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作者用他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 B.《春酒》则是一篇散文化了的诗。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春酒的无限追思之情。 C.《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运用“小叙事”的特点,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 D.《吆喝》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11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2)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诵《易经》。
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诵《易经》。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11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小题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2)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诵《易经》。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语文(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
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
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延庆县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题型:059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语文(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8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小题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 )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
⑵日月广明之道 (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 |
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 |
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 |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 |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048
|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8
阅读文言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
A.选文中加粗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3)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注释]①肆:尽力。 ②靡(m!):没有。 ③暖(4i):隐蔽。 ④俎(z():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 ]
A.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
B.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