧,上车吧。”司机笑着说。

  很快,飞机场到了。奥伊达付了车费,身上就只剩下二十多澳元了。他没有多想,径直往大厅走去。使他失望的是,荧光牌上一直没有显示出去“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的航班。奥伊达急得直跺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荧光牌。可是荧光牌上就是没有“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而欧洲其他主要国家的首都却都频繁地出现。

  “真可恶!连去哥本哈根的飞机都有,可就是没有我想去的地方的飞机。”奥伊达在心里大叫倒霉,可转念一想:“实在不行,就坐去哥本哈根的飞机,到了丹麦再想办法。反正,丹麦和挪威、瑞典都挨得很近。”

  于是,奥伊达三步两步跑到正在托运行李的人群旁边,仔细分辨出哪些人是去哥本哈根的,然后跟在那些人后面顺利地通过了海关和安全检查,登上了飞机。奥伊达在经济舱找了个非常舒服的坐位,系好安全带,美滋滋地等飞机起飞,把他送到哥本哈根。

  飞行途中,奥伊达先是激动兴奋:他很快就要实现自己的探险梦了!以后,他会成为 B d4 m0ng d!ng d!ng)的“探险家奥伊达”!将来,地球上还会有用他的名字“奥伊达”命名的地方。过了一阵,奥伊达有点累了,就看舷窗外的蓝天白云。他开始幻想,在北极可以看到全世界最纯净、最蔚蓝的天空,最洁白的云朵。这么看着想着,奥伊达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奥伊达才醒过来。他惊喜地发现,飞机已经降落。于是,他解开安全带背起书包向机舱出口走去。

  一位漂亮的空中小姐迎上来,微笑着问奥伊迭:“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亲爱的?”

  奥伊达也朝她笑笑:“没什么,谢谢,我要下飞机啦,下次再会。”

  “你要去哪里?”

  “哥本哈根。”

  “还没到呢。这是飞机临时着陆。这里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什么?还没到哥本哈根?”奥伊达急了。

  “没有。哎,你怎么一个人?你的爸爸妈妈呢?”空姐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我……我是一个人出来的,去哥本哈根看望姨妈。”奥伊达吞吞吐吐地说。

  空姐皱起眉头,转身向另外两名空姐走去。奥伊达 C j* c)

 b) 1n)地站在那里,心里直恨自己怎么这么笨。飞机起飞后,奥伊达怕 D l^u ch& m3 ji3o),一直不敢和别的乘客说话。可现在,他这么糊里糊涂地以为目的地已经到了,肯定会把事情搞糟。

  果然,空姐们很快就查明,飞机上多了一名小乘客。她们又气又急,赶紧把奥伊达叫去。

  “你叫什么名字,小淘气?”一位空姐问。

  奥伊达看看她,没有说话。他很清楚,她们一知道他的名字,肯定会把他送回澳大利亚,这样,他的探险计划也就实现不了了。

  于是,无论空姐们怎么哄怎么骗,奥伊达就是不开口。空姐们无可奈何地耸着肩。后来,她们 E ji1o t$u ji5 7r)嘀咕了一阵,然后,郑重其事地对奥伊达说:“既然你不肯告诉我们名字,我们只好把飞机停在这儿了。大家都去不成哥本哈根。”

  “那不行,”奥伊达一听便急得跳了起来,“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到哥本哈根。哪怕……我把名字告诉你们。”

  “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好吧。”奥伊达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北极探险计划都告诉了空姐们。

  空姐们一边听一边惊讶地互相交换眼色。她们望着眼前这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小男孩,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撅着嘴挑衅地说。

  空姐们,还有闻讯走来的机长都笑着点头。

  后来,奥伊达当然是到了哥本哈根。但他没有去成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丹麦航空公司安排他在哥本哈根住了几天。公司还派人带奥伊达在哥本哈根逛了一圈,但明确告诉奥伊达,他太小了,根本不能去北极探险,那样太危险。当然,他们也忘不了摸摸垂头丧气的奥伊达的卷发,鼓励他长大了再去北极探险。

  再后来,奥伊达就被丹麦航空公司送回墨尔本了。这回,奥伊达坐的可是公务舱;在飞机场,奥伊达还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机场等候奥伊达回国的,不光有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还有他的好朋友和学校的老师,甚至还有新闻记者。这时,奥伊达才明白,自己虽然没有去成北极,但已成了名人,因为丹麦航空公司把奥伊达混进飞机的事捅了出去,结果世界各地都纷纷报道了十岁澳洲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奥伊达自然成了英雄。爸爸妈妈都认为,他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在学校,奥伊达成了“未来的探险家”。女孩子们经常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男孩子们更是要奥伊达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探险目标。一开始,奥伊达很得意,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但过了两个多月,奥伊达便有些厌烦了。他常常望着爸爸妈妈给他买的成堆的有关探险的书和录像带发呆,耳边还会响起老师同学们的鼓励他继续“探险”的话语。奥伊达真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课题。他不知道别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提“探险”;反正,那个时候他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

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

1)根据括号中的拼音填写成语。

答: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狡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挑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一工头写悉尼歌剧院有什么作用?

4)比起“起名”一事来,在“探险”一事上,奥伊达的父母在教育奥伊达的问题上有什么变化?对这个变化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这部分的主要意思(不超过40字)。(抓主要、抓关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的奥伊达是一个怎样的儿童?具体可从哪些细节中反映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