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面形近字组词不对的是

A、即使 既然
B、震撼 遗憾
C、奔腾 滕州
D、覆行 履盖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小题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小题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小题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初二实验班秋季9月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小题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小题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小题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小题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级四川省实验学校初九上半期语文试卷A(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文后的题。(12分)

向字典鞠躬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i。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 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宇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ān),唱戒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投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4分)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分)其作用是                ;(2分)第⑤段主要论述了                 (1分)

4.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2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5.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公布(事情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温州育英实验学校初二实验班秋季9月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文后的题。(12分)
向字典鞠躬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i。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 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宇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ān),唱戒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是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投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小题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小题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小题3】(4分)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分)其作用是               ;(2分)第⑤段主要论述了                (1分)
【小题4】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2分)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毛主席转战南北。毛主席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之间 B.③④之间 C.④⑤之间 D.⑤⑥之间
【小题5】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释义,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说,要善于用小事情来           (反映、反应)社会,抒发感情,表现思想,        (揭示、揭晓)深刻的哲理和普遍规律,这就是“以小见大”。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反映:动词(1)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2)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动词(1)机体收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名词(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揭示:动词(1)公布,宣布(文告等)。(2)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来的失误
揭晓:动词公布(事情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人或以为“意境”一词创自王国维,其实不然。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作过论述。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为它所困。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 “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lóng磨)群形,纠纷舛(chuǎn错误,错乱)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____________。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必须承认“境生于象”;而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是否认了“没有象就没有境”这个关系。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2.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形象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文中画线处填上最恰当的句子是(     )
A.境生于象外
B.境超乎象
C.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D.一个个象的和即境
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