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表述,选出四字主谓短语概括黄州城的特点。 黄州城迄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杜牧、苏轼等古文人的佳作,使它闪耀着文化名城的光辉。( ) A、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 C、环境优美 D、经济发达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4年湖北省黄冈市四校九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则名微而众寡 而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之国 或置酒而招之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于四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翻译下面文言文语句。(4分)
① 将军宜枉驾顾之。 (2分)
译文: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2分)
译文:
4.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围绕“隆中对”的“对”前、 “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5.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2分)
①孙权: ②益州: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由是先主遂诣亮(告诉) | B.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 |
C.先主器之(器重,重视) | D.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
A.则名微而众寡而其主不能守 |
B.此用武之国或置酒而招之 |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D.信义著于四海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围绕“隆中对”的“对”前、 “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得当。 |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末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议论 |
B.说明 |
C.抒情 |
D.叙述 |
E.描写 |
(3)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横线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
[ ]
A.表示引用的部分 |
B.表示特定的称谓 |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
D.表示讽刺的意思 |
E.表示否定的意思 |
②
[ ]
A.表示引用的部分 |
B.表示特定的称谓 |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
D.表示讽刺的意思 |
E.表示否定的意思 |
(4)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T”;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F”。
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 )
B.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 )
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 )
(5)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1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漫话对联①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②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真可谓:地不分东南西亲,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③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样式。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坛,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④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A)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⑤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所谓桃符,就是悬挂门两边的两块木板,上画驱鬼慑怪的“门神”,如最先的“神茶、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之后,“门神”逐渐被书写的“吉语”所代替。又后来,“吉语”成为对偶的“骈语”。最后发展成了两句对伏的句子,这就是春联。(B)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⑥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每到过年,国内外华人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一副喜庆吉祥的对联。这是一个数亿人的自发行为,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
⑦(C)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5~11言,还常配以4个字的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裱直贴;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如迎春咏春:“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当春述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抒发理想:“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图吉祈祥:“五彩云开祥气满;三阳运转惠风来”。勉志修身:“无春不岁;有志成才”。行业吉语:“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结合干支:“乙星明亮春情动;酉殿辉煌瑞气生”。结合生肖:“昨夜金鸡辞我去;今朝玉犬叩门来”等。
⑧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所以也同样必须符合对联的格律。简单地说,春联的格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词语对偶。二是音调对立。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
⑨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人们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作春联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当然,书写春联自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想当然地随心所欲。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右联),再写下联(左联);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⑩贴挂对联也有讲究。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⑥段加粗的“之所以”“大”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A)(B)(C)处均运用了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我选择的是________处,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4.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出下联。
上联:写对联,抒情怀,传承民族文化;
下联:________。
5.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习周报 语文 中考版 贵州专用 2009-2010学年 第44期 总第200期 贵州中考版 题型:048
阅读《打造心境》,完成下题。
打造心境
文/王晓河
①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这话很有意蕴。橘子大小酸甜,即使拿不到中意的,没有抱怨,只有庆幸,没有颓唐,只有感谢。这不是看的角度高妙,而在于心态平衡,在于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于有一颗平和、宁静的心。
②女作家毕淑敏主张“造心”,心为血之海,打造平衡心境,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寻找解脱,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有了前进的勇气。
③打造,首先离不开打磨,却不是把自己打磨得光秃秃,滑溜溜,当是“守”和“磨”并进,守住实诚,磨去空泛,打造成熟;守住底线,磨去狭窄,打造宽宏……以《解读庄子》著称的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说:“我学庄子最大的收获就三个字:不得已。所谓‘不得已’不是委屈无奈,而是说:当条件成熟的时候,我就顺其自然;当时机不到,就不要勉强。”“做人要学会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忍受、接受、享受三重境界,实是一种淡定有恒的心态。
④学者于丹说:“我就一个字:守。无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诱惑。守和受相通相连,守就要从忍受到接受到享受,受的境界达到了,守便有所成。人生跌宕起伏,顺逆交错,成败轮转,受不住,就可能失身落水;社会浮躁难耐,花样百出,怪招迭迭,守不住,就可能误入左道旁门;现实诱惑多多,温情脉脉,咄咄逼人,放不下,就可能成为俘虏。”
⑤吴祖光的好友——书画家黄苗子,曾赠语吴祖光:“生不逢时,才气纵横。”赞其之才,叹其之遇。但吴祖光不同意这位好友的赠语,自下断语曰:“生正逢时,死不介意。”虽然他一生坎坷多磨,没有多少顺利,但他时常同友人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整个20世纪最精彩的60年都赶上了,怎么能说“生不逢时”呢?言下之意,受了磨难,长了见识,增了阅历,从容看过,不虚此行。所以每每有人求书法,吴祖光总将“生正逢时”这四字书幅送人,前前后后写了有上千条之多。《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须面对,甚至必须处理,当然也必须穿越。事情来了,用心去做,最短时间内做完;事情过去了,心里还是一片海阔天空。与生活交手,更与生活握手。任何时候不迷眼,不灰心,不被压垮,不被击倒,才有品位,有境界,有作为。
⑥打造,还有锻造之意,不但要自我开脱,更要自我开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有一句名言:“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打错牌、打臭牌、打败牌,根本原因在自己,不得怨天尤人。
⑦作家二月河曾长期处于人生的最底层,当年开过山,放过炮,打过炮眼,挖过煤,什么苦活累活险活都干过,然而,没有放弃人生追求,刻苦磨砺,成为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他说:“人生在最底层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从哪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的。”这种努力可能痛苦,可能吃力,咬牙挺住,坚持不懈,就会有收益。“孤云出山,去留一无所系,明镜高悬,静躁两不相干。”人难达此境界,有些不平衡感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怎么看待?怨气冲天就会丧失理智,随波逐流就会打折人生,努力向上就会柳暗花明。《弟子规》曰:“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面对优秀,就得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面对机会、运气,当知其垂青有准备之人,就要好好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对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手段,用不着羡慕,也不必忌妒,各走各的路。巧饰不如拙成,老实常在,欺骗生活的人多是自种苦果。
⑧法国作家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偶尔的情形;做一个好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规。”打造生命的平衡点,是做人的支撑。打造平衡心境,就要“看见自己的心,使自己明白,我是谁,我要什么,我这一生有什么外在的变化”。有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不屈于人,不惑于物,化解生命中的遗憾,扼住命运的咽喉,活得洒脱,活得有声有色。
(选自2009年7月24日《河北日报》)
1.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其观点进行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文中画线句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列举了吴祖光和二月河的事例,这两则事例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