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下面加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A、第二天早晨,他们马上注意到这只来历不名的小鸭。
B、惹急了的他气势汹汹地向李明冲过来。
C、先生有一把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律,但也不常用。
D、老和尚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了。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安徽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下面加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
A.第二天早晨,他们马上注意到这只来历不名的小鸭。
B.惹急了的他气势汹汹地向李明冲过来。
C.先生有一把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律,但也不常用。
D.老和尚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的叔叔于勒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父亲那番谈话,就(1a)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着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2)也不知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已经熬白,两眼呆直,(1b)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3a)。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1c)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母亲马上回答说:“应该把孩子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3b),(1d)说:“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3c)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现在反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人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靠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递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3d)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结合语境,给文中(1a);(1b);(1c);(1d)四处分别选填一个能恰当反映人物说话时情态的动词。依次是 _____。
A、厉声地  
B、高傲地  
C、偷偷地  
D、冷冷地  
E、不知所措地
F、语无伦次地  
G、结结巴巴地  
H、若无其事地  
I、蛮横无理地
2、文中(2)处应填什么标点? 
答:_______________。
3、文中(3a);(3b);(3c);(3d)四处选填一组能恰当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是:(     )
A、惊慌 紧张 愤怒 惊奇   
B、惶恐 慌张 暴跳 怀疑
C、紧张 惊恐 吼叫 惊诧   
D、张皇 狼狈 暴怒 诧异
4、文中加粗的“他们”“咱们”“我们”分别指代哪些人?
他们:___________
咱们:___________
我们:___________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表现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①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最后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全国中考热点 语文 初三 题型:01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事实不容改变,公理不可战胜。4月1日,美国军用侦察机□我国军用飞机,造成我飞行员下落不明。随后,美机未经允许进入我领空并落我机场。围绕这一事件,连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对美国的霸道□进行了坚决的斗争________迫使美国政府改变了最初的硬________蛮态度________向中国人民致歉。

(《人民日报》2001.4.11)

(1)依次给上文三个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ji4ng qi2ng h6ng
B.ji4ng qi2ng h8ng
C.xi2ng ji4ng h8ng
D.xi2ng ji4ng h6ng

(2)依次给上文画线处加上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

(3)依次填入上文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A.撞毁 行径
B.撞击 行为
C.撞毁 行为
D.撞击 行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中考真题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尚格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学生们的课间活动是拎着锄头剪刀上山割菌草,因为他们有一个另城里孩子们挤眉弄眼羡慕不已的生物园:一块菌草培育基地、六方葱(yù)的菜园和十二窝(A)的小白兔。菌草基地是农林大学的教授为学校的生物园量身定做。菌草长势快,是特别培植的新品种。刚割的菌草不能直接喂,要摊开晾干,不然兔宝宝吃了会拉肚子。菌草还可以绞成粉末,,用来培育平菇和金针菇,当看到纤嫩的茵菇从这些粉末中(B)地冒出来的时候,同学们都兴奋得何不拢嘴:“真神奇啊”
(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葱yù(     )         (      )干    
(2)从下面(A)(B)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气定神闲                         探头探脑       
           A                               B     
                   憨态可掬                         挤眉弄眼       
(3)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 都兴奋得合不拢嘴:“真神奇啊!”      
B. 同学们都兴奋得合不拢嘴:“真神奇啊”!
(4)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予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联校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题型:048

课内文言文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唐雎曰(谓:告诉)

B.

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C.

天下缟素(缟素:穿丧服)

D.

长跪而之(谢:道谢)

(2)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①徒有先生也   ②头抢地耳

C.

①此庸夫怒也   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D.

①秦王怫怒    ②有亭翼临于泉上者

(3)

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秦王叙述“天子之怒”引起战争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炫耀武力,想用战争来进行恫吓。

B.

外交辞令中常有言外之意,“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是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

C.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示秦王已经屈服,说明他已经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对,并主动放弃了这场战争。

D.

在唐雎与秦王的这场斗争中,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 (苏教版) 银版 苏教版 银版 题型:048

阅读《晏子仆御》,回答问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指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候。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

文章通过晏子的车夫由傲慢转变为谦逊的故事,阐明了“满招损,________”的道理,发人深省。

(2)

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车夫的妻子“从门间而窥其夫”,是时,映入她眼帘的是两个形象:她做车夫的丈夫“________”,而贵为齐相的晏子却“________”。

(3)

下面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其夫(偷看)

B.

其夫为御(相国,宰相)

C.

拥大盖,驷马(鞭子)

D.

意气扬扬,甚自也(得意)

(4)

下面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其夫为相御”中的“御”相同的一项是

[  ]

A.

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B.

乃为人仆

C.

以实对

D.

晏子仆

(5)

下列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

其御之妻从门而窥其夫 中力拉崩倒之声

B.

其妻请去 西蜀之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C.

然子之,自以不足 其客少舒

(6)

解释下面句中的“其”字。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

(2)其夫为相御(  )

(3)其妻请去(  )

(7)

读晏子的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1+1轻巧夺冠优化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 题型:048

阅读《晏子仆御》,回答问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指车夫)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候。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1.文章通过晏子的车夫由傲慢转变为谦逊的故事,阐明了“满招损,________”的道理,发人深省。

2.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车夫的妻子“从门间而窥其夫”,是时,映入她眼帘的是两个形象:她做车夫的丈夫“________”,而贵为齐相的晏子却“________”。

3.下面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间而其夫(偷看)

B.其夫为御(相国,宰相)

C.拥大盖,驷马(鞭子)

D.意气扬扬,甚自也(得意)

4.下面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其夫为相御”中的“御”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B.乃为人仆

C.以实对

D.晏子仆

5.下列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御之妻从门而窥其夫 中力拉崩倒之声

B.其妻请去 西蜀之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C.然子之,自以不足 其客少舒

6.解释下面句中的“其”字。

(1)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

(2)其夫为相御(  )

(3)其妻请去(  )

7.读晏子的这则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黄冈学霸(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题型:048

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甲)①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②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  )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  )和(  )。③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垂幔的小庑殿顶。④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乙)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1.在甲段第②句括号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它们是

[  ]

A.表明  思念  敬爱

B.体现  纪念  尊敬

C.表现  想念  敬慕

D.表示  怀念  敬仰

2.给甲段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段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乙)段,你认为在文字使用上有无易使人产生歧义的地方?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课标读想用七年级语文(下) 题型:048

阅读理解。

①自碑亭再往北,地势 A 高峻,由此上至祭台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②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③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④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  )便近观,(  )宜远眺。⑤当阳光灿烂时,________⑥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龙,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⑦(  )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  )要向人们展示它那 B 的奇妙景色。

(1)在第④句和第⑥句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2)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处。

A________(突然  忽然  居然  陡然  果然)

B________(变幻无穷  变化万千  变化莫测)

(3)选文中的括号内应填的关联词是

[  ]

A.既  又  即使  也

B.不但  而且  无论  都

C.既  又  无论  都

D.不但  而且  即使  也

(4)填上第⑤句横线上空缺的语句,并分析第⑤、⑥句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5)文中与加粗的“高峻”一词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对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B.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C.本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D.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北往南。

(7)“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中“至”能否改成“和”?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