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文学文化常识。
《史记》是司马迁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体通史。

A、编年体
B、纪传体
C、断代史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中考真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代表神妖。
C.冰心原名谢婉莹,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其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是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其作者是宋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甘肃省月考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和“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离骚”。
B.“四书”指《庄子》《墨子》《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六艺”是指我国古代封建学校所教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学科。
C.以明清时代作为典范,封建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范进进学回家,此时还是童生的身份。
D.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史记》评价很高,赞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肯定了他的史学、文学双重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陈涉世家》《智取生辰纲》《绿色蝈蝈》《孔乙己》分别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和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呐喊》。

C.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童年》中的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D.“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是著名作家冰心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但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就是指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的独到见解、实践也一再证明: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④孔子曾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小题1: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B.“俯而学”即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仰而思”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
C.学习要将“俯而学”与“仰而思”有机结合起来,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D.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小题2: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的观点意在证明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B.引用毛泽东的名言是为了说明知识越丰富,学养愈丰厚,就越能做好本职工作。
C.列举赵括的例子证明没有做到“仰而思”,不善于读思结合就会照本宣科招致失败。
D.列举司马迁的例子证明只有做到仰而思,结合客观实际,深思熟虑,才能有建树。
小题3:下面事例可以用来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是(  )
A.战国时期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家人也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只想睡觉,他想到一个办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清醒过来,再坚持读书。
B.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家里穷,买不起蜡烛,他想到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凿一个洞,让隔壁家的蜡烛光透过来,常常学到深夜,就这样,匡衡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
C.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它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他又多次阅读这本书,他还谦虚的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D.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少年时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他觉得太有意思了。于是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了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没有云彩,他就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他不断学习,观察,思考着。后来,他终于确认了那四句诗里的描述不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6分)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①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环境、境况和遭遇。人们总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②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状态。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敞开心胸迎接阳光的明媚,也有那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积极汲取新的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关键是要确立时机意识,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深思精进。同时还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沉下心来读书,清醒认识自己,理性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机遇。逆境人人都会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逆境为机遇,最终逆境反倒助之“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爱默生认为:“艰难时刻具有科学价值,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是决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很多伟大的发明与发现,恰是当事者于现实中走投无路、转而沉湎于书本与思考时突然发现的。在我国历史上,在人生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屈原被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长征时中国革命处于逆境时期,每天面临敌人围追堵截,但毛泽东仍坚持在马背上读书学习,并写下不少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人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发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处顺境而不自满,处逆境而不气馁,处闹境而不浮躁,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保持一颗年轻上进的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3日,有删改)
小题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小题2:参照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在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20字)(2分)
小题3:请你结合自己读书经历,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读书与境遇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瑞安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但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就是指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的独到见解、实践也一再证明: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④孔子曾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1.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B、“俯而学”即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仰而思”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

C、学习要将“俯而学”与“仰而思”有机结合起来,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D、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2.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的观点意在证明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B、引用毛泽东的名言是为了说明知识越丰富,学养愈丰厚,就越能做好本职工作。

C、列举赵括的例子证明没有做到“仰而思”,不善于读思结合就会照本宣科招致失败。

D、列举司马迁的例子证明只有做到仰而思,结合客观实际,深思熟虑,才能有建树。

3.下面事例可以用来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是(?? )

A、战国时期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家人也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只想睡觉,他想到一个办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清醒过来,再坚持读书。

B、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家里穷,买不起蜡烛,他想到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凿一个洞,让隔壁家的蜡烛光透过来,常常学到深夜,就这样,匡衡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

C、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它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他又多次阅读这本书,他还谦虚的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D、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少年时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他觉得太有意思了。于是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了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没有云彩,他就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他不断学习,观察,思考着。后来,他终于确认了那四句诗里的描述不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贺铭华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假若当初就如此,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就必然会出现庸人得势、竖子成名、良莠不分、优劣难辨的可悲局面。这世界还有什么竞争意识?还有什么遴选机制?还有什么公正法则?还有什么高尚理念?

假如世人一生顺利,遍地黄金,随意拾取。那么这茬人及后代一定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古今中外均有一条社会规律:富贵不过三代。看来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由此看来,“自古纨绔无伟男”,此说信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磨难”是上帝馈赠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磨难是试金石!磨难是试风标!它可以使人变得卑微甚至瘫软,也可以使人变得坚强,变得高大;它可以使人性蜕变为兽性,也可以将凡人升华为神圣。在人生的金字塔顶,摆满了成功的金牌和荣誉的花环,但它的塔身和台阶却是由一块块称为“磨难”的基石铺就。只有踏着这些“磨难基石”才能达到胜利的顶峰、辉煌的顶点……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的智慧将无异于三岁孩童。因为磨难乃系人类的良师,它教人振作,教人奋进,教人警醒,教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进大脑日益聪睿精进。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关于磨难,司马迁体悟最深。他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所以,我们不能不由衷地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我们不必学那些宗教殉道者,将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及感觉作为一种享受和目的;也不必学那些大言不惭的虚伪学人、流氓政客包藏祸心地教唆、“指导”人们去履艰涉险、赴汤蹈火,自己却享受着种种现代文明成果。我们是具有正常生理及心理功能的人,有七情六欲,知道趋利避害,懂得享受生活。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所以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绝不!因为我们是大写的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选(      ) (2)教(      )  (3)由(      )  (4)演(    )

2.文章开篇说“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这场灾难的严重后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3.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会出现怎样的可悲局面?这世界将丧失什么宝贵东西?

4.作者说“古今中外均有一条社会规律:富贵不过三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5.文中画线句是作者续写司马迁的名句,请你模仿画线句式再写出两个因磨难而有文学成就的人的事例。(结合其人作品写)

6.文中写了农民对刚出土的青苗进行碾压的事例,意在证明什么观点?

7.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磨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